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核舟,赏奇物,取名字,感奇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舟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通过前置学习,查阅注释和工具书,能读出生字词,翻译实词;解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以及数量的不同表达方式造成的不同翻译。
- 能理清写作顺序,说出核舟各个部位的景物,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 能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情感,表述出作者对微雕艺人高超技艺的赞美情怀
- 能通过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说作者简洁、严密、生动的语言风格。
导入:
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桃核(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核舟就是用很小的桃核刻一条船。这篇课文所写到的核有多大呀?我们看课文,看看一只核舟是否可以如此丰富?
学生活动一 诵奇文、知词义
课文作为一篇杂物书画记,重在状物。在此之前我们还学过另外两篇“记”,但《桃花源记》重在记事,《小石潭记》则重在记游,其内容各不相同,
本文内容丰富、细节较多。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读懂内容。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二、听老师范读,画出节奏。
三、全班齐读,读准节奏。
四、小组合作解决句子翻译,将无法解决的做好标记。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加以补充强调。
补充:关于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
引导:尝试翻译以下句子,说说下列句中的数量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明确: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例句均无量词,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的逐一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3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
五、同桌互读,读出语气的变化和作者的情感。
随机抽取一组进行朗读展示,师生根据诵读情况进行点评。
追问:既然是状物,必然会有作者对物体的相关评价、态度。你能找到作者在本文中的情感流露吗?在课文中找一找依据。
明确:
从“奇巧”到“灵怪”
“奇巧”基本上还是“人巧”,“灵怪”已经接近“天工”,作者的赞美之情在文末达到了高潮。
为什么这枚小小的核舟能让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显然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原因。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更近一些的观察这枚核舟,切身体会他的独特魅力吧。
学生活动二 观核舟,赏奇物
一、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思考本文说明核舟的先后顺序、详略及结构构思。
核舟部位 | 具体部件 | 特征 | 顺序 |
舱 | 篷 |
|
|
窗 |
| ||
雕栏、对联 |
| ||
船头 | 东坡 |
| |
佛印 |
| ||
鲁直(黄庭坚) |
| ||
舟尾 | 一楫 |
| |
舟子二人 |
| ||
葵蒲扇、炉、壶 |
| ||
船背 | 题文、篆刻 |
|
魏学洢在描绘这个核舟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采用我们一般的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式的描写顺序,是先写核舟的总体规格,接着依次写了中部的船舱,船头、船尾的两边,最终写到船背的顺序来向我们展现这个巧夺天工的作品的。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船中间而不是船的两头呢?
预设:表述中间部分对艺术品而言的重要作用
(教师引导:注意船舱上有些什么?联系本作品的主题想一想。而且我们一般观察艺术品时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写出了核舟的整体规格,给读者一个整体感知,接着分段描写,先写核舟的中部(船体),中部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核舟外观的部分。从中部写起,可以使读者先获得对核舟的总体印象。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所以,接着介绍船头的三个主要人物,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
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拓展作品背景;中间为作品主体;一般观察顺序都是由远即近,由大到小)
由此我们能看出,魏学洢在描绘这个核舟的时候,也是自己奇巧的构思的,这种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的写作顺序,可见作者使用的是(逻辑顺序)来介绍核舟的。这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遇上了一位介绍说明高手,这也让它声名远扬。当然,魏学洢的本事还不止如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魏学洢高超的语言功力。
二、魏学洢在《核舟记》一文不仅说王叔远能在“长不盈寸”的核舟上雕刻“大苏泛赤壁”的故事,还赞叹王叔远“技艺灵怪矣哉!”结合全文,说说王叔远“技艺灵怪”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组互助活动,分组归纳概括核舟的奇巧灵怪之处。
明确:
1.内容繁复
这只核舟,有船有人。
有船,且船部件构造多,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船舱上有箬篷,旁有船窗,窗有对联。船头、船尾,有人有物,有手卷、有念珠、有楫、有蒲葵扇、有炉、有壶。船背有字、有篆章。
有人,且人物众多。船头有苏轼、黄庭坚、佛印,船尾有左右舟子各一人。
2.人物生动
船上五人,神情动作绝妙,各不相同。苏轼,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黄庭坚,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雕刻入微
雕刻的船舱有“箬篷覆之”。
雕刻的船窗,可灵活开启闭合。“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雕刻的对联,字迹清晰,色彩明了。“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雕刻的人物:东坡“多髯”,苏黄“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居右的舟子“椎髻仰面”“右手攀右趾”,居左的舟子“视端容寂”。
雕刻的念珠,“可历历数也”。
船背上的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船背上的篆章“其色丹”。
学生活动三 品语言,观奇人
(一)补充资料,感知杂记
《核舟记》题目中的“记”属于古代文章里的“杂记”。
古代“杂记”的内容复杂,可以用以记事描写,也可以用以抒情、议论。一般来说,唐代的“杂记”以叙事为主,宋代则抒情、议论乃至考证的成分较多。根据文章所记写的对象来分,“杂记”有三类:台阁名胜记,杂物书画记,山水游记。《核舟记》就属于杂物书画记。
(二)品味语言,体会特质
《核舟记》一文记载了核舟诸多内容,读起来却不觉得枯燥繁冗,作者魏学洢是怎样做到的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第三、四题加以具体领会。
教师可以以“思考·探究”第三、四题所引句段引导学生品味,使之从中体味到《核舟记》。
示例:
1.生动、简洁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作者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这样既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这一句话,竟有三个层次,充分体现了作者用笔简洁。
(2)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这三句,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出。
2.数词运用多变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以上文句中,(1)(2)句的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3)句“一舟”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为人五;为窗八”数词又放在了名词后面。这样,灵活的形式,让人读来不觉得数词的反复出现会枯燥无味。
3.物件罗列句式参差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上面这段文字里,对核舟的物件一一进行了罗列。这一句话,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个分句都在罗列物件,但在句式上,却长短有别,参差不一。在形式上也不一样,第一二分句,是单独罗列“人五”、“窗八”,第三分句是合并罗列,“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物件与物件之间用不用联词,仅靠句读来体会其并列关系,第四分句物件也是合并罗列,但却使用了联词“并”,这样,这一段的物件罗列就富有变化与趣味了。
学生活动四 取名字,感奇情
一、这么小的一个桃核,雕刻了这么多的内容,王叔远的技艺真是非常的高超、奇巧啊。王叔远的这枚核舟,他没有起名字吧?请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预设:游赤壁。
追问:为什么?
第一段写的最后一句话,“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枚核舟讲的就是苏轼去赤壁游玩的场景。
苏轼在船头。
“泛”字本义是漂浮。“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船随波逐流。
“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里面的句子。
小结:一枚小小的核舟,我们不仅看到赤壁,仿佛还看到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枚核舟是王叔远送给魏学洢的,请你化身为魏学洢,给王叔远写一封信,概括一下信中包含的情感。
屏显:“天启壬戌秋日”——核舟刻字(162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开篇(1082)
思考:为什么在壬戌年,王叔远要雕刻这个作品。
预设:表达对东坡的敬仰之情。王叔远以“核舟”为媒介与东坡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
追问: “壬戌”年前后,东坡经历了什么,这一年,东坡创作了什么作品呢?
屏显:
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乌台诗案”,东坡陷狱,后被贬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元丰五年(壬戌年,1082年),东坡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屏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后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思考:三年的黄州生活,成就了怎样的东坡?
预设:乌台诗案的恐慌并未压垮东坡,东坡在自然的无穷与人生的有限中,享受着人生的乐趣,豁达、豪迈,彰显着独立的精神与人格魅力。
PPT:
因为懂你,王叔远捕捉并刻画了瞬间的人物形象,让人物的组合在默然无声中说话,彰显了核舟的灵魂;因为懂你,魏学洢理解了王叔远的刀尖艺术,他借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核舟的传奇神韵,也借《核舟记》贯穿了苏东坡、王叔远与自己的懂你人生。此种佳境,真乃灵怪也!
核舟刻于“天启壬戌秋日”,即1622年,而作者魏学洢在1625年秋日因丧父忧愤而亡,作者得到这个核舟至多不过三年时间。在这短短的三年中,北方激烈的政治斗争如火如荼(作者的父亲魏大中就是东林党的领袖,最终下狱惨死),关外清军正与明军激战(著名的宁锦大战亦发生于这一时期)。
王叔远因为懂得东坡,所以刻下了核舟,并且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魏学洢。我们也走进魏学洢和王叔远的时代,请同学们化身为收到核舟的魏学洢,给王叔远写一封信,你在这封信里打算对王叔远说些什么?
明确:(1)表达对叔远的感谢。(2)对叔远高超技艺的赞扬,尤其是通过人物的陪衬与烘托来刻画东坡的精神气质这一艺术品质的高度赞扬。(3)个人的悲惨际遇与国家的江河日下中,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及对“清风明月”的适意生活的向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核舟记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预习反馈 挑战答题,阅读课文 理清顺序,品读课文 探究主旨,课堂反馈总结,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