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学习素养目标:1.理解基本不等式ab≤a+b2 (a>0 ,b>0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2.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3.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导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如图所示,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思:新知一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
∀a ,b∈ ,有a2+b2≥2ab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特别地,如果a>0 ,b>0 ,我们用a ,b 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 ,b ,可得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通常称ab≤a+b2 为基本不等式。其中,a+b2 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自主思考1. 基本不等式怎样证明?
探究:在右图中,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的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ab≤a+b2的几何解释吗?
提示: (1)a+b2表示哪个线段? (2)ab对应哪个线段呢?(3)半径与CD的大小关系如何?
议:探究点一 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
(1)已知 a,b>0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b2≤ab B. (a−b)2>1 C. a+b≥2ab D. a+b≥2ab
(2)不等式a2+1≥2a 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
A. a=1 B. a=−1 C. a=0 D. a=±1
探究点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已知x>0 ,求x+1x 的最小值
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x=y 时,和x+y 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y 等于定值S ,那么当x=y 时,积xy 有最大值 14S2
新知二 两个重要结论
已知x,y 都是正数,
(1)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那么当x=y 时,和x+y 有最小值 .
(2)如果和x+y 等于定值S,那么当x=y 时,积xy 有最大值 .
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
自主思考2. 当a>0 时,你能求出a+4a 的最小值吗?
解题感悟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条件:
1.一正:符合基本不等式a+b2≥ab 成立的前提条件为a>0 ,b>0 .
2.二定:不等式的一边转换为定值.
3.三相等:必须存在取等号的条件,即等号成立.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迁移应用1. (1) 若x>0,求y=3x+12x的最小值;
(2)已知−1≤x≤1,求1−x2的最大值
(3)已知正实数a,b满足a+b=ab,则ab的最小值为( )
A.1 B. 2 C. 2 D.4
探究点三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已知a ,b ,c 都是正数,求证:a+b+c≥ab+bc+ca ;
解题感悟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策略与注意事项
(1)策略: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逻辑推理,最后转化为所证明的问题,其特征是以“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
(2)注意事项:
①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等号能否成立;
②累加法是不等式证明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证明不等式时注意使用;
③对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可重新组合,创设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再使用.
迁移应用2. 已知x,y,z都是正数,求证:(x+y)(y+z)(z+x)≥8xyz .
【检】
1. 已知a>0 ,b>0 ,且ab=2 ,那么a+b 的最小值是( )
A.4 B. 2 C. 22 D. 1
2. 不等式(x−2y)+1x−2y≥2成立的前提条件为
3. 若a>0 ,b>0 ,则1a+1b 4a+b (填“>”“<”“≥”或“≤”).
4. 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三角形的面积S 可由公式S=pp−ap−bp−c 求得,其中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a=8 ,b+c=10 ,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2 基本不等式 (第2课时)
课时学习素养目标:1.能够对式子进行变形,构造定值2.熟练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变形的应用.(数据分析);3.能运用基本不等式求代数式的最值(数学运算)
【导】一、两个重要结论
已知x、y都是正数,
1.若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_____.
2.若和 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_____.
二、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条件:
1.“一正”:x,y必须是 ;
2.“二定”:求积xy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y是否为 ;求和x+y的最小值时,应看积xy是否为 .
3.“三相等”: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
如果题目中基本不等式不能满足“一正”、“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就不能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要通过变形,构造定值,常见方法有:配项法;配系数法;分式型基本不等式;常值代换法“1”的代换。
思:探究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基本不等式的变形:
(1)ab≤a+b22 ,a ,b 都是正数,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2)a+b≥2ab ,a ,b 都是正数,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1)已知x>0 ,求x+1x 的最小值
若x0 ,1a+1b=1 ,则a+b 的最小值为( )
A. 14 B. 12 C. 2 D. 4
迁移应用5. 已知a,b均为正实数,且2a+3b=4,则3a+2b的最小值为( )
A. 3B. 6C. 9D. 12
解题感悟:利用“1”的代换构造积为定值的形式,一般形如“已知ax+by为定值,求eq \f(c,x)+eq \f(d,y)的最值”或“已知eq \f(a,x)+eq \f(b,y)为定值,求cx+dy的最值” (其中a,b,c,d均为常参数)时可用常值代换处理。应用此种方法求解最值时,应把“1”的表达式与所求最值的表达式相乘求积或相除求商.
【检】
1. 已知x>0 ,y>0 ,且2x+y=2 ,则xy 的最大值是( )
A. 14 B. 12 C.4 D.8
2. 已知00,且2x+8y=xy,求x+y的最小值。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3 基本不等式 (第3课时)
课时学习素养目标:1.能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数学运算)
2.能够对式子进行变形,构造定值;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恒成立问题(重点)。
3.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数学建模)
导:一、重要不等式:∀a ,b∈ R,有a2+b2≥2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基本不等式:特别地,如果a>0 ,b>0 ,我们用a ,b 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 ,b ,可得ab≤a+b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如果a>0 ,b>0,a+b≥2ab,ab≤(a+b2)2,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三、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条件:
1.“一正”:x,y必须是正数;
2.“二定”:求积xy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y是否为定值;求和x+y的最小值时,应看积xy是否为定值.
3.“三相等”: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
思:基本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1 (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 m2的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是多少?
用一段长为36 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例2 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形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 m^3,深为3 m. 如果池底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0元,那么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
解题感悟 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1)先理解题意,设出变量,一般把要求最值的量定为因变量(函数);
(2)建立相应的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根据实际背景写出答案.
迁移应用1. 某公司建造一间背面靠墙的房屋,地面面积为48m2,房屋正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00元,房屋侧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800元,屋顶的造作价为5800元。如果墙高为3m,且不计房屋背面和地面的费用,那么怎样设计房屋能使总造价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
检:
1. [2021吉林长春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的是一张单栏的竖向张贴的海报,它的印刷面积为72dm2 (图中阴影部分),上、下空白部分各宽2dm ,左、右空白部分各宽1dm ,则四周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小为 dm2 .
2. 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m3 ,高为1m 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求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2 基本不等式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2.2 基本不等式优秀学案,文件包含同步学案高中数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22考点基本不等式原卷版docx、同步学案高中数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22考点基本不等式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