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31439/0-16947630983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31439/0-16947630983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31439/0-16947630983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课后习题(28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受精作用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B.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C.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D.F2有4种性状表现和6种遗传因子组成答案:D解析:孟德尔对F2中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性状表现为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双隐性个体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B.F1产生配子的种类C.F1相关遗传因子的结构D.F1产生配子的比例答案:C解析:通过测交不能了解遗传因子的结构。4.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AB∶Ab∶aB∶ab=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子代有4种性状表现A.① B.②C.③ D.④答案:A解析: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形成配子时,由题图可知为①过程。5.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独立遗传。让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白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若在F2中有黄色甜玉米150株,则在F2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约为( )A.150株 B.200株C.300株 D.600株答案:B解析:F2中有黄色甜玉米(一显性一隐性)150株,应占F2总数的3/16,故F2共有800株,其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占1/4,800×(1/4)=200(株)。6.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验证D.实验→假设→验证→讨论答案:C解析: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推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7.下图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F1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D.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亲本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答案:C解析:根据F2中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可以判断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根据F2中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可以判断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A、B两项正确。F1的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遗传因子组成也可以确定,C项错误。亲本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有两种情况,可能是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也可能是纯合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D项正确。8.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和r控制。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2)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绿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3)后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 ,它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4)杂交后代中,子叶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圆粒与皱粒的比例是 。 (5)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 。 答案:(1)分离(2)YyRr yyRr(3)绿色皱粒 纯合子(4)1∶1 3∶1(5)1/8解析:可以利用分离定律反推出亲代每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由圆粒∶皱粒=75∶25=3∶1,可推出双亲有关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为Rr;由黄色∶绿色=50∶50=1∶1,可推出双亲有关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和yy。杂交后代表现为黄色的概率为1/2,表现为皱粒的概率为1/4,所以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1/8。9. 家兔的毛色中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毛的长度中短毛(B)对长毛(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将长毛灰兔和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获得F1,让F1相互交配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2)F2中出现的纯合子最多有 种,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 (3)用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作亲本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定一共生了20只兔子,若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10只,则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若20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4)在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答案:(1)1/4(2)4 AABB、AAbb、aaBB、aabb(3)AABb AABB(4)1/9解析:(1)由题意可知,Aa×Aa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Bb×Bb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4。(2)F2中的纯合子最多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3)F2中的短毛灰兔遗传因子组成为A_B_,与长毛白兔aabb杂交,若后代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有10只,则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若后代20只兔子全为短毛灰兔,则可以认为该亲本短毛灰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4)F2中的短毛灰兔遗传因子组成为A_B_,其中AaBb∶AaBB∶AABb∶AABB=4∶2∶2∶1,故在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二、能力提升1.已知豌豆某两对相对性状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子代遗传因子组成类型及其比例如下图所示,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是( )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C解析:由子代中AA∶Aa=1∶1可推知,亲代为AA×Aa;由子代中BB∶Bb∶bb=1∶2∶1可推知,亲代为Bb×Bb,故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为AABb×AaBb。2.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未列出,仅以序号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配子类型雄配子RYRyrYry雌配子RY①③RrYYRrYyRyRRYyRRyy④RryyrY②RrYyrrYYrrYyryRrYyRryyrrYyrryy A.①②③④对应的性状表现都一样B.在此表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C.在此表格中,RrYy共出现四次D.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①表示RRYY,②表示RrYY,③表示RRYy,④表示RrYy,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16,1/8,1/8,1/4。3.(不定项选择题)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例是1∶3。下列关于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错误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1对遗传因子控制的D.测交后代中无色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答案:CD解析: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例为1∶3,说明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是受2对遗传因子控制的。1∶3的比例是由1∶1∶1∶1转化而来的,因此植株X为双杂合子。双杂合子测交后代中有色籽粒为双杂合子,无色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有3种。4.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1对相对性状(由遗传因子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1对相对性状(由遗传因子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后代的性状表现及其数量/株组别性状表现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甲乔化蟠桃×矮化圆桃410042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如果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性状表现,比例应为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答案:(1)乙 乔化(2)DdHh、ddhh(3)4 1∶1∶1∶1(4)蟠桃与蟠桃杂交 性状表现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性状表现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解析:(1)乙组中亲本都是乔化,后代出现矮化,说明乔化是显性性状,矮化是隐性性状。(2)甲组中乔化与矮化为测交类型,蟠桃与圆桃为测交类型,故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Hh、ddhh。(3)甲组的后代性状表现比例为1∶1,说明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后代4种性状表现比例应为1∶1∶1∶1。(4)蟠桃(Hh)杂交,若HH个体无法存活,则后代蟠桃(Hh)∶圆桃(hh)=2∶1;若HH个体正常存活,则后代蟠桃(HH、Hh)∶圆桃(hh)=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