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识记诗人和诗歌的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3.培养想象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首诗歌,在朗读、背诵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1.文学常识。
《观沧海》是一首 。乐府初设于秦代,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 ”,或简称“ ”。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与《 》合称“乐府双璧”。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 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 ,第二联为 ,第三联为 ,第四联为 。一般说来,律诗二、三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 竦峙( )
萧瑟( ) 一帆悬( )
3.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东 临 碣 石,以观 沧 海。水 何 澹 澹,山 岛 竦 峙。
(2)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四言为二二拍,五言为二三拍或二一二拍,七言为二二三拍或四三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树木丛生, 。
(2) ,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诵读诗文,感知诗意。
朗读诗歌,简要说说《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两首诗的大意。
借助课文注释,结合小学时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诗歌语言凝练含蓄,感知诗意时不必字字落实,但可以加以大胆合理的想象。
♦任务驱动二 品读诗句,体会感情。
1.《观沧海》一诗中写了哪些景?写景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寓情于景属于表现手法,是将感情融入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着对这些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描写了……的景象;2.交代了时间、时令(季节)、地点、天气状况等;3.渲染……的气氛;4.烘托人物……的心情;5.为下文的……内容(写人、叙事、抒情)做铺垫;6.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7.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念之情?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1.乐府诗 乐府诗 乐府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律诗 近体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2.jié sǒng zhì xiā sè xuán
3.(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1)百草丰茂
(2)秋风萧瑟
(3)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4)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归年
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观沧海》:(我)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岛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起巨大的波涛。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的。(我感觉)幸运得很,(所以)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吧。
《次北固山下》:旅途在青山外,船行于绿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张船帆高高悬挂。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任务驱动二
1.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写景特点: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
这些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又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与宏大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定目标,预习检测,共同探究,归纳整理,拓展练习,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新课导入,自学指导,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后赏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