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 鱼教学ppt课件
展开1.区分依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2.无脊椎动物包括:______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______动物、软体动物、______动物。3.脊椎动物包括:______、两栖动物、爬行动物、______、______动物。
4.种类繁多:鱼是___________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5.常见鱼类包括淡水鱼如青鱼、草鱼、____________(即“四大家鱼”)、鲫鱼、鲤鱼等,海水鱼如鲨鱼、鲳鱼、石斑鱼、比目鱼、带鱼等。
6.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
知识点3 鱼的主要特征
7.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如下图):(1)形态结构:身体呈______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______。鱼的身体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体表覆盖有______,其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2)呼吸:水从口流进,从鳃盖后缘流出,在______中进行气体交换。(3)运动:通过尾部和_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8.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______中;体表常有______覆盖;用______呼吸;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9.食用:鱼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10.渔业: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
易错点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2)具有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的保护色。(3)呼吸器官是鳃,组成鳃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4)在水中游泳时,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以及各种鳍的协调作用产生前进的动力。
【例】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②用鳃呼吸,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 ④只依靠各种鳍的摆动在水中游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③④
【点拨】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表面覆盖鳞片,能分泌黏液,可减少鱼在水中遇到的阻力;鲫鱼用鳃呼吸,其内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鳍是运动器官,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知识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水生动物准备召开“动物界新冠疫情防控会议”,会议邀请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特征的动物作为嘉宾,下列确定受邀的嘉宾有( )①对虾 ②海蜇 ③螃蟹 ④海马 ⑤鲍鱼 ⑥海豚 ⑦墨鱼 ⑧章鱼A.①③B.④⑤⑥C.④⑥D.⑤⑦⑧
【解析】①③属于节肢动物,②属于腔肠动物,⑤⑦⑧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④⑥都属于有脊柱的脊椎动物,选项C正确。
2.在进化史上,鱼类比节肢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 )A.有鳞片B.有鳍C.生活在水中D.有脊柱
知识点2 多种多样的鱼
3.据调查,我国淡水鱼有1 000多种,海洋鱼有2 000多种,下列不属于淡水鱼类的是( )A.鳙鱼B.鲫鱼C.鲳鱼D.鲢鱼
4.海马(如右图)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有鳍,用鳃呼吸,且终生生活在水中。根据以上特征判断海马是( )A.鱼类B.软体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
【解析】海马有脊柱、有鳍、用鳃呼吸,具有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选项A正确。
5.金鱼频频浮头主要是因为( )A.水中食物缺乏B.活动空间太小C.水中氧气不足D.鱼群相互攻击
【主题思考】鱼缸里饲养的金鱼数量过多时,就会出现金鱼频频浮头(将头浮出水面),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请回答5~6题。
6.下列环境中金鱼浮头现象最明显的是( )A.有水草,光线明亮B.有水草,黑布遮盖C.无水草,光线明亮D.无水草,黑布遮盖7.鲫鱼在水中穿越激流自由游行时,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的结构是( )A.腹鳍B.侧线 C.体表的鳞片D.鳃丝
知识点4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从2021年1月1日起,整个长江重点水域十年全面禁捕正式开启。下列不是长江全面禁捕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B.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C.有利于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的繁殖D.渔民可以得到修整,为继续捕捞做准备
9.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所有捕捞行为 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渔网的网眼大小 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其呼吸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其内密布着_________,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气体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氧气的含量_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4)鲫鱼的外部形态图中成对鱼鳍的序号是______。(5)烹饪鲫鱼前,一般要去除鱼体表覆盖的______。
11.(实验探究)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①取3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已晒过的自来水,调节3个烧杯中的水温,使其分别是20 ℃、25 ℃、30 ℃,并保持恒定;②将3条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③静止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运动次数(即呼吸频率);④稍停片刻,重复记录2次,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温对鲫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2)实验过程中,发现鱼的口与鳃盖交替一张一合,这是鱼在水中进行______。水从鱼的______进入,再由鳃盖后缘流出,在此过程中水与鳃内毛细血管发生了____________。(3)实验时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取三次实验数据的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后,用过的鲫鱼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温对鲫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放回适合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海 马海马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海马的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有一无刺的背鳍,由鳍条组成。背鳍位于躯干及尾部之间;臀鳍短小;胸鳍发达;无腹鳍和尾鳍,它的鳍用肉眼是不太容易看出来的。雄性海马尾部腹侧有育儿囊,雌性把卵产于其内由雄性进
行孵化,一年可繁殖2~3代。海马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海马尾部的构造和功能与其他鱼类迥异。栖息时的海马,利用尾部具有卷曲的能力,使尾端得以缠附在海藻的茎枝上,故海马多栖息在深海藻类繁茂之处。海马游泳的姿态和方式也很特别,头部向上,体稍斜直立于水中,完全依靠背鳍和胸鳍来进行运动,扇形的背鳍起着波动推进的作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鱼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鱼习题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流线型,躯干部,动物蛋白,过度捕捞,水污染,禁渔期,禁渔区,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维持鱼体平衡,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鱼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鱼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514鱼pptx、各种各样的鱼mp4、鱼的呼吸过程mp4、鱼类资源的现状mp4、鱼鳍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