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若关于x的方程2xm−1+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2. 以下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 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2+x=5,得x=5+2
B. 由4x=3,得x=43
C. 由1−(x+2)=6,得1−x+2=6
D. 由x−32+1=2,得x−3+2=4
4. 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此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 x>3 B. x≥3 C. x>1 D. x≥1
5. 下列四个图中,正确画出△ABC中BC边上的高是( )
A. B.
C. D.
6. 下列多边形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五边形 B. 正六边形 C. 正七边形 D. 正八边形
7. 一个n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35°,则n等于( )
A. 5 B. 6 C. 7 D. 8
8. 如图,将正方形ABCD的一角折叠,折痕为AE,∠FAD比∠BAE大15°,设∠BAE和∠FAD的度数分别为x、y,那么x、y所适合的一个方程组是( )
A. y−x=15x+y=90
B. y−x=15y=2x
C. x+y=65y=2x
D. y−x=15y+2x=90
9. 如图,在△ABC中,∠CAB=7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使得CE//AB,则∠BAD的度数是( )
A. 70°
B. 50°
C. 40°
D. 35°
10.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平分∠ACB交AB于点E,BD、CE相交于点F,过点D作DG//BC,过点C作CG⊥DG交DG于点G,下列结论:
①∠CFB=135°;
②∠CDG=2∠BCE;
③CA平分∠ECG;
④∠AEC=∠ECG,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11. 2x与1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
12. 如图,△ABC≌△A′B′C′,其中AB=3,A′C′=7,B′C′=5,则△ABC的周长为______ .
13. 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连接AD.若AD=13EC=2,则EF的长为______ .
14. 如图,若正五边形ABCDE和长方形AFCG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则∠EAG的度数为______ °.
15. 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y=3k−1x+2y=−2的解满足x>y,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6. 关于x的不等式1−x2+m4<12的最小整数解为m−1,则m的值为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8.0分)
解方程:2x+1=4x−3.
18. (本小题8.0分)
解方程组:x−2y=3①2x+y=1②.
19. (本小题8.0分)
解不等式组:2(x+1)+1≥7①x−12−1>2x②,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 (本小题8.0分)
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与△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ABC与△DEF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图中直接画出O点,并直接填空:OA=______
(2)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
21. (本小题8.0分)
南安英都拔拔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疫情原因停办了好几年,今年正月又重新举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参与.其中一位34岁的男子带着他的两孩子参与了拔拔灯活动,下面是记者与两个孩子的对话:
记者:两位小朋友,你们几岁了?这么小就来拔拔灯了.
妹妹:我比哥哥少4岁;
哥哥:两年后,妹妹年龄的3倍与我的年龄相加恰好等于爸爸的年龄;
根据对话内容,请你用方程(组)的知识帮记者求出今年哥哥和妹妹的年龄.
22. (本小题10.0分)
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AE与BC交于点F.
(1)若∠B=50°,∠BAD=30°,求∠AFC的度数;
(2)若DE//AC,∠B比∠BAD大20°,∠C=20°,求∠AFC的度数.
23. (本小题5.0分)
感悟思想:有些关于方程组的问题,要求的结果不是每一个未知数的值,而是关于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值,如以下问题:已知实数x,y满足3x−y=5①,2x+3y=7②,求x−4y和7x+5y的值.
思考:本题常规思路是将①②联立成方程组,解得x,y的值再代入要求值的代数式得到答案,有的问题用常规思路运算量比较大.其实,仔细观察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还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整体求得代数式的值.如①−②可得x−4y=−2;①+②×2可得7x+5y=19.这样的解题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思想”.
体会思想: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2x+y=7x+2y=8,则x+y= ______ ;
(2)三元一次方程组2x+y+z=3x+2y+z=4x+y+2z=5的解是______ .
24. (本小题5.0分)
某班级组织活动购买小奖品,若购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笔记本,共需要32元,若购买39支铅笔、5块橡皮、3本笔记本共需58元,则购买10支铅笔,10块橡皮,10本笔记本共需多少元?
25. (本小题12.0分)
近期南安市交警开展“一盔一带”系列公益普法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涉及摩托车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头部受伤致死的人数约占死亡总数的75%以上,而在骑行过程中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以保护头部,大大减少伤害.某商店经销进价分别为40元/个、30元/个的甲、乙两种安全头盔,如表是近两天的销售情况:(进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售价−进价)
时间
甲头盔销量(个)
乙头盔销量(个)
销售额(元)
周一
10
15
1150
周二
8
16
1080
请列方程(组)、不等式解答下列各题:
(1)求甲、乙两种头盔的销售单价;
(2)若某企业计划恰好用1600元在该商店购进甲、乙两种头盔(两种均买)作为员工福利发放,请问该企业有哪几种采购方案?
(3)若商店准备用不多于3500元的资金再购进这两种头盔共100个,请问商店销售完这100个头盔能否实现利润为1275元的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进货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6. (本小题14.0分)
在ABC中,∠C>∠B,AE平分∠BAC,点F为射线AE上一点(不与点E重合),且FD⊥BC于点D.
(1)如图1,如果点F在线段AE上,且∠C=50°,∠B=30°,则∠EFD= ______ °;
(2)如果点F在△ABC的外部,分别作出∠CAE和∠ED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K,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AKD、∠C、∠B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若点F与点A重合,PE、PC分别平分∠AEC和△ABC的外角∠ACM,连接PA,过点P作PG⊥BC交BC延长线于点G,PH⊥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H,若∠EAD=∠CAD,且∠CPG=710(∠B+∠CPE),求∠EPH的度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
m−1=1,
解得:m=2.
故选:D.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2.【答案】A
【解析】解:选项B,C,D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这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这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A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这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A.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3.【答案】D
【解析】解:A.2+x=5,
∴x=5−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4x=3,
x=34,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1−(x+2)=6,
1−x−2=6,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x−32+1=2,
x−3+2=4,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等式的性质和去括号法则逐个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性质,能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故选:A.
根据同大取大即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
5.【答案】C
【解析】解: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BC边上的高是过点A向BC作垂线垂足为D,
纵观各图形,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高的定义对各个图形观察后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三角形的高线初学者出错率较高,需正确区分,严格按照定义作图.
6.【答案】B
【解析】解: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密铺;
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的一个内角不能整除360°,所以都不能单独进行密铺.
故选:B.
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5=108°,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同理可知不能密铺.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密铺.
本题考查平面镶嵌,判断一种正多边形能否镶嵌,要看周角360°能否被一个内角度数整除:若能整除,则能进行平面镶嵌;若不能整除,则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7.【答案】D
【解析】解:多边形的外角是:180°−135°=45°,
∴n=36045=8.
故选:D.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就可求得外角,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即可求得外角的个数,即多边形的边数.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是掌握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个性质把多边形的角的计算转化为外角的计算,可以使计算简化.
8.【答案】D
【解析】解:设∠BAE和∠FAD的度数分别为x、y,
根据题意∠FAD比∠FAE大15°,∠FAD+∠FAB=90°,∠FAB=2∠BAE,
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y−x=15y+2x=90.
故选:D.
由∠FAD比∠FAE大15°和∠DAB=90°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图形的折叠,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CE//AB,
∴∠ECA=∠CAB=70°,
∵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
∴AC=AE,∠EAC=∠BAD,
∴∠ACE=∠AEC=70°,
∴∠EAC=180°−2×70°=40°,
∴∠BAD=40°,
故选: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CA=∠CAB=7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C=AE,∠EAC=∠BAD,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明确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90°,
∴∠ABC+∠ACB=90°,
∵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平分∠ACB交AB于点E,
∴∠FBC+∠FCB=45°,
∴∠CFB=135°,故①正确,
∵DG//BC,
∴∠CDG=∠ACB,
∵CE平分∠ACB交AB于点E,
∴∠ACB=2∠BCE,
∴∠CDG=2∠BCE,故②正确;
∵CG≠DG,
∴∠DGC≠∠DCG,故③错误;
∵∠A=90°,
∴∠AEC=90°−∠ACE,
∵DG//BC,CG⊥DG,
∴CG⊥BC,
∴∠ECG=90°−∠ACE,
∴∠AEC=∠ECG,故④正确,
故选:B.
由,∠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平分∠ACB交AB于点E,可判断①,由DG//BC,CE平分∠ACB交AB于点E,可判断②,由∠A=90°,DG//BC,CG⊥DG,、可判断④.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以上性质是解题关键.
11.【答案】2x−1≥0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
2x−1≥0.
故答案为:2x−1≥0.
直接利用非负数的定义结合2x与1的差为2x−1进而得出不等式.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得出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
12.【答案】15
【解析】解:∵△ABC≌△A′B′C′,A′C′=7,B′C′=5,
∴AC=A′C′=7,BC=B′C′=5,
∵AB=3,
∴△ABC的周长=AB+BC+AC=15,
故答案为:15.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8
【解析】解:∵△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处,
∴CF=AD=2,
∵AD=13EC=2,
∴EC=6,
∴EF=EC+CF=EC+AD=6+2=8.
故答案为:8.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CF=AD,再用EC=3AD得到EC的长,进而求得EF的长.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14.【答案】36
【解析】解:∵正五边形内角和为180°×(5−2)=540°,
∴其每个内角为540°÷5=108°.
∵长方形每个内角为90°,
∴∠F=90°,
∴∠ABC=108°,
∴∠BAG=180°−108°=72°,
∴∠EAG=∠BAE−∠BAG=108°−72°=36°,
故答案为:36.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可得∠A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题关键.
15.【答案】k>−1
【解析】解:两方程组2x+y=3k−1x+2y=−2,
解得x=2k+2y=−k−1,
∵x>y,
∴2k+2>−k−1,
∴k>−1,
故答案为:k>−1.
两方程相加得出x+y=3k−3,根据x>y得出关于k的不等式,解之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能力,根据题意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3或4
【解析】解:关于x的不等式1−x2+m4<12的解集为x>m2,
又∵这个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m−1,
∴m−2≤m2
∴m=3或m=4,
故答案为:3或4.
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关于x的不等式1−x2+m4<12的解集,再根据这个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m−1,得到m−2≤m2
17.【答案】解:2x+1=4x−3.
移项,得:2x−4x=−3−1,
合并同类项,得:−2x=−4,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x=2.
∴方程2x+1=4x−3的解为:x=2.
【解析】首先进行移项可得到2x−4x=−3−1,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再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即可得出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情况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
①有分母时,去分母,即方程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②有括号时,去括号,即按照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按顺序去掉方程中的括号;
③移项,即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特别要注意,移项要变号;
④合并同类项,即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最简方程的形式:ax=b(a≠0);
⑤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即得出方程的解.
整个解方程的过程中,易错点是去分母这一环节,具体表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没有分母的项出现“漏乘”现象,另一个是,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分母去掉后没有将分子添上括号,出现符号的错误.
18.【答案】解:x−2y=3①2x+y=1②,
②×2得:4x+2y=2③,
①+③得:5x=5,
解得:x=1,
把x=1代入②得:2+y=1,
解得:y=−1,
故原方程组的解是:x=1y=−1.
【解析】利用加减消元法进行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19.【答案】解:2(x+1)+1≥7①x−12−1>2x②,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1,
所以不等式组无解,
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解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答案】3
【解析】解:(1)如图,点O为所作,OA=3,
故答案为3;
(2)如图,△A1B1C1为所作;
(1)分别连接BF、AD、CE,它们的交点即为O点,从而得到OA的长;
(2)利用网格的特点和平移的性质分别画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
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平移变换.
21.【答案】解:设今年哥哥的年龄是x岁,妹妹的年龄是y岁,
依题意得:x−y=4x+2+3(y+2)=34+2,
解得:x=10y=6.
故今年哥哥的年龄是10岁,妹妹的年龄是6岁.
【解析】设今年哥哥的年龄是x岁,妹妹的年龄是y岁,根据父亲、哥哥及妹妹年龄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AD=∠BAD=30°.
∵∠AFC是△ABF的外角,
∴∠AFC=∠B+∠BAD+∠EAD=50°+30°+30°=110°;
(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AD=∠BAD,∠E=∠B.
∵DE//AC,
∴∠CAE=∠E=∠B.
设∠B=x°,则∠BAD=∠DAF=(x−20)°,∠CAF=x°,
在△ABC中,∠B+∠BAC+∠C=180°,
即x+x−20+x−20+x+20=180,
解得:x=50,
∴∠B=50°,∠BAD=∠DAF=30°,
∴∠AFC=∠B+∠BAD+∠EAD=50°+30°+30°=110°.
【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EAD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出∠AFC的度数;
(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EAD=∠BAD,∠E=∠B,由DE//A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CAE=∠E=∠B,设∠B=x°,则∠BAD=∠DAF=(x−20)°,∠CAF=x°,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B,∠BAD,∠DAF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出∠AFC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牢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5 x=0y=1z=2
【解析】解:(1)2x+y=7①x+2y=8②,
①+②得:3x+3y=15,
解得:x+y=5,
故答案为:5;
(2)2x+y+z=3①x+2y+z=4②x+y+2z=5③,
①+②+③得:4x+4y+4z=12,
解得:x+y+z=3④,
①−④得:x=0,
②−④得:y=1,
③−④得:z=2,
∴原方程组的解为:x=0y=1z=2,
故答案为:x=0y=1z=2.
(1)利用解方程中的整体思想,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解方程中的整体思想,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练掌握解方程中的整体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解:设铅笔的单价是x元/支,橡皮的单价是y元/块,笔记本的单价是z元/本,
根据题意得:20x+3y+2z=32①39x+5y+3z=58②,
①×2−②得:x+y+z=6,
∴10x+10y+10z=10(x+y+z)=10×6=60.
答:购买10支铅笔,10块橡皮,10本笔记本共需60元.
【解析】设铅笔的单价是x元/支,橡皮的单价是y元/块,笔记本的单价是z元/本,根据“购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笔记,共需要32元;购买39支铅笔、5块橡皮、3本笔记本共需58元”,可列出关于x,y,z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可得出x+y+z=6,再将其代入10x+10y+10z=10(x+y+z)中,即可求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解:(1)设甲头盔的销售单价是x元,乙头盔的销售单价是y元,
根据题意得:10x+15y=11508x+16y=1080,
解得:x=55y=40.
答:甲头盔的销售单价是55元,乙头盔的销售单价是40元;
(2)设购进a个甲头盔,b个乙头盔,
根据题意得:55a+40b=1600,
∴b=40−118a,
又∵a,b为正整数,
∴a=8b=29或a=16b=18或a=24b=7,
∴该企业有3种采购方案,
方案1:购进8个甲头盔,29个乙头盔;
方案2:购进16个甲头盔,18个乙头盔;
方案3:购进24个甲头盔,7个乙头盔;
(3)商店销售完这100个头盔不能实现利润为1275元的目标,理由如下:
设商店再次购进m个甲头盔,则购进(100−m)个乙头盔,
根据题意得:40m+30(100−m)≤3500,
解得:m≤50.
当利润为1275元时,(55−40)m+(40−30)(100−m)=1275,
解得:m=55,
∵55>50,
∴不符合题意,
∴商店销售完这100个头盔不能实现利润为1275元的目标.
【解析】(1)设甲头盔的销售单价是x元,乙头盔的销售单价是y元,根据周一、周二的销售数据,可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进a个甲头盔,b个乙头盔,利用总价=单价×数量,可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a,b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采购方案;
(3)商店销售完这100个头盔不能实现利润为1275元的目标,设商店再次购进m个甲头盔,则购进(100−m)个乙头盔,根据再次购进这100个头盔的总进价不多于3500元,可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当利润为1275元时,可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m的值,结合m的取值范围,可得出商店销售完这100个头盔不能实现利润为1275元的目标.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3)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26.【答案】10
【解析】解:(1)∵∠C=50°,∠B=30°,
∴∠BAC=180°−∠B−∠C=100°,
∵AE是△ABC的角平分线,
∴∠BAE=∠CAE=12×∠BAC=50°,
∴∠AEC=∠B+∠BAE=30°+50°=80°,
∵FD⊥BC,
∴∠EDF=90°,
∴∠EFD=90°−80°=10°,
故答案为:10;
(2)4∠AKD+3∠C−∠B=360°,
理由:∵AE平分∠BAC,
∴∠BAF=∠CAF=12∠BAC,
∵AK平分∠CAE,
∴∠CAK=12∠CAE=14∠BAC,
∴∠DGK=∠C+∠CAG=∠C+14∠BAC,
∵FD⊥BC,
∴∠FDE=90°,
∵DK平分∠EDF,
∴∠GDK=45°,
∴∠AKD=180°−∠DGK−45°=135°−(∠C+14∠BAC)=135°−∠C−14(180°−∠C−∠B)=90°−34∠C+14∠B,
即4∠AKD+3∠C−∠B=360°;
(3)设∠EAD=∠CAD=2α,
∴∠BAE=∠CAE=4α,
∴∠BAD=6α,∠ADE=90°,∠B=90°−∠BAD=90°−6a,
∵EP、CP分别平分∠AEC和△ACB的外角∠ACM,
∴∠PEM=12∠AEM,∠PCM=12∠ACM,
∵∠PCM是△PEC的外角,∠ACM是△AEC的外角,
∴∠EPC=∠PCM−∠PEM=12∠ACM−12∠AEM=12∠EAC,
∵∠CAE=12∠BAC,
∴∠EPC=14∠BAC,
∵∠CPG=710(∠B+∠CPE),
∵CP平分∠ACM,
∴∠PCG=12∠ACG=12(∠B+∠BAC),
∵PG⊥BC,
∴∠PCG+∠CPG=90°,
即(45°+α)+(63°−145α)=90°,
∴α=10°,
∴∠B=90°−6a=30°,
∴∠PEM=12∠AEM=12(∠B+∠BAE)=12×(30°+40°)=35°,
∴∠BEP=180°−∠PEM=145°,
∵PH⊥AB,
∴∠PHB=90°,
在四边形BEPH中,∠EPH=360°−∠BEP−∠B−∠BHP=95°.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BAC=180°−∠B−∠C=10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CAE=12×∠BAC=50°,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EDF=90°,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F=∠CAF=12∠BAC,∠CAK=12∠CAE=14∠BAC,于是得到∠AKD=180°−∠DGK−45°=90°−34∠C+14∠B,于是得到结论;
(3)设∠EAD=∠CAD=2α,得到∠BAE=∠CAE=4α,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PEM=12∠AEM,∠PCM=12∠ACM,得到∠EPC=14∠B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PCG=12∠ACG=12(∠B+∠BAC),求得∠PCG+∠CPG=90°,解方程得到∠B=90°−6a=3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四边形内角和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第(3)步难度较大.熟知相关定理,并根据题意进行角的表示与代换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十校九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