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说课稿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295731/0-1730014639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说课稿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295731/0-17300146398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文说课稿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说课稿,共4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的第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第一课作为开篇,为学生打开了认识社会生活的大门,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 本课由 “我与社会” 和 “在社会中成长” 两框内容组成。 “我与社会”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感受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明确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社会中成长” 则强调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通过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他们对社会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和肤浅。他们往往关注自我多,关注社会少,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同时,部分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参与社会实践等。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知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 2.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融入社会。 3.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3.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授法: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学法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反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视频,如城市的繁华景象、乡村的田园风光、人们的各种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展现了哪些社会生活场景?你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 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讲授新课 1.“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①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旅游场景等,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参与过哪些社会生活活动,有哪些感受。 ③教师总结: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置身其中,感受着社会生活的美好。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讲述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和行为,如在学校是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在家庭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在社区是居民,要爱护环境等。 ②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角色和行为?这说明了什么? ③教师总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 “大网” 上的一个 “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①讲述狼孩的故事,让学生思考: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说明了什么? ②教师总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①展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图片,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帮助他人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有什么特点? 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参与过哪些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③教师总结: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很多,如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遵守社会规则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了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明确了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掌握了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布置作业 1.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心得体会。 2.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并写一篇活动报告。 七、板书设计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狼孩的故事启示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2)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1)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2)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我对《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的第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第一课作为开篇,为学生打开了认识社会生活的大门,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 本课由 “我与社会” 和 “在社会中成长” 两框内容组成。 “我与社会”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感受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明确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社会中成长” 则强调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通过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他们对社会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和肤浅。他们往往关注自我多,关注社会少,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同时,部分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参与社会实践等。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知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 2.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融入社会。 3.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3.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授法: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学法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反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视频,如城市的繁华景象、乡村的田园风光、人们的各种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展现了哪些社会生活场景?你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 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讲授新课 1.“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①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旅游场景等,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参与过哪些社会生活活动,有哪些感受。 ③教师总结: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置身其中,感受着社会生活的美好。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讲述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和行为,如在学校是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在家庭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在社区是居民,要爱护环境等。 ②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角色和行为?这说明了什么? ③教师总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 “大网” 上的一个 “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①讲述狼孩的故事,让学生思考: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说明了什么? ②教师总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①展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图片,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帮助他人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有什么特点? 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参与过哪些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③教师总结: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很多,如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遵守社会规则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了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明确了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掌握了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布置作业 1.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心得体会。 2.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并写一篇活动报告。 七、板书设计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狼孩的故事启示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2)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1)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2)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我对《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