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学习朗读,把握大意,体会情感,了解写法,“送别诗”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李白和本诗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结合注释和上下文,理解题目,把握大意,体会诗人对友人的真挚关切和思念。
3.了解“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和“子规”的形象,体会它们烘托凄凉、悲愁氛围的作用和融情于景的写法;理解和体会“我寄愁心与明月”用拟人手法表情达意的写法。
4.主题积累:送别诗。
学习重点:
见目标2、3。
一、预习。
1.李白,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世称“______”。我来写两组他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景链接:王昌龄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其被贬龙标期间。
3.结合注释、上下文或工具书,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1)闻: (2)左迁: (3)遥: ( 4)此寄:
(5)杨花: (6)啼: (7)闻道: (8)过:
(9)寄愁心: (10)与:
二、学习朗读。
1.用“/”标注题目朗读停顿,并说说划分的理由。
2.反复吟诵,想想七言绝句一般的朗读停顿怎样安排?本诗各句朗读重音在哪?
3.教师泛读、指名读、齐读:你觉得要读出怎样的感情基调?示范一下。
三、把握大意。
1.结合预习,试用自己的话解读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诗歌大意。
3.问题初探:
(1)首句交代了此诗写的是什么时节?
(2)“龙标”离中原远,还是近?为什么?
(3)诗人的一颗“愁心”可能包含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情感,了解写法。
1.链接材料:杨花(柳絮),如同浮萍,四处漂泊无依;子规(布谷鸟),鸣叫哀切、悲婉,有杜鹃啼血之说(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讨论:作者用杨花、杜鹃两物写景,烘托了怎样的氛围?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可能有什么关联?
2.诗人将“愁心”托付给“明月”,这是怎样的写法?“随君直到夜郎西”让你读到了怎样的情思?
五、“送别诗”积累。(6+4,共10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汪伦》李白)
4.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小探究:读古代诗歌,如何迅速抓住“送别”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习过程,整体感知,基础达标,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时间,学习进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