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图文ppt课件
展开1.了解近体诗,读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声韵美。2.理解诗歌大意,结合创作背景,初步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3.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习鉴赏诗歌。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在初唐之后形成,是唐代以后主要的诗体。
读诗的基本要领: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可这样划分:2/2/3或2/2/2/1。韵脚诵读的重音和语调处理也应根据诗歌的情意表达而定。
停顿和韵脚标注: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 △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仿照前面的示例标注,一边标注一边诵读。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诵读练习建议: (1)节奏要读得分明; (2)同学们可以用指关节轻击课桌来配合诵读节奏; (3)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小船)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我思念着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进发。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开元十二年(724)秋,24岁的李白怀抱远大抱负,沿长江而下,辞亲远游。峨眉山是诗人不久前游览的蜀中山水。
这首诗总共有28个字,其中有5个地名,请大家找出来,并思考这首诗歌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入) (流)(夜发)(向) (下)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小结: 《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情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长沙的时候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①逢:相逢。 ②李龟年:唐代著名的乐师。③岐王:唐玄宗的弟弟。 ④寻常:经常。⑤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 ⑥几度:多次。⑦闻:听到。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宅里寻常见, 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落花时节又逢君。
小结: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在你心中的李白和杜甫是什么样的呢?
我心中的李白/杜甫是______________ 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课外古诗词诵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诗词解读,鉴赏品味,纳兰性德,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浣溪沙,字词解释,全词大意,主旨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式微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4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式微优质课件ppt</a>,共58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目标,背一背,方法小贴士,自由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梳理大意,知人论事,细读诗词,意象分析意境,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