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时训练
展开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 )
A.叶片 B.光
C.叶绿体 D.水分
2.在北半球植物茂盛的中纬度地区,一年中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某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右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②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
B.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C.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D.该实验能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4.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脱色、漂洗后,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褪色时间过短
B.光照时间过短
C.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D.铝箔遮光不严
5.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 )
A.不含叶绿体的落叶
B.有白斑的绿叶
C.全绿色的叶
D.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再将此叶片一部分曝光,一部分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下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下图甲),另一片叶C部位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下图乙)。暗处理一昼夜后,置于阳光下2 h。取下两叶,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不呈蓝色,B部位呈蓝色,C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光
C.水和光
D.水和叶绿素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C.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9.某葡萄种植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葡萄,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葡萄产量的是( )
A.种植葡萄时,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使植株充分接受阳光
B.向温室内通入充足的氧气
C.延长光照时间
D.向温室内定期通入二氧化碳
10.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是由(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1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 )
A.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
B.遮盖叶片的上表面
C.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
D.遮盖叶片的下表面
12.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经过8 h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 | 植物 | 光的颜色 | 氧气的增加量/mL |
1 | 天竺葵 | 红 | 120 |
2 | 天竺葵 | 绿 | 15 |
3 | 紫罗兰 | 红 | 80 |
4 | 紫罗兰 | 绿 | 10 |
(1)该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2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因素: 。
13.小李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放到黑暗处48 h;②将A、B两叶片分别用含氢氧化钾溶液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 ;③将A、B两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漂洗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②: 。
(2)将A、B两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 。
探究创新
14.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对银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运走或耗尽叶片中原有的 。
(2)取图甲的叶片放入图2所示装置中进行脱色,a、b两烧杯中, 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3)脱色并清洗后滴加碘液,图甲中叶片A的绿色部分会变蓝,叶片B不变蓝,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作为原料。
(4)叶片A的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对照,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知能·提升训练
1.A 植物体中含有叶绿体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除叶片外,幼嫩的茎等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D 在北半球植物茂盛的中纬度地区,冬季较冷,大部分植物会落叶,光合作用减弱,氧气的含量相对较低,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
3.C 未遮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
4.B 整张叶片呈棕黄色,说明没有淀粉积累,可能是光照时间过短导致的。
5.B 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对照实验的变量就应是有无叶绿体。B项中有白斑的绿叶中,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白斑部分不含叶绿体,白斑部分和绿色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6.B “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说明曝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未产生淀粉,即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同时,曝光部分与遮光部分进行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7.C 题图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即叶脉中的导管被切断,植物所需的水不能运输到叶片,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部位不呈蓝色;乙叶片C部位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得不到光的照射,就不能制造淀粉,脱色后用碘液处理不呈蓝色;B部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呈蓝色。
8.C 9.B 10.D 11.C
12.答案: (1)8 h内氧气的增加量
(2)8 h内,天竺葵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 h内,紫罗兰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 h内,红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 h内,绿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
(3)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叶的幼嫩程度
13.答案: (1)将植物置于光照下2 h
(2)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脱色
(3)A叶片加碘液后不变蓝,B叶片加碘液后变蓝
(4)温度、光照强度
14.答案: (1)淀粉
(2)b
(3)二氧化碳
(4)叶绿体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练习,共8页。
初中苏教版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苏教版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共7页。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控制气孔开闭的是,下图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