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6.9 直线的相交教学设计
展开6.9 直线的相交(2) 教案
课题
6.9 直线的相交(2)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上)
学习
目标
1.了解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
2.掌握垂线的性质及垂线段的性质.
重点
垂线的概念和性质;垂线段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
垂线的判断和性质的理解运用;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垂直的定义:
如果∠1=60°,则∠AOD=_______,∠2=________.
如果∠1=90°,则∠AOD=_______,∠2=________.
猜一猜,当∠1= 90°时,直线AB、CD的关系如何?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AB与CD垂直,记做AB⊥CD(或CD⊥AB).如果用l,m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直线l与m垂直,记做l⊥m,点O是垂足.
“⊥”是“垂直”的符号,而“”是图形中“垂直”(直角)的标记.
(1)∵AB⊥CD (已知),
∴∠AOC=∠BOC=∠AOD= ∠BOD=90°. (垂直的定义)
(2)∵∠BOC = Rt∠ (已知),
∴AB⊥CD(垂直的定义).
垂线的作法:
用三角板作:
过点A 作 l 的垂线,你能作出来吗?每个图中你能作几条?
①当点A在直线上l;
②当点A在直线外l.
用量角器作:(看课件动画)
你会用量角器过点P画直线AB的垂线吗?
过直线AB上一点P画AB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若点P在直线AB外呢?
结论: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思考
自议
会用三角板、量角器作垂线,探究垂线的性质.
通过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讲授新课
二、 提炼概念
三、 典例精讲
例3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AB.已知∠BOD=45°,求∠ COE的度数.
解:∵ OE⊥AB
∴ ∠AOE=90° ( ? )
又∵∠AOC=∠BOD=45°( ? )
∴∠COE=∠AOC+∠AOE
=45°+90°=135°
垂线段最短:
如图,点P是直线l外的一点,画PO⊥l于O,线段PO称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点P与直线l上所有各点之间的距离中,哪一个距离最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判断吗?
结论:已知P是直线外的一点,过点P画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O,则线段PO叫做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也可简单地说成:垂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PO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掌握垂线段最短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利用线段与垂线段的性质来解决问题的,把实际问题“模型化”,在具体转化时一定要依据题意,结合图形求解.
课堂检测
四、 巩固训练
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
A.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1.D
2.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2. D
3. 已知,AD⊥BD,AE⊥BE,且AD=3,BE=4,CD=2,BC=5,则点B到AC的距离为__ __,点A到BC的距离为__ __,点B到AD的距离为__ __. 4,3,7
4.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OF分别是∠BOD,∠AOD的平分线.
(1)∠DOE的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BOD=62°,求∠AOE和∠DOF的度数;
(3)判断射线OE与OF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因为OE是∠BOD的平分线,
所以∠DOE=∠BOE,
又因为∠BOE+∠AOE=180°,∠DOE+∠COE=180°,
所以∠DOE的补角是∠AOE或∠COE.
课堂小结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9 直线的相交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9 直线的相交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出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6.9 直线的相交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6.9 直线的相交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6.9 直线的相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6.9 直线的相交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