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1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2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3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4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5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6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7页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第8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演示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美丽的峨眉山,想意境悟诗情,想一想说一说,本诗的章法,其他有关月的诗句,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而李白与杜甫又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两座高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创作的《峨眉山月歌》和《江南逢李龟年》,一起领略他们诗作的魅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又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峨眉山月歌》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李白二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四处游历,从长江下游到中原和华北地区都有他的足迹。这首诗即李白初次离开蜀地时的作品。
    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上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里我从青溪驿出发驶向三峡,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个年轻人,初离故土,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 “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写景(一、二句)——描写峨眉山的美丽景色。抒情(三、四句)——抒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和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等五个地名的连用,描绘了一幅秋江行旅图,表达出诗人初离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及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秋天。次句中“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青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末句表达了惜别情思。年轻的诗人乍离乡土,对故乡、友人不免恋恋不舍。“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江南逢李龟年》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杜甫漂泊到潭州(今湖南长沙)一带,和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当年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您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几次听到您的歌声。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想不到)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您相逢。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这两个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达官贵人之家),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tuí)、 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叹。把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早年在长安时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萧条动摇,使人不堪回首。
    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在暮春落花时节的相逢,流露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
    写作特色:1.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2.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这首诗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全诗仅仅四句,前两句写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后两句在字里行间蕴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乐师与一位老诗人在颠沛流离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一幅反映时代沧桑的典型图画。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为“高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行军,行营、军营。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岑参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诗人于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人能送酒来。
    (我)在远方怜爱着故乡长安的菊花,(这时它们)大概正在战场旁边盛开。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
    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所以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
    这句承接前句,是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沦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
    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重阳节勉强想去登高却又无人送酒的感慨和对故园菊花的思念,流露出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写作时间;“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凉景况。第二句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第三句写诗人想到了故园长安。诗人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烘托了深切的思乡之情。第四句中的“傍”“战场”,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夜上受降城闻笛》选自《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由此而来。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写作特色: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觉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通过描写如雪的沙地、如霜的月光、凄凉幽怨的芦笛声等,把景色、声音、感情融为一体,多角度抒写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烽火台前大漠如雪,受降城外月色如霜。营造了荒凉、严寒、凄冷的氛围,展现出边地生活的凄苦,为下文表现征人思乡巧妙地设定了情境。第三句写登楼所闻之笛声,芦笛声凄凉幽怨,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授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识诗人,第二部分,明诗意,第三部分,赏诗句悟诗情,第四部分,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