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及答案
展开1、掌握文言文的重点词汇。
2、把握全文的脉络。
3、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习情境】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请走近《烛之武退秦师》,相信它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知识导学】
一、字词扫雷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贪得无厌:
(2)因人成事:
(3)过河拆桥:
(4)秦晋之好:
2、解释下面多义词的含义。
(1)师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吾师道也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辞
①公从之。辞曰
②《归去来夕辞》
③动辄以朝廷为辞
④停数日,辞去
(3)许
①“许之。”、“许君焦、暇……”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鄙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越过以鄙远
(5)济
①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无济于事
(6)微
①则名微而众寡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人微言轻
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二、文本探究
1、概括全文脉略
①
②烛之武临危受命
③
④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三“点”探究】
1、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2、本文人物对话简洁,内容丰富,言者话中有话,你能说说他们的弦外之音吗?
3、仔细研读课文,探究分析本文的写作艺术。
【知识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鄢 陵 之 战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郤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反命;邲之师,荀伯不复从。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先君之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秦、狄、齐、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惟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乎?”
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佻,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嚣,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待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伯州犁以公卒告王。
苗贲皇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蹴,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蹴、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我辟楚,又益耻也益:更加
B.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 陈:摆开阵势
C.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间:缺点
D.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夷:铲平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楚在鄢陵相遇时,范文子不想作战,但郤至却坚决不同意,他要洗去晋国曾经的耻辱。
B.文子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国家内部和外部不存在忧患,所以他主张暂时放过楚国,使晋国对外保持警惕。
C.栾书认为楚国的军队轻浮急躁,虽然楚军目前坚守营垒,但三天之后楚军一定会撤退。
D.晋军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使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3、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狄、齐、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
(2)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拓展提升】
美文赏析
永远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云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1.反复朗读
2.佳句摘抄
3.感悟心得(200字以上)
【反思总结】
思维导图构建
【材料补充】
1、析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知常识
中国古代纪年法
我们现在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这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纪年方法,它是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的在我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纪年方法
一种是以封建皇朝的年份来纪年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这一年叫贞观元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俭)登基时年号为崇祯,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干支纪年
如“甲午风云”、“辛亥革命”,这里的“甲午”、“辛亥”都是年份的名称,是由干支纪年法而来的“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又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即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其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正好60年,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六十甲子古人用这种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参考答案】
知识导学
1、(1)贪心大,老不满足。(2)依凭他人办成事情。(3)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4)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国君好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泛指两家联姻。
2、 1、师:①军队 ②老师 ③学习 ④有专门技艺的人
2、辞:①推辞 ②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借口 ④告别
3、许:① 答应 答应给你 ②赞同 ③约数 ④表处所
4、鄙:①边远的地方 ②庸俗,鄙陋。 ③以…为边邑
5、济:①成就 ②成功 ③渡河④帮助
6、微 ①小 ②暗中 ③没有 ④地位低 ⑤稍微
二、1、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
2、(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国,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又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异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三“点”探究
1、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2、提示:“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2、(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就在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时,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详略得当,层次井然。
知识运用
1.A 2.C
3.(1)秦、狄、齐、楚都是强国,如果我们不尽力,子孙后代就将被削弱。现在秦、狄、齐三个强国已经屈服了,敌人只有一个楚国罢了。
(2)个人只注意自己的退路,没有斗志;贵族子弟也并非精兵,月末用兵又犯了天忌,我们一定能战胜他们。
拓展提升
略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a>,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a>,共7页。
语文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0181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资料链接,文本鉴赏,任务探究,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