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基督教经典将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那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2.西亚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大约开始于( )
A.公元前40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2400年
3.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中下游统一在一位国王手中,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期,不仅因为政治和军事,更因为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著名的国王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汉谟拉比 D.哈夫拉
4.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早期东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还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B.它是用象形文字镌刻在一座黑色大理石石柱上的法典
C.它是古埃及法老制定的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法律文件
D.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 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它见证了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6.人类早期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大河流域。如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7.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8.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9.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灭掉了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即位后,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国家,该国家的性质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 )
A.体现了自由平等
B.体现了“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11.《汉谟拉比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主可对其打骂、贩卖,甚至杀死奴隶不承担赔偿责任,不构成犯罪行为,奴隶如果妄图否认他的主人,会被割耳朵。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 )
A.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C.形成了完备的法律系统
D.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12.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 B. 字母文字
C. 象形文字 D. 楔形文字
13. 公元前18世纪,一位国王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位国王是( )
A. 图特摩斯三世 B. 胡夫
C. 阿育王 D. 汉谟拉比
14.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刻有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称为“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1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16.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该法典( )
A.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 维护全体居住者的利益
17. 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18. 旅法学生小赵参观法国卢浮宫时,看到一块黑色石柱,石柱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权标的浮雕,石柱下部是法典铭文。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
A. 主权在民 B. 民主共和
C. 王权神授 D. 法治立国
19. 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由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
B.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由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D. 由法典可知当时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20. 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 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善
C. 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 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二、非选择题
21、辨析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从伊朗出土的石柱。
材料二 第二二六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
断指。
第二二九条:倘建筑师为自由民建屋而工程不固,结果其所建房屋倒毁,房主因而致死,则此建筑师应处死。
第二三零条:倘房主之子因而致死,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
第二三一条:倘房主之奴隶因而致死,则应对房主以奴还奴。
材料三 古代某法典结语:“如果有谁敢忽视我刻在石柱上的法令、惩罚,而不惧神怒,谁就该遭诅咒!”“如果有人认为我颁布的法令无效,篡改我说的话,变更我写的文字,甚至刮掉我的名字而刻上自己之名……神之父啊!消灭那人之王座荣光吧!折断那人的笛杖!永远诅咒他吧!”
(1)材料一图中国王接受太阳神授予的权杖是在宣扬什么?
(2)材料二是材料一石柱上法典的条文。你知道它是什么法典吗?这部法典的制定者是谁?
(3)材料三的结语说明了什么?统治者颁布这部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 “盗窃王宫或神庙财产的人,必须处死。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
(1)两则材料的内容皆出自出土于今伊朗的法典石柱。它是哪一文明古国的法典?又是由谁制
定的?
(2)材料二是这部法典规定的部分内容,这表明它维护谁的利益?
(3)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拐带别人奴隶的人要处死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要被割掉耳朵。“奴隶主可以买卖奴隶,还可以用奴隶来抵债……”“毁伤自由民的眼睛,也要毁伤他的眼睛;打落自由民的牙齿,也要打落他的牙齿……”“毁伤别人奴隶的眼睛,只要赔给奴隶的主人这个奴隶买价的一半;打死别人的奴隶,只要赔给奴隶的主人一个奴隶的平均价格”。
——《汉谟拉比法典》
(1)材料一图一中A、B两河的名称分别是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可以通过著名的 (商路)到达这一地区。
(2)材料一图二中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典使用的是什么文字?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法典主要是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请举一例说明。这部法典有何地位?
(4)如果将材料一两幅图片及材料二归纳为同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
1-5BCCDB 6-10ADBBC 11-15ADDBD 16-20BDCCD
21、(1)宣扬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颂扬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
(2)《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3)说明不服从法律的人,将受到惩罚。根本目的:保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2、(1)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
(2)奴隶主阶级
(3)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3、(1)A:底格里斯河,B:幼发拉底河;丝绸之路
(2)楔形文字。
(3)奴隶主阶级。“拐带别人奴隶的人要处死刑”。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古代西亚文明(或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优秀综合训练题,共7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精品复习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