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精品学案
展开目标任务
02
预习导学
【学习任务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依据课本6页,找到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出现时间、统一时间、文明成就?
【学习任务二:古巴比伦王国】
1.依据课本第7页找到古巴比伦王国统一的时间、人物?
2.阅读课本第7页找出古巴比伦王国的性质和实行了怎样的统治?
【学习任务三:《汉谟拉比法典》】
依据课本7-8页找出法典的地位、内容(标在书上)、影响?分析实质是什么?
提出一个新问题或者说出你的疑惑:
03
探究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小组互评)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材料二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宣扬了什么想?该法典的条文是用什么文字刻写的?该法典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2)汉谟拉比是什么人?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典》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材料二的规定,与哪一条现代法律精神不同?
【答案】(1)君权神授;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奴隶主;人道主义精神(或平等精神)。
【探究过程】(1)结合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的王国,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因此该法典的条文是用楔形文字写的;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根据材料二中的“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可以看出,《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材料二的规定体现了法典的残忍与严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与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不同。
04
体系构建
05
记忆清单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阴历;计数法60进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3、经济领域: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5、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图片解读】
解读:用楔形文字记载;文献内容表明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
0601
强化训练
1.(2023•罗山县二模)《汉谟拉比法典》对于自由民有无公民权作出严格规定,对家庭奴隶制中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作出肯定,同时对商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该法典( )
A.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B.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活跃D.涉及的内容广泛多样
2.(2023•白银)如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
3.(2023•攸县模拟)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A.都位于大河流域B.都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C.都发展农业经济D.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
4.(2023•铁西区三模)《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商业活跃B.内容广泛C.等级森严D.君权神授
5.(2023•镇平县二模)下列图片和文字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A.发源于大河流域B.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C.高超的建筑技艺D.利用宗教神化王权
二.材料题(共1小题)
6.(2022秋•濮阳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正文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材料一、二中的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它是哪部法典?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它具有怎样的价值?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对于自由民有无公民权作出严格规定,对家庭奴隶制中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作出肯定,同时对商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涉及公民权、家庭奴隶制、商业等内容,说明涉及的内容广泛多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只说出其中的一方面,太过片面,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需要考生掌握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律,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排除A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排除C项;《天方夜谭》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材料说明了法老与汉谟拉比的权利与地位,没有体现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都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B项;
材料叙述的是政治角度,没有涉及农业经济角度,排除C项;
根据材料“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与“《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这体现了古埃及法老与汉谟拉比都宣扬自己的权力是从神那里获得的,说明古代亚非文明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等知识。
4.【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商业活跃,涉及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许多方面。故A正确;题干材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商业活跃,与内容广泛无关,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等级森严和君权神授,排除C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
5.【分析】本题考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根据题干“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及“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神化王权,利用宗教维护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文明的起源、等级制度、高超的建筑技艺,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树立专题意识,以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二.材料题(共1小题)
6.【分析】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阶级的见证,也是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的标志。
【解答】(1)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由材料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可知,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此。由材料二“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可知,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故答案为:
(1)《汉谟拉比法典》。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其所说。“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材料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汉谟拉比法典》,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立足时空观念,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发展史
2.立足唯物史观,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价值;
3.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认识到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金字塔铭文上刻着“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的铭文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8课 美国的独立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5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8课 美国的独立优质导学案</a>,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指导,法制建设与社会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4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优秀学案</a>,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4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优秀导学案及答案</a>,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