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精品练习
展开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声B. 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2021年6月28日晚,“大江大河交响季百里画廊百年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结束前,全场齐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乐会上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B. 齐声合唱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 音乐会的声音不会在音乐厅形成回声
4.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5.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160dmB. 正常人1min脉搏跳动次数约70次
C.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0.4hD.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B.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7.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天宫空间站遨游太空。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需要利用无线电进行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能振动B.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太快D. 航天员在太空中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8.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的速度光相同
9.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s、0.30s、0.14s、0.30s、0.16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10.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
A. 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B. 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
C. 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D. 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1.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12.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13.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实验时将闹钟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底盘上,而是放于泡沫塑料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声音通过底盘传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铃声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A”、“B”或“C”)。
A.铃声的响度太大B.铃声的音调太高C.玻璃罩漏气
14.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钟声是由钟的 而产生的,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 m/s。(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图,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_____(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这是因为_____。
(4)如图④所示,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____(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这说明了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4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17.“赫兹科技小组”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此处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小明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若将甲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泡沫塑料球_____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
19.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再经过0.5s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听到声音的条件等基础知识,需牢记。
解决此题需掌握:
①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②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
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产生声音不一定被人耳朵听到。
【解答】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
B、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由此判断选项A、C、D不正确,只有B正确;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不同,但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若音乐会上不同乐器发出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
B.齐声合唱的声音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音乐会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就会形成回声,但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雷声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人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里,然后再由水传给鱼,鱼听到声音被吓跑,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钢管是固体,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故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课桌高度的2倍,约为160cm=16dm,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1min脉搏跳动次数约60∼100次,故B符合题意;
C.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min=0.75h,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接近,约为3×108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故选:A。
此实验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条件的了解及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节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
A.太空中航天员声带可以振动发声,故A错误;
BC.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航天员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C错误;
D.不是因为航天员在太空中发出声音响度的大小,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8.【答案】A
【解析】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物体振动并且通过介质传播,我们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
9.【答案】B
【解析】解:根据v=st变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B=sD>sA=sE>sC,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知道回收信号的时间,利用s=vt比较海底的深度,进而得出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和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难易程度适中。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右边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
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左边的音叉不会响,乒乓球不会弹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变小
介质
【解析】(1)[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
(2)[2]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12.【答案】被弹开
使劲敲桌子,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可显示桌面的振动
【解析】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观察,这里用到的是转换法。如:使劲敲桌子,由于桌子振动不易观察,故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将桌子的振动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跳动。
13.【答案】减弱 C
【解析】由于泡沫隔音效果较好,实验时将闹钟放于泡沫塑料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声音通过底盘传出,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的铃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传声的介质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玻璃罩漏气,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振动
1500
【解析】[1]钟声是由钟的振动而产生的。
[2]由题意知道,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听到钟声,若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用的时间为t=10s,所以,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v=st=15000m10s=1500m/s。
15.【答案】(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
(3)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4)还能听到微弱的 不可以
【解析】(1)[1][2]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用到了转换法。
(2)[3]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
(3)[4][5]敲击右面的音叉,两音叉之间的空气将右面音叉的振动传递到左面的音叉,左面的音叉振动发声,并将小球弹起来,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左边的塑料球不会弹起。
(4)[6][7]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由于技术等原因,玻璃罩内还会有空气,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于技术等原因,玻璃罩内不能抽成真空,所以真空传声不可以直接验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到的。
16.【答案】(1)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显示音叉的振动;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3)空气;
(4)声音变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分析】
(1)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2)为了看到桌子振动更明显,可想办法把桌子振动放大;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本的声学知识,还考查了转换法和理想实验的方法等方法的考查,是一道好题。
【解答】
(1)如图1,此实验可以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为了明显地看到桌子的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如砂粒),把桌子的振动转化为纸屑或砂粒的振动,即把桌子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如图3,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能传播声音;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铃声会逐渐减弱;
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铃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显示音叉的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3)空气;(4)声音变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答案】(1)转换法
(2)减小 不能 能
【解析】(1)[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通过悬挂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2][3][4]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传播声音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了,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若将甲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由于音叉的振动仍能弹起泡沫塑料球。
18.【答案】解:因为v=st,
所以声音的传播时间:t空气=sv空气=1020m340m/s=3s,
由题意知:t空气−t金属=2.5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
t金属=t空气−2.5s=3s−2.5s=0.5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v金属=st金属=1020m0.5s=2040m/s;
答:金属中的声速是2040m/s。
【解析】本题考查了求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问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最后由速度公式求出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19.【答案】解:声音传播到右面山崖的时间:t1=12×0.3s=0.15s,
由v=st得,人到右面山崖的距离:s1=vt1=340m/s×0.15s=51m;
声音传到左面山崖的时间:t2=12⨉(0.3s+0.5s)=0.4s,
人到左面山崖的距离:s2=vt2=340m/s×0.4s=136m,
山谷的宽度:s=s1+s2=51m+136m=187m。
答:这个山谷的宽度是187m。
【解析】先算出声音在两山崖之间传播所用的时间(单程),再根据速度公式v=st的变形式s=vt求出人到两边山崖的距离,进而求出两山之间的距离(山谷的宽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的应用,弄清声音传到两边山崖用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春天的洛阳“有声有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059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达标测试</a>,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