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五:我们周围的空气
展开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五: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1.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C.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2.我国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的氧气和 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3.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或符号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内存在着 O2(氧气)。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CO2(二氧化碳)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H2O(水) 。
(4)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N2(氮气) 。4.为防止空气污染,对红磷燃烧实验的改进如图所示(双口瓶的夹持装置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②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c (填选项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③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K1、K4,打开K2、K3,待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K1、K4,关闭K2、K3,此时打开K1的目的是 使产生的氧气从K1逸出,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到吸入C中 。5.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图1的实验,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1)A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②⑤ 。(填标号)
①红磷燃烧后,燃烧匙伸入不够迅速
②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③红磷的量太多
④实验前集气瓶里装水
⑤装置漏气⑥红磷燃烧时,止水夹未夹紧
(2)B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玻璃管容积V1为9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30mL处(V2为30mL),操作正确,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五分之一,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 6mL处,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 ,若实验结束且冷却到室温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计算,则测量结果会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
(3)C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将药品红磷换为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实验要成功则需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填试剂名称)。该小组同学改用新方案进行实验,但发现结果始终偏小。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探究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 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如表:【探究三】丙同学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 CO(填化学式)导致结果偏小;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当观察到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填实验现象),可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成立,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考点二:氧气的性质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可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朝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 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装置漏气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不足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4.如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Fe在I、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考点三:氧气的制取1.如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3.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或操作如图,其正确的是( )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到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KClO3开始分解 B.t2时刻,O2开始产生C.曲线c代表KCl D.曲线d代表MnO26.硫酸铜溶液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支试管最终产生O2的质量相同②A试管中硫酸铜质量减少③A试管比B试管产生的氧气多④A试管比B试管产生O2的速率快⑤完全反应后A试管中比B试管中的水多⑥A试管中硫酸铜质量不变A.①③⑤ B.①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7.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图中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酒精灯;③长颈漏斗 ;④集气瓶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收集装置E或F 。(填图中序号)
(3)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 K2MnO4+MnO2+O2↑。
(4)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气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5)在收集过程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红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未增加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
(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选用上图的发生装置是C (填图中序号)。8.为比较二氧化锰的不同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请写出实验室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定性研究】(2)如图甲,实验前检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气密性,用手捂住锥形瓶,若观察到 导管口出现气泡,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图乙可通过观察分别产生气泡的快慢 来定性比较不同用量的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3)取2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0.2g、0.4g、0.6g、0.8g二氧化锰装入容器,塞紧橡皮塞,倾斜装置使试剂充分混合,接上传感器,绘制出了图丙所示的气体体积随所加的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变化曲线。从中得出:相同质量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质量越多,产生气体体积的速率就越快 ,但是生成氧气的总体积不变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深入研究】(4)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猜想1: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猜想2: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
猜想3:二氧化锰的质量减少;
请设计探究实验,验证猜想1: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五:我们周围的空气参考答案考点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1.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C.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答案】A2.我国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的氧气和 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答案】C3.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或符号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内存在着 O2(氧气)。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CO2(二氧化碳)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H2O(水) 。
(4)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N2(氮气) 。【答案】(1)O2(氧气);(2)CO2(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3)H2O(水);(4)N2(氮气)。4.为防止空气污染,对红磷燃烧实验的改进如图所示(双口瓶的夹持装置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②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c (填选项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③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K1、K4,打开K2、K3,待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K1、K4,关闭K2、K3,此时打开K1的目的是 使产生的氧气从K1逸出,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到吸入C中 。【解答】①本实验探究的是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故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
②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填:c。
③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K1、K4,打开K2、K3,待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K1、K4,关闭K2、K3,此时打开K1是为了使产生的氧气从K1逸出,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由于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会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到吸入C中,故填:使产生的氧气从K1逸出;烧杯中的水到吸入C中。5.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图1的实验,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1)A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②⑤ 。(填标号)
①红磷燃烧后,燃烧匙伸入不够迅速
②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③红磷的量太多
④实验前集气瓶里装水
⑤装置漏气⑥红磷燃烧时,止水夹未夹紧
(2)B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玻璃管容积V1为9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30mL处(V2为30mL),操作正确,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五分之一,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 6mL处,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 ,若实验结束且冷却到室温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计算,则测量结果会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
(3)C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将药品红磷换为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实验要成功则需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填试剂名称)。该小组同学改用新方案进行实验,但发现结果始终偏小。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探究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 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如表:【探究三】丙同学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 CO(填化学式)导致结果偏小;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当观察到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填实验现象),可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成立,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解答】(1)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①红磷燃烧后,燃烧匙伸入不够迅速会造成空气受热膨胀部分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②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小;
③红磷过量才能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所以红磷太多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④实验前集气瓶里装水既可以吸收热量,又可以吸收红磷燃烧产生的有毒的五氧化二磷,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⑤装置漏气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小;
⑥红磷燃烧时,止水夹未夹紧会造成空气受热膨胀部分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故填: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②⑤;
(2)最终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30mL-(30mL+90mL)×1/5=6mL处;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若实验结束且冷却到室温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计算,导致注射器的读数偏小,从而导致计算的氧气体积偏大,则测出氧气占空气含量结果会偏大。故填:6;使氧气充分反应;偏大;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将药品红磷换为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实验要成功则需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说明木炭没有完全消耗,可知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故填:甲;
【探究二】①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②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棉花再伸入集气瓶中,棉花继续燃烧。由此可知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故填:【探究三】丙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一氧化碳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图3)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丙的猜想成立。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O;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uOCu+CO2。考点二:氧气的性质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可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朝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答案】D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 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装置漏气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不足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答案】D4.如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Fe在I、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答案】D考点三:氧气的制取1.如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C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答案】C3.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或操作如图,其正确的是( )【答案】B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D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到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KClO3开始分解 B.t2时刻,O2开始产生C.曲线c代表KCl D.曲线d代表MnO2【答案】C6.硫酸铜溶液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支试管最终产生O2的质量相同②A试管中硫酸铜质量减少③A试管比B试管产生的氧气多④A试管比B试管产生O2的速率快⑤完全反应后A试管中比B试管中的水多⑥A试管中硫酸铜质量不变A.①③⑤ B.①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答案】B7.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图中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酒精灯;③长颈漏斗 ;④集气瓶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收集装置E或F 。(填图中序号)
(3)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 K2MnO4+MnO2+O2↑。
(4)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气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5)在收集过程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红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未增加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
(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选用上图的发生装置是C (填图中序号)。【解答】(1)②是用于加热的酒精灯,③是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④是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酒精灯;长颈漏斗;集气瓶。
(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B;E或F。
(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4)按照“查装定点收移熄”的步骤进行操作,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固定装置,接着点燃酒精灯加热,收集气体,收集完成后,先移出导管,避免发生倒吸,最后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B。
(5)高锰酸钾为紫色粉末固体,若试管口不加棉花,容易被气体带出进入导管,然后进入水槽,溶解后形成红色溶液;
故答案为:试管口未增加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6)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固液不加热装置,且为了避免气体泄漏,长颈漏斗应深入液面以下,所以选择C;
故答案为:C。8.为比较二氧化锰的不同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请写出实验室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定性研究】(2)如图甲,实验前检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气密性,用手捂住锥形瓶,若观察到 导管口出现气泡,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图乙可通过观察分别产生气泡的快慢 来定性比较不同用量的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3)取2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0.2g、0.4g、0.6g、0.8g二氧化锰装入容器,塞紧橡皮塞,倾斜装置使试剂充分混合,接上传感器,绘制出了图丙所示的气体体积随所加的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变化曲线。从中得出:相同质量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质量越多,产生气体体积的速率就越快 ,但是生成氧气的总体积不变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深入研究】(4)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猜想1: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猜想2: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
猜想3:二氧化锰的质量减少;
请设计探究实验,验证猜想1:【解答】(1)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2)如图甲,实验前检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气密性,用手捂住锥形瓶,若观察到导管口出现气泡,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图乙可通过观察分别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定性比较不同用量的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故填:导管口出现气泡;分别产生气泡的快慢;
(3)由图象信息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质量越多,产生气体体积的速率就越快,但是生成氧气的总体积不变;故填:快;不变;
(4)要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就需要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相等,可设计如下实验: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