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质教育目标,学法引导,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2、能熟练地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律进行运算的量.(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多个加数的有理数运算,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3、通过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2、 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律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2.学生学法:通过小学加法运算规律研究实际问题→认识有理数加法→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三、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规律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难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以小学的加法运算规律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探究有理数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b=b+a(a,b表示有理数)、2.探究有理数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a+b+c=a+(b+c)(a,b,c表示有理数) 例1 计算: (1) 16+(-25)+24+(-35) (2) (-2.48)+4.33+(-7.52)+(-4.33) (3) 想一想:怎样使计算简化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总结: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运算简化.结论: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b=b+a(a,b表示有理数)练一练例1 计算 (1) (-8.3)+10+(-1.7)+(+3)+(-1) (2)(-0.8)+1.2+(-0.7)+(-2.1)+0.8+3.5 (3) 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1+1+1.5+(-1)+1.2+1.3+(-1.3)+(-1.2)+1.8+1.1=[1+(-1)]+[1.2+(-1.2)]+[1.3+(- 1.3)]+(1+1.5+1.8+1.1)=5.490×10+5.4=905.4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思考:你认为哪种解法更简便?其中解法2运用了哪些运算律?(这是一个有理数应用的例子,这两种解法都应让学生掌握,尤其是解法2更是体现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必要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探究归纳,新知应用,达标测评,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具准备,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