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外诗歌)(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外诗歌)(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件包含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外诗歌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外诗歌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外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中的“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
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现了关爱部属的可贵精神,又饱含对现实的感慨。
2.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体现了辛弃疾“怨而不怒,乐观昂扬”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开。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休憩;人在远处,岸边的野鸭就受惊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风格“沉郁顿挫”。
4.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6.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旨以为巧”,请分析这两句巧在何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zào):字季常,眉州人。②司州:唐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居黄陂。③(chuāng):拟声词,形容雨声。④(gāng):灯。
7.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B.“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了,但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C.下片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逢(péng)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
8.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______ 、_____三层意思。
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1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①
李白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宣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②前。
【注】①诗题有说是当为“送杜秀才赴举入京”,“芝”字疑讹。②雁沼,指雁池,汉梁孝王官苑中池名。此代指吴王府宅。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直接称赞杜秀才,不仅以“秀才”直接称谓,而且还加以“翩翩”进行形象描绘。
B.首联第二句侧面刻画杜秀才的品格,以吴王口吻,借颜回的贤能,映衬杜秀才的脱俗。
C.颔联从空间角度,写杜秀才即将“辞别”诗人,“赴举”长安,交代事由,照应诗题。
D.颈联由叙事转为写景,以落日秋山的清丽,秀水寒烟的氤氲喻诗人的美好心灵与祝愿。
13.尾联含蓄蕴藉,情韵悠长,虽没有直接写情但句句有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却东西门行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B.“鸿雁”万里远征,形单影只,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
C.“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
D.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
15.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忆微之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年老的自己昏惑糊涂,常常与病相伴,不免感物思人,咏歌抒怀。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之法,表达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C.诗中第四句描写春柳的角度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同,较为常见。
D.这首诗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意象著我色彩,主旨明确。
17.颈联中,“斑斑”“瑟瑟”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外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中的“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
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现了关爱部属的可贵精神,又饱含对现实的感慨。
2.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体现了辛弃疾“怨而不怒,乐观昂扬”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开。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休憩;人在远处,岸边的野鸭就受惊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风格“沉郁顿挫”。
4.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6.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旨以为巧”,请分析这两句巧在何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zào):字季常,眉州人。②司州:唐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居黄陂。③(chuāng):拟声词,形容雨声。④(gāng):灯。
7.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B.“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了,但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C.下片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逢(péng)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
8.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______ 、_____三层意思。
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1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①
李白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宣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②前。
【注】①诗题有说是当为“送杜秀才赴举入京”,“芝”字疑讹。②雁沼,指雁池,汉梁孝王官苑中池名。此代指吴王府宅。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直接称赞杜秀才,不仅以“秀才”直接称谓,而且还加以“翩翩”进行形象描绘。
B.首联第二句侧面刻画杜秀才的品格,以吴王口吻,借颜回的贤能,映衬杜秀才的脱俗。
C.颔联从空间角度,写杜秀才即将“辞别”诗人,“赴举”长安,交代事由,照应诗题。
D.颈联由叙事转为写景,以落日秋山的清丽,秀水寒烟的氤氲喻诗人的美好心灵与祝愿。
13.尾联含蓄蕴藉,情韵悠长,虽没有直接写情但句句有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却东西门行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B.“鸿雁”万里远征,形单影只,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
C.“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
D.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
15.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忆微之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年老的自己昏惑糊涂,常常与病相伴,不免感物思人,咏歌抒怀。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之法,表达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C.诗中第四句描写春柳的角度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同,较为常见。
D.这首诗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意象著我色彩,主旨明确。
17.颈联中,“斑斑”“瑟瑟”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