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图形的轴对称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经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取一张纸片,按下面步骤做一做.
(1)将这张纸片对折,扎出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小孔.
(2)把纸展开铺平,把得到的三对对应点分别记为点A与A′,B与B′,C与C′,折痕为MN.
(3)分别连接AB,BC,CA,A′B′,B′C′,C′A′.
2.△ABC与三角形A'B'C'有什么位置关系?
3.在△ABC的一条边上任取一点D,想一想与点D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点D′的位置在哪?为什么?
△ABC与△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
因为点D与点D′是对应点,所以折叠后它们一定重合.又因为折叠后BC与B´C´重合,所以点D´一定在边B´C´的相应位置上.
4.若我们想准确地找出点D´的位置,应怎样找?
5.连接DD′,交MN于点P,你发现线段DD′与直线MN具有怎样的关系?利用折叠重合的知识说明理由.
MN平分DD′,MN⊥DD′
证明:将纸片沿直线MN对折后,点D与点D´重合,点P与它自身重合,所以DP与D´P重合,∠MPD与∠MPD´重合,因此DP=D´P,∠MPD=∠MPD´,又因为∠MPD+∠MPD´=180°,所以∠MPD=∠MPD´=90°,即MN⊥DD′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ABC与△A'B'C'关于 直线MN成轴对称∴MN平分DD′,MN⊥DD′
轴对称基本性质的应用格式
我们知道可以用扎孔的方法来确定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则有没有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呢?
1.如图,在纸上作一条直线MN,再在直线MN的一侧取一点A,你能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吗?
(1)假设点A的对称点是点A´,根据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则线段AA´与MN有什么关系?
(2)由AA´⊥MN,说明点A´应在什么位置上?
(3)如何确定点A´的准确位置呢?
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
2.如图2-9,利用上面作对称点的方法,你能作出线段AB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线段吗?
3.如图2-10,如何作出△D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
△DCB的形状与大小是由它的三个顶点的位置来确定的,因此只要作出这三个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了.
(2)根据这个思路,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 B′C′D就是求作的图形.
作已知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确定图形中的一些关键点
画出关键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
指明哪一个图形是所求作的图形
1.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 ) A、这条直线的一旁 B、这条直线的两旁; C、这条直线上 D、这条直线上或这条直线的两旁
2.如图,在△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的度数为( ) A.30°B.50°C. 90°D.100°
4.如图,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
3.如图,将长方形纸片沿DE着翻折,使得点落在边上的点C'处,在第一次翻折的基础上再次将纸片沿着AE翻折,使得点落在点D'处若∠BED'=15°,则∠AEC'=______
5.已知:如图,P为∠MON内一点,线段AB的长为15cm,P与A关于ON对称,P与B关于OM对称,点D与点C都在线段AB 上,求△PDC的周长.
数学八年级上册1.3 尺规作图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29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3 尺规作图一等奖课件ppt</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全等三角形,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学习目标,实验与探究,思路分析,你做对了吗,转化的数学思想,归纳总结,先画草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1.3 尺规作图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29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3 尺规作图精品ppt课件</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全等三角形,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实验与探究,图1-28,确定三个顶点的位置,成果展示,图1-29,①作∠B∠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1.3 尺规作图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青岛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29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3 尺规作图完美版课件ppt</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cm,第一章全等三角形,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交流与发现,无刻度的直尺,作过任意一点的直线,连接两个点作一条线段,经过两点作一条直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