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下册第一单元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8804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一单元第1课 齐桓晋文之事
预习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重点难点】
1.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
2.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情景导学】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二、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孟子思想
1、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四、《孟子》的时代意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五、“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了解一下前318年的齐宣王:
齐宣王档案
姓名:田辟彊,前319—前301任齐国君王
偶像:齐桓、晋文
嗜好: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梦想:王天下
探究案
【思考探究】
1.面对不同一般的对象和谈论话题,孟子如何让齐宣王心悦诚服的呢?
2.明确孟子的论辩思路:
3.孟子在本文的论辩有何特点呢?
4.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训练案
1.下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褊(biǎn)小无以,则王(wàng)庖厨(páo)罔(wǎng)民
B.忖度(dù) 彼恶(wū)知之吾惛(hūn)衅(xìn)钟
C.便嬖(bì) 商贾(gǔ)庠(xiáng)序 鸡豚(tún)
D.赴恕(sù) 不赡(shàn) 孝悌(tì) 莅(lì)中国
2.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说道) 保民而王(安、安抚)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伤痛、哀怜)
C.明啼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情况)
D.天下之类欲疾君者(憎恨)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聪慧、通达)
3.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
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无以,则王乎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以君子远庖厨
D.从而刑之欲辟土地,朝秦楚
4.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吾力足以举百钧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D.而功不至于百姓者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天下可运于掌
5.下列名问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B.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C.何由知吾可也? D.然则废衅钟与?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A层必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设计,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析特色,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