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知识点6、常见的化合物——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化学部分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知识点6、常见的化合物——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化学部分第1页
    知识点6、常见的化合物——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化学部分第2页
    知识点6、常见的化合物——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化学部分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知识点6、常见的化合物——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化学部分

    展开

    知识点6、常见的化合物
    思维导图


    教材精析


    一、酸碱指示剂和PH
    1.酸碱性(只定性不定量)
    ①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注:变色的是指示剂(石蕊:酸红碱蓝;酚酞:碱红酸不变)
    2.酸碱度(定量分析)
    ①用pH来表示,用pH试纸测定物质的酸碱度;
    当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当pH=7时,溶液显中性;
    当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②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时,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被测试的溶液中,而应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二、酸
    1.酸的含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或H+)的化合物。

    2. 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或H+)。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有氧见水价不变)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无氧生气价变高)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2SO4 = FeSO4 + H2↑(只能是亚铁离子)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3 === AgCl↓ +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3.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特性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常用来作干燥剂,出氨气外的其他气体)、脱水性和腐蚀性(化学性质);
    ③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酸入水、沿壁流、棒搅拌)。
    【知识加油站】
    1.浓盐酸由于具有挥发性,所以长期放置溶质质量会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
    2.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所以长期放置溶剂质量会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
    三、碱
    1.碱的含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或OH-)的化合物。

    2.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有氧见水价不变)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3.碱的特性
    ①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苛性钠、烧碱、片碱;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具有强腐蚀性;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知识加油站】
    1.氢氧化钠由于易潮解(常做干燥剂)且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变质问题)。
    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检验二氧化碳。
    四、酸碱中和反应
    1.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反应。

    2.应用: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如用熟石灰来中和土壤的酸性,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来中和过多的胃酸等。
    五、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的除水之外的物质)。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NaCl
    食盐
    白色粉末,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调味品、防腐剂、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NaCl溶液选种、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Na+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l-促生盐酸(胃酸)
    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面食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建筑材料、补钙剂
    【知识加油站】
    1.盐类物质并不需要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也不需要全部都是酸根离子,如KHSO4、Cu2(OH)2CO3等都属于盐类。
    2.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3.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里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是纯净物。碳酸钠晶体易风化:常温时在干燥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化学变化)。Na2CO3·10H2O===Na2CO3+10H2O。
    4.并非所有盐的水溶液都呈中性。NaCl、K2SO4等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中性,(NH4)2SO4、CuCl2等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Na2CO3等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切记:“纯碱不是碱”。
    5.工业盐与食盐完全不同,工业盐指亚硝酸钠(NaNO2),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具有毒性。
    六、盐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钙
    与酸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高温分解: CaCO3CaO+CO2 ↑(工业生产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2.碳酸钠
    与酸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
    与碱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3.碳酸氢钠
    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与酸反应:HCl+NaHCO3===NaCl+H2O+CO2↑
    4.检验溶液中CO的存在方法
    ①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HCl,若有无色气泡产生,然后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存在CO;
    2HCl+CaCO3===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
    ②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若溶液变浑浊,然后加入稀盐酸浑浊消失,则存在CO(以碳酸钠为例);
    Ca(OH)2+Na2CO3===CaCO3↓+2NaOH
    2HCl+CaCO3===CaCl2+H2O+CO2↑
    ③加入CaCl2或Ca(NO3)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可能存在CO(以碳酸钠为例)。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七、盐的溶解性与盐的制取
    1.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溶水快;盐酸盐银不容;硫酸盐钡不溶、钙银是微溶;碳酸盐多数难溶。

    2.盐的制取
    工业上常根据盐的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原理来制取某些盐。
    八、化肥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种类多,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
    (1)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叶)。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常见的氮肥:

    使用注意事项
    备注
    NH4HCO3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潮防高温,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2SO4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3·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2)钾肥: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伏(壮秆)。植物缺钾时,叶尖发黄,叶片常有褐斑,易倒伏。常见的钾肥:KCl、K2SO4和草木灰。
    (3)磷肥: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催果),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农作物提早成熟。缺磷时,叶片显暗绿色常带有紫红色,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常见的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
    3.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如KNO3、NH4H2PO4、(NH4)2HPO4等。
    九、有机物
    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合成塑料 、合成纤维 和合成橡胶 。
    3、生物体内常见的有机物
    糖类——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70%(联系:呼吸作用)主要包括:淀粉、葡萄糖、(血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产物)含量较多的食物: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蛋白质——占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1)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2)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量较多的食物:蛋、鱼、牛奶等
    脂肪——是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可以分解供能含量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奶酪等

    典例精讲

    Gy1.(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答案】D
    【详解】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稀盐酸、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此选项错误;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稀盐酸,此选项错误;
    C、酚酞试液遇中性溶液、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氢氧化钠剩余,此选项错误;       
    D、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Gy2.(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西瓜pH=6.6 B.葡萄pH=5.1
    C.猕猴桃pH=3.3 D.桔子pH=3.6
    【答案】C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详解】
    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选C。
    Gy3.(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取用氯化钠 D.稀释浓硫酸
    【答案】A
    【详解】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Gy4.(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详解】
    A、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说法错误。
    B、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说法正确。
    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法正确。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说法正确。
    故选A。
    Gy5.(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
    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C。
    Gy6.(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台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水果名称
    东魁杨梅
    涌泉蜜桔
    楚门文旦
    玉麟西瓜
    pH值
    2.5~3.5
    4.0~5.0
    4.5~5.5
    5.5~6.5
    A.东魁杨梅 B.涌泉蜜桔 C.楚门文旦 D.玉麟西瓜
    【答案】A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pH小于7的显酸性,而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从表格数据可知,东魁杨梅的pH值在2.5~3.5,酸性最强,故选A。
    Gy7.(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答案】C
    【详解】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含稀盐酸,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
    C、稀盐酸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溶液中均含有氯离子,都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物质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反应,选项错误;
    D、稀盐酸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说明溶液中既不会稀盐酸,也不含氢氧化钠,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选项正确,故选C。
    Gy8.(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
    【答案】C
    【详解】
    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丙为氢氧化钠,乙、丁是氯化铜和稀硫酸中任意一种,故乙可能是氯化铜,丙一定是氢氧化钠,丁可能是稀硫酸,丙不可能是稀硫酸。
    故选C。
    Gy9.(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
    (2)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     过滤     CaCO3     不正确,加入的氢氧化钙中的氢氧根离子干扰实验
    【详解】
    (1)操作②是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2)沉淀B是碳酸钠和运气好该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
    (3)小科的判断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Gy10.(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
    【答案】     氯化钠()     氯化钡和碳酸钠(和)
    【分析】
    白色粉末加水生成白色沉淀,那么一定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至少有一种没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可以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沉淀加酸溶解说明白色粉末一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钠,无色溶液A,pH=7,说明溶液一定没有氢氧化钠白色粉末一定没有氢氧化钠,故白色粉末一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详解】
    (1)白色粉末一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氯化钠。
    (2)由分析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氯化钡和碳酸钠。
    Gy11.(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
    A.铁                    B.碳                    C.二氧化锰 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     氢氧化铜     D     不能,因为仅用CuSO4质量分数增大的一种溶液进行了实验,不能排除是硫酸铜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所致
    【详解】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氢氧化铜。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故选D。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不能,因为仅用CuSO4质量分数增大的一种溶液进行了实验,不能排除是硫酸铜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所致。
    Gy12.(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学习了物质推断专题内容后,科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②往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
    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             
    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沉淀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滤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答案】     BaSO4     HNO3、Mg(NO3)2、NaNO3
    【详解】
    (1)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镁粉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且镁粉还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所以所得滤液A中一定有硫酸镁,在步骤②中硫酸镁能和硝酸钡产生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
    (2)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含硫酸根离子,滤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硝酸、硫酸镁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硝酸镁以及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硝酸钠。
    Gy13.(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CaAc2+H2O+CO2;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______。
    【答案】     吸收被二氧化碳带出的水,防止影响实验     变小     1.25%     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碳酸钙的含量本身很少,用醋去反应只能反应掉其中极少一部分,更多的鱼刺还是没有被反应掉
    【详解】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将二氧化碳带出的水吸收,减小误差。
    (2)图像中,倾斜角度表示了变化的快慢,AB曲线越来越平缓,表明锥形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慢。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20 g-819.89 g=0.11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0.25g
    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碳酸钙的含量本身很少,用醋去反应只能反应掉其中极少一部分,更多的鱼刺还是没有被反应掉。
    Gy14.(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
    (2)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________环节;
    【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

    (3)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判断E中玻璃管内空气已排净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     H2O、CO2、CO     气体净化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检验CO2     H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
    (1)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混合气体中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一氧化碳,故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
    (2)C、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出现干扰,所以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气体净化环节。
    (3)若混合气体中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会发生爆炸,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可以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且还可以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4)H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装置中的空气已经被完全排出。
    Gy15.(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气体总质量/
    1.1
    2.2
    2.2
    2.2
    2.2
    2.2
    2.2
    2.2
    沉淀总质量/
    0
    0
    2.5
    5.0


    9.0
    9.0
    (1)表中___________。
    (2)所取的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答案】     9.0     氯化钙和氯化氢(和)     设碳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x,


    x=10.6%,
    答: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详解】
    (1)当碳酸钠溶液的总质量为50g时,沉淀质量为0g,为75g时,沉淀质量为2.5g,为100g时,沉淀质量为5.0g,则125g时,沉淀质量m=7.5g,之后在增加至150g时,沉淀质量应为10g,观察碳酸钠溶液为175g、200g时,沉淀质量保持9.0g,可知沉淀最大质量为9.0g,所以n=9.0。
    (2)盐酸与石灰水反应,溶质肯定有氯化钙存在,而当加入25g碳酸钠溶液时,有气体产生,这说明盐酸过量,即此时反应液还有盐酸存在,所以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CaCl2和HCl)。
    (3)首先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之后加入碳酸钠,因为有气体产生,说明之前的盐酸是加入过量的,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等盐酸被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在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直至氯化钙被完全消耗,当加入碳酸钠溶液50g时,碳酸钠恰好与剩余的盐酸反应。详解见答案。
    Gy16.(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I=NaCl+Na2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I=NaCI+H2O+CO2↑。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____?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答案】     变浑浊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x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解得:x=5g
    答:加入稀盐酸5g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两种方式都是碳酸钠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详解】
    (1)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见答案。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两种方式都是碳酸钠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故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
    Gy17.(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 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锅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__________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___________。
    (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___________。(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二     人体温度不能达到50℃或胃液中胃酸呈酸性     由题意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0g-100.0g=5.0g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9.55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因此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偏大
    【详解】
    (1)因为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所以他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受热分解,主要是因为人体的为中有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2)见解析。
    (3)根据图中的实验过程。A装置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如果去掉装置B,则水蒸气也进入C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计算所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增大,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课堂小练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2.(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某考古团队在发掘被火山灰覆盖的绘画时,用激光设备打碎其表面附着的极小的石灰岩,这个过程会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与火山灰周围的氟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CaF2)。氟化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2020·浙江嘉兴·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食盐 C.食用油 D.白砂糖
    4.(2020·浙江金华·一模)“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

    A.O2 B.Mg C.Ca(OH)2 D.NaCl
    5.(2022·浙江温州·一模)实验操作是科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添加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6.(2022·浙江温州·一模)温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
    水果名称
    高楼杨梅
    三垟瓯柑
    陶山甘蔗
    永嘉柿子
    pH值
    2.5~3.5
    4.0-5.0
    5.5~5.9
    7.5~8.5

    A.高楼杨梅 B.三垟瓯柑 C.陶山甘蔗 D.永嘉柿子
    7.(2022·浙江·松阳县教育局教研室一模)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  )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
    C.溶液里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都含有酸根
    8.(2022·浙江·松阳县教育局教研室一模)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反应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9.(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合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
    (2)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0.(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列举熟石灰[Ca(OH)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1.(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嘌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嘌呤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尿酸主要通过______(器官)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4)对于以上材料,以下观点或者推论正确的有______。
    A.尿酸过高的人,应该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B.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中都含嘌呤
    C.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摄入嘌呤会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改变
    12.(2021·浙江绍兴·中考真题)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
    (1)纤维素是一种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______
    13.(2019·浙江温州·中考真题)2019年5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 。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________ 。
    14.(2019·浙江温州·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粽叶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

    (1)箬叶(如图)是棕叶的一种,含多种氨基酸。用箬叶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体合成________(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CuSO4)溶液浸泡陈旧棕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Fe)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验。写出该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15.(2020·浙江金华·一模)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2)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

    16.(2022·浙江温州·一模)现有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无色溶液F时,需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白色沉淀E是______。
    (3)分析得知晶体G为氯化钠,则三种钠盐的组成为______。
    三、探究题
    17.(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计了如下实验:

    (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
    (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
    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小明通过如下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 Fe3O4+4H23Fe+4H2O吸引的黑无水硫酸铜粉末,当观察到___________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

    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3+,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
    (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
    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
    18.(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数采集器和计算机实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150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9.(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完成盐酸除铁锈实验时,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同学们对此现象感到很好奇,针对“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A和B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试管A中有气泡,试管B中没有气泡,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小组同学设计图甲所示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
    (2)小金同学认为图甲实验A和B对照设置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气体生成产生影响。于是在图甲实验基础上补充设计了如图乙对照实验C和D。但小科同学认为对照实验D的设置没有必要,他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反思提高】设置对照实验首要问题是找准找全影响因素,通过控制变量,来进行对照实验的设置,实现对照实验组设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迁移应用】一次课外实验的意外现象: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请结合设置对照实验的思想,完成“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问题探究。
    【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②Na2CO3溶液呈碱性,其溶液中除了Na+、CO、水分子外,还有OH-。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对照试验E、F和G。
    (3)往镁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x溶液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E、G中有气体产生,但缓慢且少,试管F中产生气体既快又多。从对照实验设置的角度分析,实验G所加“x溶液”应该是___________;
    (4)分析图丙实验可知,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气体是由镁与水反应生成的。试管F中快速产生气体,是因为Na2CO3溶液中存在能促进镁与水反应的离子,该离子是___________。
    20.(2022·浙江温州·一模)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实验,发现实验I中试管温度升高,实验Ⅱ中试管温度降低。甲同学认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有不足之处,欲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向盛有0.5克Na₂CO3固体、0.5克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20℃),充分搅拌溶解,测得温度为t1。
    ②静置直到温度不变,测得温度为t2。
    ③分别加入10毫升20%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温度为t3。
    ④多次实验后计算平均值,记录如表。


    t1/℃
    t2/℃
    t3/℃
    Na2CO3
    23.3
    20.0
    23.7
    NaHCO3
    18.5
    20.0
    20.8

    (1)除放热外,实验I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还有______。
    (2)实验步骤①②的目是______。
    (3)通过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现象的启发,认为乙的设计仍存在不足,请写出应补充的实验______。
    四、简答题
    21.(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_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O-3,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
    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
    22.(2021·浙江绍兴·中考真题)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
    (3)溶液X的溶质是______。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
    23.(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24.(2019·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____(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25.(2020·浙江金华·一模)实验室有五种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为完成鉴别同学们设计如下方案,五种溶液分别标号A、B、 C、D、E。

    (1)另取A与E混合,若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可完成所有物质的鉴别;
    (2)实验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过滤得白色沉淀和红色溶液。向所得红色溶液中加入足量下列物质,一定会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______。
    A.AgNO3溶液     B.Na2SO4溶液     C.Ba(OH)2溶液   D.Na2CO3溶液
    26.(2022·浙江温州·一模)小明用如图装置确定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加入反应物前,电子天平的示数为215.3克。分别用不同质量固体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固体质量(克)
    6
    12
    18
    稀硫酸质量(克)
    50
    50
    50
    电子天平示数(克)
    270.2
    275.1
    281.1

    (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会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这种方法测得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D
    6.A
    7.C
    8.D
    9.     复分解反应     ClO2    
    10.     OH-     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废液等)     (X是可溶性铜盐即可)
    11.(1)120 (2)15∶1 (3)肾脏 (4)AB
    12.     有机物     2∶1     解: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32.4克× =14.4克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聚丙烯=14.4克÷=16.8克
    答: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16.8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13.     有机物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14.     蛋白质     Fe+CuSO4=FeSO4+Cu
    15.     稀盐酸先与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没有气体产生     AlCl3、HCl
    16.     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硫酸钡##BaSO4     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
    17.     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无水硫酸铜不变蓝         
    18.     稀盐酸     NaCl和HCl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逐渐上升,完全反应时,溶液温度升到最高
    19.     气体是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     稀盐酸溶液中含有水,铁锈在稀盐酸中无气泡     NaOH     CO32-
    20.     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时的吸热、放热对本实验的干扰     取10mL水(20℃),加入10mL20%的盐酸(20℃),搅拌后,测量温度
    21.     钾肥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设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解得:x=13.8%。
    答: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3.8%。
    22.     引流     CO2     NaOH、、     设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设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氯化钠的质量为2.34g+4.68g=7.02g。
    2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慢慢放热。氢气和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使盒内气压变大,盒内的空气、氢气、水蒸气在受热后,气体膨胀,也使盒内气压变大,盒内的小孔便于气体排出,避免盒内气压过大,造成危险。
    24.     CH4(或甲烷)     13.5kg
    25.     白色沉淀     ACD
    26.(1)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解:第一次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为(6+50+215.3-270.2)g=1.1g,第二次加入固体质量为第一次的两倍,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2+50+215.3-275.1)g=2.2g,说明6g固体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设6g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65g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反应后,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