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获奖表格教案设计
展开第4课时 分香蕉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分的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加强实际经验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沟通。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两种分法的要求,正确写出对应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猴子除了喜欢吃桃子,还喜欢吃香蕉呢!今天小猴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吧!(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一共有12根香蕉,欢欢要把香蕉分给它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欢欢一起来分香蕉。(板书课题:分香蕉)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 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让学生拿出小棒实际分一分,边分边说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回答有意将两种分法(平均分成几份和每几根一份)进行对比。如学生说出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2根香蕉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2份,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2.认一认,想一想。 (1)出示智慧爷爷说的话:上面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2)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读法。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列成除法算式。 12 ÷ 2 = 6 读作12除以2等于6 被 除 除 商 除 号 数 数 (3)对照分香蕉的过程,说说除法算式中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64页“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12”指的是12根香蕉,“2”指的是平均分给2只猴子,“6”指的是每只猴子分到6根。 3.小练习:把教材第60页问题一和问题二用除法算式表示,并和同伴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小结:(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2)根据平均分的分法写算式时,先写被分的总数,接着写除号(÷),再写要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要分的个数,最后在“=”的后面写出平均分的结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最后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2题。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1. 把上面8个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有几个?先圈一圈,再根据你圈出的结果,写出算式。
8÷2=4(个) 8÷4=2(个) 2.一袋苹果有20个,分给奇奇和他的4个好朋友,每人先分3个。如果继续分,每人还可以分到几个?(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式) 分一分略 4+1=5(人) 20÷5=4(个) 4-3=1(个) 六、课堂总结 学完本节课后,同学们会在平均分中利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吗?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3、4题。 |
观察情境图。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动手摆小棒,分一分。
学生写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读算式。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补充。
独立思考并解答。 |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 ÷ 2 = 6 读作12除以2等于6
被 除 除 商
除 号 数
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通过摆小棒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顺了分物的过程,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有话可说。
不足之处:教学中对两种分法的列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教学建议: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懒”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操作、去发现、去提炼、去归纳,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才有主动体验的历程和数学活动的自然累积。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做个乘法表精品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做个乘法表精品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预习反馈,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八 6~9的乘法口诀做个乘法表精品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八 6~9的乘法口诀做个乘法表精品表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