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单元作业设计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2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2)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2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3)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2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5)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2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6)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3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1) 试卷 0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2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4)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上第2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4),共28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三年级
第一学期
教育部组
织编写(人
民教育出
版社出版)
第二单元
单元组 织方式
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 时 信 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古诗三首》
第 4课
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 5课
3
《秋天的雨》
第 6课
4
《听听,秋的声音》
第 7课
5
《写日记》
习作
6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二、单元分析
单 元 分 析
课 标 要 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对第二学段有明确要
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能联系 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 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借助字典、词 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 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
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国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 要由《古诗二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四篇课文和一个写日记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编排 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提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 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了解写日记的好处,并学习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中打动自己的 事情;积累四季的词语;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在阅读中灵活运用
能正确运用钢笔书写,做到规范、整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
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学 情 分 析
在低年级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
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
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选择合适的方 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低年 级已经有了写话的训练,为了自然衔接,平稳过渡,日记内容的要求写
清楚即可,不要求写具体。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
。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本单元
的学习写日记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
素材, 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写作表达的热情较高,继续保持
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低年级已经学着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本单元继
续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认识。
三、单元学习与单元作业
序号
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1
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和31个词语。积累与秋 天有关的诗句。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摘抄自 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三首古诗描写的季节。背诵 三首古诗。会默写《山行》。
4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 读链接” ,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景色。
5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 日记的基本格式。学习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第一,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适合安排朗读的作业,要引导学生读出秋天的 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再 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同时,依托课后题和泡泡示例,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 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边交流边总结,最后 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的梳理与总结。
第二,本单元安排了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的景象写下来。教师通过布置作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观察。写日记的教学 要考虑到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不宜拔高要求,重在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 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并注意激发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 写日记的习惯。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要求学生掌握“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一语文能力。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 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 情。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或时代背景,查阅资料有助于学生 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甚至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作业时我们有意识 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的查找资料, 将资料用在学习需要的地方。本单元在习作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列提纲, 我们通过设计思维导图让学生在习作前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构思规划,明确自 己要写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习作的层次性、逻辑性。在习作完成后,教师 还设计了课外阅读的作业环节,培养学生养成爱阅读、爱记录的学习习惯。
我们团队在设计该单元作业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孩子天生是活泼的,喜欢玩儿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形象思维更强, 更喜欢涂涂画画、唱唱跳跳的作业。他们好奇心强,喜欢亲近自然、贴近生活。 所以作业设计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比如在《古诗三首》一课中,教师布置了给诗配画这一作业,让学生在理
解古诗的基础上,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诗人笔下的秋景,学生在绘画的过
程中,也是进一步理解诗句的过程。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画画,画画的过程是形
象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是个抽象的过程,在作业设计中,教师指导学生边 画边写,有画有写,两者的结合,使抽象的、枯燥的表达变得有趣活泼,让学 生喜欢作业。关注学生的兴趣,不是说完全抛弃基础训练,但是要注意适度的 原则,否则会消磨掉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学说,我们知道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 言语智力以外,还具备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 智力、 自知智力。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当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发展学 生的多元智力,使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从而促进学习。
逻辑-数学智力可以用图式、推理、实验、对比研究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习作:写日记》中教师设计了思维导图作业,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 在填写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内容,还知道了写日记的好 处,一举多得。比如,本单元我们围绕”秋景“”秋情“设计了很多搜一搜、 做一做、拍一拍等作业,学生能够聚焦”秋“了解到更多的好词好句、优美诗 句,还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秋、赞美秋。有同学会从整个单元入手,从几 个方面进行联合展示。这样的作业,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调动整合了学生的 逻辑能力,这样能体现个性、展示自我的作业学生是喜欢的。
音乐智力可以借助音乐表达感情,展示作品、配乐吟诵等发挥学生潜能。 低年级孩子爱说爱唱,在《古诗三首》一课中我们设计让孩子通过吟唱来体会 和展示古诗的韵律美;同时在《听听,秋的声音》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 用自己美妙的声音来表现”秋“ 。高年级学习《金色的鱼钩》《月光曲》,让 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展现语言的魅力,学生加入歌词、音乐烘托氛围, 从而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考虑到有的学生既不擅长美术又不擅长音乐等技能, 我们还设计了拍一拍、做一做等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使每 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的优势智力得到发展,运用多元智力适应不同类型 的学生发展,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体现了差异性。学生喜欢这样的作 业,从而促进学习。
(三)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提出,学生应该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和生搬硬套,这样的才会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 作业设计上,应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设计本单元作业时,留给 了学生很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比如,在课前预习环节,我们设计了让学生利用 信息技术自主查阅资料,或者借助工具书, 自主扫清阅读障碍,在查阅资料的 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查找重要信息,增加了学习的自觉性,久而久之从而 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作业评价环节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 生自评和互评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
(四) 注重作业的梯度性
作业单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既有基础巩固练习,重难点练习,又 要有能力发展选择练习,多梯级作业,兼顾学生的掌握能力,又留有自主选择 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减负增效”、促进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 转变观念、提高能力,让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课时作业
4.《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 础 性 作 业
一、词海拾贝
1. 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
jú huā chéng huáng tiǎo b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
诗中代表季节的词语有 ( ) 、 ( ) ,诗人
写到了 、 、 、 等景象。
(2) 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萧萧:
促织:
篱落:
本 题 主 要 考 查 学 生 对 单 元 基 础 性 知识 的 了 解和掌握,既 巩 固 了 生 字 词 的 拼 读 书 写,又加深了 对 古 诗 文 的理 解。
评价主体:
学生 团
教师
5 分 钟
提升性作业
二、小试牛刀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对的打“√ ”。 石径 (jìn jìng) 残忍 (cán chán) 骄傲 ( ò ào ) 橘子 (jú jǘ )
2.填空
(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 两句诗写景,抓住“ ”、“ ”两处 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2) 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叶”和“二 月花”分别指的是 、 ; “红 于”就是 的意思。
本 题 要 是 训 练 生 对 生 字 音 的 辨 析 , 通 过 填 空 的 形 式 加 学 生 对 诗 的 理 解 。
主 学 读 并 题 深 文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综合性学习
三、走进秋天
1.搜一搜:还有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呢,把你搜到 的古诗写下来吧。
2.拍一拍:下图是小明同学用手机拍摄下来的秋景 ,如果让你用手机拍下你眼中的秋天,你会拍摄哪些画 面呢?
本题通过 让孩子自己搜 集关于秋的古 诗,进一步感 受秋的美好, 让学生到大自 然中寻找自己 眼中的秋景, 旨在让学生通 过理解课文, 感受大自然的 神奇,激发学 生热爱大自然 ,探索大自然 的兴趣。学生 的创造能力和 审美能力同时 也得到了培养
。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4.《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遨游诗海
第一关:晒一晒
你能把《山行》正确规范地默写下来吗?如果你能 ,请你将默写好的作品贴在班级展示台上,快来晒出你 的作品吧!如果你还不能,赶紧来展示台看看有多少人 超过你了,赶紧加油哦!
第二关:说一说
在三首古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该首古诗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关:连一连
本题通过设 置闯关的形式 ,激发学生背 诵、积累古诗 的兴趣。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看到下面的六宫格,你想到的诗句是:
, 。
童
促
织
夜
篱
灯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提升性作业
二、学诗我在行
1.《山行》的作者是 代诗人( ) ,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坐”的意思 是 ,我是通过 的方法知道的, 我还知道其他学习古诗的方法,比如 、 等。
2.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橙 ( ) 橘 ( ) 桃 ( ) 柳 ( ) ( ) 水 ( ) 山
3.仿写诗歌
秋天
是圆圆的石榴
火红火红的
秋天
是扁扁的柿子
橙黄橙黄的
本题紧扣 单元语文要素,
用填空的方式
帮助学生梳理
学习古诗的方
法,再通过填写
不同的颜色、仿
写诗歌等形式
引导学生进一
步感受秋的独
特美。仿写诗句 旨在培养学生 的写作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综合性作业
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选一)
1.唱一唱:你最喜欢哪首古诗,如果诗人请你给他 谱曲,你会怎样吟唱呢?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开场“诗歌 吟唱会”。
2.画一画:学校打算举办一场“穿越时空 ·与诗对 话”活动,下面是小红同学根据古诗《夜书所见》画的 宣传海报,你最喜欢哪首诗,请你也为它制作一张海报 宣传画吧。
本 题 根 据 根据学生的个 体差异设计灵 活性的作业给 学生提供了更 多 的 自 由 发 挥 的空间,同时也 锻 炼 了 学 生 的 动脑、动口、动 手等能力,促进 语文与生活间 的联系,让学生 在潜移默化感 受人文的熏陶。 旨在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和 审美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3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积累运用
1、读句子,根据课文内容用 √选出正确的读音,在田字 格里写出正确的生字词。
这是一块印 ( yìn yìng) 着 叶图案的、 的地毯,从脚下一直 到很远很远
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 ( jìn jìng) 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 ( zhōng zōng) 红色的
小鸟在秋天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
者……
2、抄写文中你觉得写得生动的句子。
本 题 主 要 考查学生对单 元基础性知识 的了解和掌握, 既巩 固的生字 词,又进一步体 会了课文表达 的准确和生动, 帮助学生积累 习作素材。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提升性作业
二、小试牛刀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 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用“~~”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句中加点词,它的意思 是 ;我会用它造句:
3.铺在水泥道上的落叶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可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为水泥道增添了美呢?用你的话说出 你的理解。
本题通过让 学生根据课文内 容,紧扣单元学 习 目标,学会用 不同的方法理解 难懂的词语。同 时感受作者细致 的观察和细腻的 情感。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综合性学习
三、各显神通
采集大自然中的树叶或花朵,让它们变成好看的树叶 拼图画或是拓叶画,也可以采集它们的汁液画一幅画,如 果配上一些文字就更好了。
本 题 通 过 让孩子到大 自 然中 收集 自 己 喜欢 的植物作 画。旨在让学生 通过理解课文, 感受大 自然的 神奇,激发学生 热爱大自然,探 索大 自然 的兴 趣。学生的创造 能力 同时也得 到了培养。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二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积累运用
1.按要求写词语。
亮晶晶
金黄金黄
闪闪发光
本 题 意 在 加 强课文中词语 的积累,运用与 巩固。近义词的 训练是让学生 通过课文 明 白 词语间的联系, 掌握理解词语 的方法。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水泥道 ( )的水洼 ( )的小雨靴
( ) 的天空
( ) 的地毯
( ) 的小巴掌
3.从课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晴朗 ( )
添加 ( )
妥帖 ( )
杂乱 ( )
第 1 1 页 共 28 页
提升性作业
二、火眼金睛
1.文中“金色巴掌”指的是 (
) 。课文写
到我在 ( ) 路上,发现 (
) ,字
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 (
) 的情感。
2.仿写句子。
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 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你瞧,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 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3.读一读“阅读链接”,说说它的写作方法与课文的 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本题通过梳 理课文,加深学 生对课文的理解 ,掌握作者描写 句子的方法。将 课后的“阅读链 接”与课文内容 进行对比性学习 ,帮助学生归纳 写作的方法,从 而为课后第三题 的小练笔服务。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综合性作业
三、妙笔生花。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 路上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吧?
我 的时候,发现 的风 景真是美不胜收。
本 题 根 据 课文上所学到 的写作方法,灵 活运用,旨在培 养学生 的观察 能力和 写作能 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第 12 页 共 28 页
6.《秋天的雨》 (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 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一、积累运用
1.请你在田字格中把字写端正。
这两题主要 考查学生对本 课时基础性知 识的掌握和了 解,巩固了生 字的书写能力 ,通过趣味连 线,又加深了 对课文的回忆 与理解。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梨 票 钥 匙
2.根据原文内容,把下列小动物和相应的词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语连起来。
提 升 性 作 业
二、小试牛刀
1.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 内容。
这篇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 __这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2.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_____,秋天 的雨给果实带来了_____,秋天的雨给小动 物带来了_____。
3.读了课文,我认为秋天是一个_____ 季节。如果我是秋雨,我准备给_____带去 _____。
本题通过让 学生根据课文 内容填空,进 一步巩固加深 对新知识和课 文的理解。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 师 评 价
综 合 性 作 业
三、生活实际
联系实际,想象下面句子描写的情景并理解 句子的意思。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 打开了。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本题通过让 学生联系自己 的生活实际, 提高想象力和 描写的能力, 将知识与实际 相结合。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 师 评 价
6.《秋天的雨》 (第二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 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选正确读音画“ √ ”。
钥匙(shi si) 斗争(zēng zhēng)
缤纷(bīn bīng) 丰收(fēn fēng)
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①秋天的雨,有yì hé( )五彩缤纷的yán liào( )。
②yā lí( )散发出yā lí( )的香味儿, gōu zhù( )了小朋友的脚。
③piāo( )落的枫叶像一枚枚邮piào( )。
这两题主要 考查学生对本 课时基础性知 识的掌握和了 解,加强学生 对字词的正确 读音以及书写 的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提 升 性 作 业
二、各显神通
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五彩缤纷 ”这个词语的?能和小伙伴、老师、家长交流交流 吗?
这道题通过 对成语的理解 ,意在提高学 生的理解力, 增强学生沟通 交流能力,同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时加强家长和 老师对学生的 了解。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综 合 性 作 业
三、妙笔生花
一起来为下图“秋天的雨”涂上你心目中的 颜色吧!
通过布置本 题,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充分发挥动手 动脑能力,促 进全面发展。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0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7.《听听,秋的声音》 (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 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一、积累运用
1. 读一读,用“ √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①秋天的落叶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振 (zhèn zhèng )
动翅膀, 自由飞翔。
.
②夜静极了,只有雨在不甘寂寞地吟 (yín yíng) 唱。
.
③提起往事,老人的脸上掠 (lüè nüè) 过一丝忧伤。
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 (niáo kùo liáo kuò ) 、物
产丰富的国家。
2. 我会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 (缓慢地 急忙地 短暂地)
②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欢歌
呻吟 歌唱)
③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唠叨
叮嘱 祝福)
这 两 题 主 要考查学生对 本课基础性知 识的掌握,认读 生字,检查生字 读音;巩固本单 元学 习用 多种 方法理解词语 的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 生 互 评
教师评价
第 15 页 共 28 页
提
作 业
升 性
二、各显神通
1. 读着这些诗句,你想象到什么美丽的画面呢?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 )
在每一朵小花上 ( )
在每一滴汗水里 ( )
在每一颗绽放的谷粒里 ( )
A. 想象到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稻子笑弯 了腰。
B. 想象到秋叶变得五彩缤纷,正在林间飞舞。
C. 想象到秋天里有五颜六色的菊花,有香飘 十里的桂花,还有火红火红的一串红。
D. 想象到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获,虽然辛苦但是脸上洋 溢着欢笑。
2.秋的声音令人遐想, 秋的声音令人陶醉……用你美妙 的声音向同学们展示 一下吧!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小组 合作,看看谁的声音最动听!
本题通过让 学生边读课文边 展 开 合 理 丰 富 的想象,读出画 面感,声情并茂 ,感受到秋天的 美好,提高学生 的朗读水平。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 生 互 评 教师评价
综
作 业
合 性
三、妙笔生花
走进大自然,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快和同学 交流交流,模仿课文写一写。喜欢的话还可以给自己创作 的小诗配上图画。
听听,
秋的声音,
本 题 通 过 让 学生模仿诗歌 的句式,发挥想 象,将自己感受 到的秋天 的美 好用文字或图 画表达出来,充 分尊重学生 的 个性化体验与 表达,并鼓励学 生愿意与同学 们分享创作的 快乐。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根 据 情 况 而定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 生 互 评 教师评价
习作《写日记》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 (学日记) 完成思维导图
通 过 思 维 导图填空让学 了解日记的 格 式、了解如何写 日记以及写 日 记 的好处,为 写好 日记打下 基础同时为培 养学生 写日记 好习惯 。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3 分 钟
格式
日记
内容
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 活的习惯,便于积累习作素 材。
好处
第一行写 ( ) 、 (
)
和 ( ) ;第二行写正文,开
生活中发生的 ( ) ,
记录下当时的 ( ) 或
感受。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提升性作业
二、读一读,比一比
通过让学生 读一读、比一比 ,从而进一步更 加直观感受到日 记格式以及该写 什么、如何学习 写,降低了写日 记的难度,提升 了孩子们的写作 自信。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第 17 页 共 28 页
综合性作业
三、妙笔生花 (写日记) 任选一题完成。
选题一:在秋天,大自然发生了一些变 化,观察我 们家 周边山上或田野,看看在秋天有什么变 化,写一篇
日记。
选题二:写写家乡的特产——生姜
它我们家乡的特产,我们都很熟悉,我们可以写写生 姜的样子,吃法以及它的作用。
选题三:最近我们班级或家里发生了哪些令 你难忘 的事?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来写写。
如果这些选题都不喜欢还可以自己选择自己 喜欢的
选题来写。
为学生提供 了 自 由选择的 空间让每位同 学找到适合 自 己的主题, 让 每位学生有话 可说,让不同程 度的学生都有 话可写,从而调 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学生的自 主能动作用充 分得到了尊重 和发展。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22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四、课外阅读
阅读推荐《笑猫日记》、《爱的教育》、《安妮日记
》等。
通过阅读不仅 让学生更加了 解日记格式,爱 上阅读,更重要 的是让学生养 成写 日记的好 习惯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每天 可以 抽半 小时 来阅 读, 周末 可以
抽1 小时 阅读
。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想想理 解词语有哪些好方法 ?
作业分析:
课前预习作业 的目的是更好 地学习课堂内 容,而在语文园 地的课堂上,学 习的基础就是 本单元所学。所 以,要加强学生 的知识基础,复 习为主,帮助学 生思考。
设计意图:本题 让学生回顾本 单元学习的课 文,巩固共同的 知识基础,有助 于学生在方法 交流中更好地 相互理解和促 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5 分 钟
二、 读读本单元的课文,摘抄三 个你喜欢的句子。说 说在句子中你 用到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
作业反馈预设:
提 升 性 作 业
二、认真读题,完成题目要求。
将学生分成评委组和闯关组。评委组观察各个环节 并做出评价。 闯关组学生小组合作,限时闯关。
第一关: 谁家方法多。
规则: 请在一分钟内说出并写 下理解词语有哪些 好方法。
第二关: 谁家词语多
规则: 请在 1 分钟内用最快的方法理解词语,说出正确 的方法即可获得一个词语,比比谁理解的词语多。
作业分析:
“工具性”和 “人文性”是 语文的两大属 性。“工具性 ”是基础,“ 人文性”是核 心。语文的学 习最终要回到 人们的交际中 去,展现在人 们的一言一行 之中,渗透在 一字一句之间 。语文园地的 学习就是要帮 助学生学会更 好地运用语言 文字这一工具 。因此,作业 设计的思路总 体上即“复习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 评 教师 评价
10
分
钟
综合性作业
第三关: 词语大比拼
规则:在两分钟内在下题中填 上恰当的词语。你会用
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作业反馈预设:
旧知——方法试 炼——我颂秋日 ”这样一个过程 ,将分别从课前 预习作业、课堂 作业及课后作业 呈现出来。这一 过程不仅仅是为 了帮助学生增强 运用语言文字的 能力,更是为了 帮助学生进行思 维的训练、陶冶 学生的情操,从 而提升学生的核 心素养。
设计意图:本大 题将提升性作业 和综合性作业连 接起来,用闯关 流程具体化思维 过程,让每个学 生在参与中将理 解词语的方法和 词语积累运用起 来。课堂活动分 为闯关族和评委 组,也可以帮助 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去学习知识、 评价成果、改正 不足。再结合教 师的课堂评价, 从而达到巩固知 识和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合 作能力、探索能 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5分
钟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 意图
评价 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体会汉字的美。
作业分析:
本题需要每个学生动 手写,发声读。在课 堂练习的过程中,由 教师个别的给星评价 讲解和学生互评、自 评相结合。发现写字 中的问题并纠正。
朗读应不拘一 格,尊重学生的独特 性。教师纠正学生朗 读的基础问题,鼓励 学生读出自己的风格
。
设计意图:
汉字的书写技能与书 写习惯,需要平时的 点滴练习和规范,因 此本课要求练习的“ 横平竖直”写字要领 利用了具有笔画特征 的汉字,以突出特点 。课本中的八个字, “狂”、“排”、“ 铺”时左右结构,“ 假”是左中右结构, “票”、“盖”、“ 寒”、“臂”是上下 结构。在书写教学时 要求学生分类书写,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汉字结构,写出端正 美观的汉字。在“日 积月累”的词语中, 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身 心发展规律,仅要求 读并体会意思而非死 记硬背,让学生在朗 读中感受秋的美,培 养而爱秋天的情感。
评价主 体:
学生
教师
5
分
钟
作业反馈预设:
提升性作业
二、小试牛刀
1.制作词语小宝典,方法随身带。
将方法与词语的小卡片沿边线剪切下来并粘贴属于你的 小宝典吧!还可以画上漂亮的颜色和图案。
2.完成下列汉字的描红,注意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作业反馈预设:
作 业 分 析 : 提 升 性 作 业 将 知 识 与作 品 相 结 合 , 让 学 生 的 实 践 活 动 落 到 实 处 , 让 每 一 位 学 生 参 其 中 , 运 用知 识 , 同 时 也 能 感 受 到 同 学 们 对 秋 的 热 爱 。 ,
设 计 意 图 :
通 过 学 生 动 手 制 作 “ 词 语 宝 典 ” 让 学 生 将 抽 象 的 词 语 和 方 法 变 得 具 体 化 , 既 能 帮助 学 生 巩 固 知 识 也 能 尊 重 学 生 的 独 特 性 和独 立 性 , 还 能 够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
通 过 将 书 法 描 红 与 写 字 练 习 结 合 在 一 起 的 方 式 来 规 范学 生 写 字 , 同 时 实 现 了 中 华 传 统 优 秀 文 化 的 熏 陶 ,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15 分 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 评 教 师评价
综合性作业
二、各显神通
作业反馈预设:
在尊重学生独立 性的基础上,鼓 励学生合作学习 ,加强学生之间 的交流,丰富学 生对秋的感知和 体会。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 评
教师评价
10
分
钟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基础知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h é y án li ào g ōu
(1) 秋天,用一 ( )神奇的( )。 ( )画了一 ch éng h áng
幅( )橘绿图。
yu án p á i li è
(2) ( )里铺满了砖石,他们 ( ) 的十分规则,一点儿
lu àn
也不凌( )。
li ú j ǐn
(3) 刚来实习的( )老师十分( )张地给我们讲解的游戏 gu ī z é
( )。
c án xi ān zi
(4) 秋天到了,公园里的百花凋( ),菊花( )却降 shu āng f ēng sh ōu
临人间,纷纷傲( )绽放;果园里一派( )的景象,
xi āng ti án q ì w è i
空气中弥漫着( )的( )。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对的打“√ ”。
(1) 小鸟扇 (sh ān shàn)动着翅膀在天空中飞翔。
.
(2) 爸爸手里拿着一把扇(sh ān sh àn) 子。
(3) 趁你没 (m ò m é i)留意,秋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
(4) 雨太大了,路上的积水没(m ò m é i) 过了人们的膝盖。
3、选词填空。
轻轻 悄悄
(1)秋雨__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2)部队在深夜里____地出了村。
留意 在意
(3)这些小事,他是不大__的。
(4)秋天的雨,趁你没____,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第 24 页 共 28 页
4、句子乐园。
(1)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改成“被”字句)
(2)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 水泥道上。 (仿写比喻句)
(3)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
(4)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展开 想象仿写)
听听,秋的声音,
(二) 积累与应用
5、根据课文,在“ “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 秋天的景色各有各的美,赏景的人心情也各不相同。远上寒山的杜牧见到
漫 山 火 红 的 枫 叶 不 禁 停 下 脚 步 , 借 诗 抒 发 心 中 的 喜 爱 之 情 : “ , 。” 代的诗人 在《赠刘文 景》中,见到凋落的莲叶、残败的菊花却并不消极悲伤,反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 诗句: “ , 。 , 。 ”
(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作者是 ,他十分善于发现秋天的美, 的天空、 的小鸟、 的叶丛,一个个金黄的小巴掌把原本单调 的水泥道装饰得真美啊!
(3) 秋天的雨,有一盒 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黄 黄的叶子像 ,扇哪扇哪,扇走了 。它把红色给 了 ,红红的枫叶像 , ,邮来了秋天的 。
(三) 阅读理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节选)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 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 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 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 着……
6、根据选文填上恰当的形容词和量词。
( ) 的地毯 ( ) 的小巴掌 ( ) 的小雨靴
一 ( ) 地毯 一 ( ) 小巴掌 一 ( ) 小雨靴
7、写出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语。
熨帖 ( ) 平展 ( ) 凌乱 ( ) 增添 ( )
8、 读一读,按要求填空。
本文中的“我”走在 ( ) 上,发现梧桐树的落叶像 ( ) 。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它像 ( ) 在蹦跳着、歌唱着……从
中,看出“我”的心情是 ( ) ,棕红色的小雨靴还会像 ( ),
在干什么呢? (发挥联想)
9、你仔细观察下,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哪些美丽的发现呢?请写一写吧。
《美丽的秋天》
秋,是四季最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彩多姿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进田野, 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轻吻着大地。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 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 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 两两的白云,深吸一 口,淡淡的花香, 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高唱着,仿 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秋天,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以及一段美好的时光。
10、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多彩多姿 ( ) ( ) ( )
1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并解释下列词语。
(1) 形容声音好听。 ( )
(2) 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 ( )
(3) 诗情画意:
(4) 汗流浃背:
12、“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和“青 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 间穿梭着。 ”分别运用了 ( ) 和 ( ) 的修辞手法。
13、作者选取了哪些植物、动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14、根据文章意思完成要求。
本文的结构是 ( ) 。通过作者的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之
情
。
(四) 写作
15、观察日记
同学们,美丽的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一比谁的观察最细, 在秋天里,我们家周边山上或田野有什么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温馨提示: 注意日记的格式哦!)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习水平
难度
来源
完成 时间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1 (1)
书面
1
√
易
原创
60 分钟
1 (2)
书面
1
√
易
原创
1 (3)
书面
1
√
易
原创
1 (4)
书面
1
√
易
原创
2 (1)
书面
1
√
易
原创
2 (2)
书面
1
√
易
原创
2 (3)
书面
1
√
易
原创
2 (4)
书面
1
√
易
原创
3 (1)
书面
4
√
√
√
易
原创
3 (2)
书面
4
√
√
√
易
原创
3 (3)
书面
4
√
√
√
易
原创
3 (4)
书面
4
√
√
√
易
原创
4 (1)
书面
2
√
√
√
易
原创
4 (2)
书面
2
√
√
√
中等
原创
4 (3)
书面
2
√
√
√
中等
原创
4 (4)
书面
4
√
√
√
较难
原创
5 (1)
书面
3
√
√
中等
原创
5 (2)
书面
2
√
√
中等
原创
5 (3)
书面
2
√
√
中等
原创
6
书面
2
√
√
易
原创
7
书面
4
√
√
中等
原创
8
书面
2
√
√
√
中等
原创
9
书面
4
√
√
较难
选编
10
书面
4
√
√
中等
原创
11
书面
4
√
√
较难
选编
12
书面
2
√
√
中等
改编
13
书面
4
√
√
中等
选编
14
书面
2
√
√
中等
原创
15
书面
5
√
√
√
较难
改编
说明:1.作业类型根据各学科特点需要确定。2.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可填对应编号。 3.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学习水平,作业对应学习水平直接在对应位置打“ √ ”4. 作业难度分为易、中等、较难。5.作业来源可填写选编、改编、原创。6.完成时 间指完成作业的总时间。
参考答案:
1. (1) 盒 颜料 勾 橙黄 (2) 园 排列 乱 (3) 刘 紧 规则 (4) 残 仙子 霜 丰收 香甜 气味
2. (1)sh ān (2)sh àn (3)m é i (4)m ò 3. (1)轻轻 (2)悄悄 (3)在意 (4)留意
4. (1) 黄色被秋天的雨给了银杏树。 (2) (3) (4) 答案不唯一,合适即可。
5.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宋代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 张秋生 明朗 棕红色 金黄
(3) 五彩缤纷 黄色 一把把小扇子 夏天的炎热 枫树 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凉爽
6. 彩色的 金色的 棕红色的 块 个 双
7. 妥帖 平整 杂乱 增加
8.院墙外的水泥道 金色的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鸟 愉快自由 像摇曳的小船 在碧绿的湖水中荡来荡去,我跟小鱼小虾打招呼,连水花也来凑热闹…… (答 案不唯一)
9.我在上学的路上发现天蓝的像海洋,云朵比柔软的棉花还要洁白…… (答案 不唯一)
10.如诗如画 人来人往 多种多样 (答案不唯一)
11. (1) 悦耳 (2) 此起彼伏 (3) 富有诗画的意境 (4) 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形容汗出得多。
12. 比喻 拟人
13.菊花 枫叶 稻穗 鸟 青蛙 萤火虫 虫儿
14.总分总 对秋天的喜爱
15. 根据日记格式以及内容教师酌情给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