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综合检测卷2含答案
展开第二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山西期末)某年雨季期间,东非裂谷肯尼亚段地表突然出现一条7~8千米长的巨大地裂缝,该裂缝直接导致连接肯尼亚东西区域的主干道公路的毁坏。图1示意地裂缝产生机理,①~④表示地裂缝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1.地裂缝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2.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类似的是( )
A.红海 B.里海
C.黑海 D.地中海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②图岩层两侧开始张裂,应为裂缝发展的初始阶段;随着板块的运动,导致地下缝隙进一步变大,甚至出现较大空隙,如③所示;随着地下裂缝的进一步发育,地面开始出现小的裂缝(④),最终地面塌陷形成了巨大的地裂缝①,因此地裂缝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D项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可知,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与东非大裂谷成因相似,A项正确;里海和黑海都属于内陆湖,与板块运动关系不大,B、C项错误;地中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与东非大裂谷成因不同,D项错误。
(2023年云南弥勒月考)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以陡峭险峻著称。图2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
图2
3.南迦巴瓦峰西南侧陡峭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 D.风力侵蚀
4.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成因是( )
A.板块生长边界,岩层挤压隆起 B.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下切侵蚀
C.断层构造发育,地堑结构下沉 D.地壳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弯曲
5.墨脱公路经过图示区域多修建隧道,最适合修建隧道的地区是( )
A.乃彭峰 B.那木拉错
C.多雄拉 D.扎工普巴
【答案】3.A 4.B 5.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南迦巴瓦峰与乃彭峰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著相对位移,因此南迦巴瓦峰的构造地貌类型是断块山,南迦巴瓦峰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其陡峭险峻还与冰川侵蚀相关,A项正确。第4题,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其形成的原因是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抬升,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加上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幽深的峡谷,B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多雄拉岩层向上拱起,属背斜构造,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故隧道处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C项正确。
(2023年贵州毕节期末)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岩浆快速冷凝形成)组成,山体峻拔奇峭。图3为雁荡山景观图,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8题。
图3 图4
6.图4中能够反映流纹岩形成过程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7.属于图4中戊类岩石的是( )
A.石灰岩、砂岩 B.玄武岩、安山岩
C.花岗岩、砾岩 D.大理岩、片麻岩
8.图3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用图4中数码表示为(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6.A 7.D 8.A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丁是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乙、丙为“一进两出”戊为“三进两出”,故乙、丙为岩浆岩,戊为变质岩;甲指向乙、丙,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丙,侵入地表,形成侵入岩乙。流纹岩是岩浆快速冷凝形成,为岩浆岩,据图可知,①为岩浆冷却凝固,A项正确;②为岩石出露地表,B项错误;③形成沉积物,为外力作用,C项错误;⑤形成变质岩,为变质作用,D项错误。第7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戊为变质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A项错误;玄武岩、安山岩属于岩浆岩,B项错误;花岗岩是岩浆岩,砾岩是沉积岩,C项错误;大理岩、片麻岩都是变质岩,D项正确。第8题,图3景观是雁荡山,山体主要由岩浆岩组成,是由岩浆喷出,通过冷却凝固①形成岩浆岩,部分侵入岩通过②出露地表,经历③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峻拔奇峭的山峰。
(2023年山东济南期末)图5为湖南省某处金矿示意图,该金矿明末清初开始开采,矿脉由含金石英岩和含金破碎板岩组成,埋藏较深,很少出露,以钱金山金矿矿洞最著名。当时开采和冶炼技术落后,富矿运到附近的金矿石粉碎、冶炼厂进行粉碎、炼金,贫矿和尾矿、废渣直接堆放在小河边,自此之后,该河段自A处以下约4千米内富含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图6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图5
图6
9.含金板岩的岩石类型及形成该岩石的地质作用分别对应图6中的( )
A.甲、② B.乙、③
C.丁、⑤ D.戊、④
10.堆放在河边的废弃含金矿石转变成小河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
A.含金矿石矿石进入河流矿石破碎矿石颗粒变小形成沙金
B.含金矿石矿石破碎矿石进入河流矿石颗粒变小形成沙金
C.含金矿石矿石破碎矿石进入河流矿石颗粒变小形成沙金
D.含金矿石矿石进入河流矿石颗粒变小矿石破碎形成沙金
【答案】9.B 10.B [解析]第9题,结合所学可知,板岩属于变质岩。读图6可知,甲为沉积物直接转化成的沉积岩,戊应为岩浆,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形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③应为变质作用,B项正确。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河流两岸的出露金矿石,受外力风化和侵蚀作用,破碎矿石落入河中,河流流速快,流水搬运过程中磨蚀作用强,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流速降低时,搬运能力下降,沙金在河床沉积,B项正确。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图7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第11~13题。
图7
11.形成图中多级阶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
C.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12.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
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
13.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D 12.B 13.B [解析]第11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第12题,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第1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错误,②正确。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抬升后海拔高,遭受侵蚀,③正确,④错误。
(2023年河南新乡期末)2022年6月27日,日本樱岛火山大规模喷发,烟雾弥漫,熔岩流淌,形成流纹状堆积岩体。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图8是北太平洋部分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4~15题。
图8
14.日本樱岛该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岩体属于( )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5.下列关于图示太平洋区域板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东侧是生长边界 B.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东侧
C.岛弧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东侧 D.海岸山脉位于美洲板块西侧
【答案】14.B 15.D [解析]第14题,日本樱岛火山喷发形成的流纹状岩体为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属于喷出型岩浆岩,B项正确。第15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板块两侧都是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西侧受陆海板块的挤压作用,形成一系列岛弧和海沟,太平洋板块东侧形成高大的海岸山脉,D项正确。
(2022年湖南名校联盟期末)板块构造主导了现今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山川地貌和各个圈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图9示意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大洋岛屿模型。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9
16.组成图中洋岛的岩石主要是(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17.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界可能形成( )
①洋盆 ②海沟 ③岛弧链 ④海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6.D 17.B [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地幔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岛(洋岛),因此组成洋岛的岩石主要是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第17题,读图分析,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及海岸山脉,②③正确。
(2022年云南昭通月考)唐朝诗人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图10为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图10
18.形成桑落洲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抬升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家新住处”位于①岸 B.适合建河港的是②岸
C.“古岸崩欲绝”位于②岸 D.①处流速较②处要快
2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18.D 19.D 20.B [解析]第18题,由材料“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落洲所在地原为江河流水的一部分,后因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此处大量沉积,从而形成桑落洲,因此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D项正确。第19题,曲流处,凹岸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水深岸陡,适合筑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适合建房,图中①岸为凹岸,适合建港;②岸为凸岸,适合建房;“古岸崩欲绝”应该是河岸受到侵蚀,应位于①处;①岸为凹岸,②岸为凸岸,①处流速比②处要快,D项正确。第20题,①②连线处河道弯曲,凹岸水流急,侵蚀作用强,岸陡;凸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作用强,岸缓。读图可知,①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岸陡;②处为凸岸,泥沙沉积作用强,岸缓,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云南宜良三角洞(如图11)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与曲靖市马龙县交界处,是昆明宜良境内著名的探洞露营地,有云贵地区特有的石灰岩溶洞景观。三角洞是因洞口的一个三角形天坑而得名,洞内各种形状奇特的石钟乳绮丽迷人,加上潺潺溪流,茂密树林,清澈湖泊,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图11
(1)分析云南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岩石性质和气候条件。(8分)
(2)分析天坑形成的原因。(8分)
(3)说出户外爱好者探洞需携带的物品。(4分)
【答案】(1)可溶性石灰岩广布;岩性纯,岩层厚,裂隙发育;全年降水量较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2)岩溶地貌区地表多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且多裂隙发育;因降水较多,地表水强烈溶蚀下渗形成地下河;在地下河的强烈溶蚀(侵蚀)下,地下河顶部岩层发生坍塌,形成穹窿状地下大厅;地下大厅顶板在地表水不断溶蚀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终上部岩层大规模塌陷,形成天坑。
(3)手电筒;氧气瓶;安全头盔等。
22.(2022年江苏连云港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分布有规模不等、形态各异、成因多样的瀑布及瀑布群。根据瀑布发育的构造条件、岩性差异、水动力条件、岩溶及人工作用等方面,将瀑布按成因划分为岩槛型、裂点型、断裂型、溶蚀型、钙华型和人工型6类。
岩槛型瀑布,是指河床基岩软硬相间,由于二者抗流水侵蚀能力的差异,导致较坚硬的岩石形成陡坎,而软弱岩石则被侵蚀成平台,在河床上形成“岩槛”(又称“岩坎”或“岩阶”),进而使流水产生落差而形成的瀑布。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青龙峡园区中叠翠瀑为多级岩槛型瀑布,河床中寒武纪中厚层白云岩与中薄层泥灰岩相间分布。图12为青龙峡中叠翠瀑形成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裂点型瀑布是由裂点导致河床的落差增加而形成的瀑布。影响裂点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河床上基岩岩性的差异、构造运动和溯源侵蚀过程中的岩块崩塌等。构造抬升导致河流强烈下蚀,当下切到抗侵蚀能力较弱的下部地层时,下部基岩的侵蚀速率要大大高于中上部基岩,底部极易形成侵蚀凹槽或穴,致使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使瀑布陡坎进一步加大。多次构造抬升,逐渐形成每一级裂点。云台天瀑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其落差高达314米,为最典型、壮观的裂点型瀑布。图13为云台天瀑形成剖面示意图。
图12
图13
(1)简述青龙峡中两种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差异。(6分)
(2)概括云台天瀑的形成动力。(6分)
(3)分析云台天瀑的形成过程。(8分)
【答案】(1)白云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在流水作用下不易被侵蚀;泥灰岩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弱,在流水作用下容易被侵蚀。
(2)构造运动(或地壳的抬升运动);流水侵蚀作用(或下蚀和溯源侵蚀);重力崩塌作用。
(3)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河流流经处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由于岩性差异,河流的下切与溯源侵蚀形成裂点,发生崩塌;瀑布陡坎的高度不断增大(或河床落差增大),形成云台天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