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最新同步示范公开课教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2. 能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3.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性质的探索及对性质的理解.难点:能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三、教学用具 直尺,量角器,电脑,多媒体,量角器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全体学生对前一节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条格纸,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线作a,b,则a∥b,再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用量角器度量所形成的八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教师追问这八个角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有什么关系?由此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并完成表格内容. 通过测量八个角的度数,让学生找到同位角并比较大小关系,从而猜想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合作探究】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比较各对同位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成立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你能由性质1,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如图,直线a//b ,你能推出∠1和∠2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分析:∵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3(对顶角相等)∴∠1=∠2(等量代换)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直线a//b ,你能推出∠2和∠4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分析:∵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180o(邻补角的定义)∴∠2+∠4=180o(等量代换)平行线的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归纳】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并比较同位角的度数.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验证猜想,获得结论. 由同位角相等,推理出内错角相等,从而获得平行线的性质2. 由同位角相等,推理出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获得平行线的性质3环节三应用新知【典型例题】 例1: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 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AB∥CD∴∠A+∠D180°∠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A100°,∠B 115°∴∠D80°∠C 6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教师出示例题,根据学生情况,可启发式提问题:①梯形有什么性质?②∠A与∠D③∠B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教师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之后师生共同解决,教师规范写出解答过程学生思考、计算并回答. 通过让学生尝试性解答,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规范地写出解答过程是必要的,其目的是在于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环节四巩固新知【随堂练习】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1)∵ a//b,∴∠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1∠3,∴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a//b,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 ∵ a//b, ∴∠1∠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AB∥CD,AE∥CF,∠A39°,∠C是多少度?为什么?解:∠C39°∵AE∥CF,∠A39°∴∠FGB=3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B∥CD∴∠FGB∠C3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性质,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环节六布置作业教科书第22-23页第3,4,5,7题 . 课后完成练习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0.1.1平均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3 正方形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