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4 线段的和与差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7211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4 线段的和与差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721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4 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理解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并作出两条线段的和与差.
2.理解线段的中点,会用数量关系表示中点及进行相应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作图,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线段中点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数(如有理数)可以相加减,那么作为几何图形的线段是否可以相加减呢?
采用类比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画线段AB=1cm,延长AB到C,使BC=1.5cm,你认为线段AC和AB,BC有怎样的关系?
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AB+BC=1+1.5=2.5(cm)=AC,所以线段是可以相加的.
2.画线段MN=3cm,在MN上截取线段MP=2cm,你认为线段PN和MN,MP有怎样的关系?
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MN-MP=3-2=1(cm)=PN,所以线段是可以相减的.
经过作图、计算、讨论,得出结论:线段是可以进行加减的.
练习:
看图用线段填空.
(1)AB+BC=________;
(2)DA=DC+________;
(3)CD=AD-________;
(4)BD=CD+________=AD-________ .
引出“和”与“差”的概念.
思考:如何表示线段的“和”与“差”?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a和b,且a>b.在直线l上画线段AB=a,BC=b,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b的和,即AC=a+b.
如图,在直线l上画线段AB=a,在线段AB上画线段AD=b,则线段DB就是线段a与b的差,即DB=a-b.
3.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已知线段a,b
画出线段AB,使AB=a+2b.
解:画法:
(1)画射线AO;
(2)在射线AO上顺次截取AP=a,PQ=b,QB=b.则线段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如图所示,线段AB=a+2b.
例2 画出线段MN,使MN=3a-b.
解:画法:
(1)画射线PO;
(2)在射线PO上顺次截取PP1=a,P1P2=a,P2N=a;
(3)在射线PO上截取PM=b.则线段MN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如图所示,线段MN=3a-b.
练一练
1.如图,已知线段a,b(a
解:如图所示,线段AF=2a+3b.
2.教材第74页练习第2题.
作图略,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材第73页练习第1题.
(答案:DB=eq \f(1,2)AC,DB=eq \f(1,3)AD)
2.如图,已知AD=4cm,BD=2cm,C为AB的中点,求线段BC的长.
解:AB=AD+BD=4+2=6(cm),
因为C为AB的中点,
所以BC=eq \f(1,2)AB=eq \f(1,2)×6=3(cm).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通过作图得知线段是可以进行加减的.
2.了解线段和与差的概念及如何作出两条线段的和与差.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化了记忆,并且使本节内容系统化.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74页A组第1,2,3题,B组第1,2题.
巩固提高,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2.4 线段的和与差
1.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
2.如何作出两条线段的和与差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 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尝试探讨,学习新知,反馈小结,学习训练与学习评价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4 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4 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