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新课导入,自学指导,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后赏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四首古代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歌。
3.理解诗歌的大意,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语言。
4.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读音和释义。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代诗歌。
2.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法。
深入理解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和诗歌的深层内涵。
三、新课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像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心灵的天空。古代诗歌更是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情感。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古代诗歌之旅,去领略《观沧海》的雄浑壮阔,感受《次北固山下》的思乡之情,品味《天净沙·秋思》的凄凉意境,体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真挚友情。
四、自学指导
(一)字词拼音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 )石
竦峙( )
枯藤( )
夜郎西( )
归雁( )
2.解释下列词语。
沧海:______
客路:______
断肠人:______
杨花:______
(二)文学常识预习
1.古体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2.律诗在格律方面有严格要求,一般______句,偶数句押韵,颔联和颈联需______。
(三)作者简介预习
1.曹操,字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具有______的风格。
2.王湾,______代诗人。
3.马致远,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之一。
4.李白,字______,号______,被誉为“”,其诗歌风格。
五、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这四首诗歌,至少三遍,务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时,用心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之美,仿佛自己正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那个奇妙世界。
第一遍朗读,侧重于字音的准确,确保每个字都能清晰地发出声音,不出现错读、漏读的情况。
第二遍朗读,要注重句子的连贯性,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和节奏,使朗读流畅自然,初步体会诗歌的韵律之妙。
第三遍朗读,试着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氛围和情绪,让自己的声音随着诗歌的情感起伏而变化。
2.边读边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这四首诗歌各自的主题分别是什么?它们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和独特的情境来清晰而深刻地表达主题的?
每首诗歌都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试着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其中所描绘的画面,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亲身体验诗人所见到的一切。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诗歌中情感的微妙变化和起伏波动,思考诗人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来精准传达这种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变化的。
完成以上深度思考后,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而充分的交流,真诚地分享自己的初步理解和独特感受。在交流中,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对诗歌的领悟能力。
六、合作探究
1.小组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在《观沧海》中,诗人通过一系列具体而生动的描写,将大海的宏伟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对海水那汹涌澎湃的动态描绘,对山岛高耸挺立的静态刻画,以及对草木繁茂生长的细腻描写。深入分析这些精彩描写是如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那种波澜壮阔、雄伟宏大的景象的。同时,仔细探讨这些描写与诗人内心情感表达之间的紧密联系,思考诗人是如何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壮志豪情融入到对大海的赞美之中的。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句堪称经典。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在炼字方面,细细品味“平”“阔”“正”“悬”等字眼的精准和精妙,感受它们所传递出的开阔、平稳、顺畅的意境。从意境营造的角度,探讨这一景象所展现出的浩渺、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思考其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的契合之处。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剖析这一景象中所蕴含的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积极向上的心情。
《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整首曲中有着极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深入思考它与前后凄凉氛围之间的鲜明对比关系,探讨这种对比是如何更加深刻地突出曲中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尽的思乡之情的。同时,分析这一句在结构上对全曲的影响,比如它是否起到了过渡、转折或者呼应的作用,是如何使整首曲的情感表达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的。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以极其巧妙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牵挂之情。仔细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杨花的漂泊不定、子规的哀啼声声、明月的千里寄情等。深入探讨这些意象在传递情感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思考诗人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通过借景抒情、借物达意的精妙手法,将自己对友人的关怀和担忧之情表达得委婉而深沉的。
每个小组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理解,精心选择一个问题进行重点探究,力求深入挖掘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务必做好详细的记录,有条理地整理出小组的核心观点和充分的理由。讨论结束后,精心推选一名表达能力强、理解深刻的代表,认真准备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精彩的发言,全面而清晰地分享小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合理的质疑,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共同促进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欣赏,提升文学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七、课后赏析题
1.请选择《观沧海》中的一句诗,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例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夸张和想象展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魄,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对抒发诗人壮志豪情的作用。
2.从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次北固山下》。思考诗中“海日”“残夜”“江春”等意象如何组合构建出新旧交替、充满希望的意境,体会这种意境与诗人思乡之情的交融。
3.以《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为切入点,分析此句在塑造氛围、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效果。研究“古道”的荒凉、“西风”的萧瑟和“瘦马”的疲惫是怎样共同烘托出天涯羁旅的凄苦,以及这一意象与其他意象的关联。
4.深入探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奇想的妙处。思考诗人为何选择明月来寄托愁心,明月这一意象如何使诗人的牵挂之情更加深远动人,以及这种浪漫的想象在全诗中的独特价值。
5.对比《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分析两首作品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的巨大差异。探讨前者的壮阔雄浑与后者的凄凉孤寂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意象组合和表现手法来实现的,以及这两种风格反映了诗人怎样不同的心境。
6.结合王湾的人生经历,谈谈《次北固山下》中除了思乡之情,还可能蕴含着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从诗歌的细节描写中寻找线索,分析这些情感是如何与旅途的景色相互映衬的。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运用了大量的名词来构建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等。请分析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对营造氛围、表达主题的作用,并尝试模仿这种手法进行简短的创作。
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试比较此诗与李白其他送别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举例说明并阐述原因。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初读文本——感知小令,解读小令——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解读小令,知人论世,把握情感,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活动,检查预习,课堂达标,检查复习,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