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4.推断题---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4.推断题---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
4.推断题
一.推断题(共23小题)
1.(2021春•肇州县期末)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B为 (填化学式),C为 (填化学式),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22秋•和平区校级期中)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X、Y分别是 、 。
(2)下列选项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序号)。
A.水
B.氯化钠
C.氢气
(3)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4)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试写出硝酸铵的化学式 。硝酸铵受热分解时元素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填序号)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3.(2022秋•方城县期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4.(2022•富顺县校级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
(1)A的离子符号为 。
(2)C的单质化学式为 。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标出A、C形成的化合物中C的化合价 。
5.(2022秋•澄江市期中)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水(H2O)由 组成;
(2)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6.(2022秋•香洲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碳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由A点转化为C点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7.(2022秋•郾城区校级月考)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
(2)符合图中的反应 。
8.(2022秋•宾阳县期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通常状况下,A是无色液体,B是白色固体,C是黑色粉末,D是气体,D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的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可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 ,E 。
(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 。
(3)若G和D反应能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
9.(2023春•明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该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错误”)
(2)检验反应②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操作是 ,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X的化学名称 。
(4)反应①~③有许多共同点,请列举其中一点: 。
(5)写出实验室用白色固体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10.(2021秋•蓬溪县期末) 已知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除E外它们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C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条件省略),“→”代表转化。
(1)B在反应中的作用为 。
(2)若F也为黑色固体,则D与E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1.(2021秋•海城市月考)氧气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名称:X ,Y ,Z 。
(2)描述反应④的实验现象 。
(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
12.(2020秋•吉水县期末)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1)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且常温下B为液体C为单质,则:
①A的化学式为 ;
②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且B常用作气体肥料,则:
①写出A的一种用途 ;
②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
13.(2020秋•洪江市期末)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生活中常见黑色固体,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A物质的一种用途 。
(2)图中有6个“→”,表示可写6个化学反应,最多可以写出 个化合反应,写出标号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3)B具有毒性,该性质属于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该气体的燃烧,有人讲“为防止该气体的中毒,应在煤炉上放一面盆水”,这种说法对不? ,一旦发生B中毒应采取的措施是 。
14.(2020秋•天宁区校级期中)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若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化学式:B ;E 。
(2)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C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2020•唐河县四模)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通常为液体,D为无色气体,F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为 ,
(2)E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2018秋•清苑区校级期末)A、B、C三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A、B为均为液体,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A的化学式为 。反 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常温下B、C为无色气体,A为黑色固体,则A的化学式为 ,物质B用途可能是 。
17.(2022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且D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物质C是 。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3)若G是黑色固体,则反应③的现象是 。
(4)若G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F可能是 。
18.(2022秋•文水县期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E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1:E的物质类别是 。
分析2:A→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19.(2022秋•恒山区校级期中)X、Y、Z三种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可以发生如图中的相互转化关系。
(1)物质X化学式 ,物质Z化学式 ;
(2)①反应化学方程式 。
20.(2022秋•湟中区校级期中)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
21.(2022秋•南城县期中)A~G是初中化学第一至四单元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D常温下均为液体;B、F均为黑色固体;C、G均为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
(2)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 。
(3)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 。
(4)反应①③中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C 。
22.(2022秋•太原期中)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纯净物,A、B在常温下为气体,D、E为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二者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其物质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
(2)C的化学式是 ,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现象是 。
23.(2018秋•开江县期末)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有可燃性,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液体。请分析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C ;D ;E 。
(2)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图示可推出:A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推断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推断题(共23小题)
1.(2021春•肇州县期末)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B为 CO (填化学式),C为 CO2 (填化学式),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 ;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
(2)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H2O ,A的化学式为 H2O2 ,C的化学式为 O2 ,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1)根据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以及流程图中A、B、C中三者的转化关系,对各物质进行推断;
(2)根据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以及流程图中A、B、C中三者的转化关系,对各物质进行推断。
【解答】解:(1)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B是一氧化碳,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B为二氧化碳,则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故填:CO;CO2;CO2+C2CO;2CO+O22CO2;
(2)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是水,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氧气,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填:H2O;H2O2;O2;2H2O22H2O+O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初中常见物质的推断,难度不大。
2.(2022秋•和平区校级期中)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X、Y分别是 原子 、 分子 。
(2)下列选项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B (填序号)。
A.水
B.氯化钠
C.氢气
(3)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4)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试写出硝酸铵的化学式 NH4NO3 。硝酸铵受热分解时元素的种类 不变 (填“改变”或“不变”)。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 。(填序号)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概念;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由图可知,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能结合成分子,故X、Y分别是原子和分子;
(2)A.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C.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3)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4)硝酸铵中铵根是+1价,硝酸根是﹣1价,其化学式为NH4NO3;硝酸铵受热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5)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比如氧气是纯净物;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化合物至少含有2种元素;
故答案为:(1)原子;分子;
(2)B;
(3)质子数;
(4)NH4NO3;不变;
(5)D。
【点评】加强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2秋•方城县期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H2O2 ,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通常为液体的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等,过氧化氢则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电解时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又可生成水;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氧气;利用以上基础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变化关系,推断三种物质,并完成对与所推断物质的问题分析。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则单质丙为氧气;乙通常为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又可由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甲反应生成,可判断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根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甲为过氧化氢H2O2、乙水H2O,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物质的性质有差异;
故答案为:H2O2;2H2O22H2O+O2↑;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点评】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转化关系,对转化关系中的物质进行推断,利用推断结果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4.(2022•富顺县校级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
(1)A的离子符号为 O2﹣ 。
(2)C的单质化学式为 Cl2 。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标出A、C形成的化合物中C的化合价 O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由题意,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已知A的核电荷数为8,B的核内质子数比A多1,即B与A相邻,则B的核电荷数为9;A、B、C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则C的核电荷数为34﹣9﹣8=17;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则A是8号元素即氧元素,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化学反应时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离子符号是O2﹣;故答案为:O2﹣;
(2)根据题意,A是8号元素,则B是9号元素氟元素,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故C为17号元素即氯元素,氯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氯气,化学式是Cl2;故答案为:Cl2;
(3)根据题意,B元素是氟元素,核内有9个质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7个电子,故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故答案为:;
(4)A、C形成的化合物即二氧化氯,其中氧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4价,故表示为:O2;故答案为: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元素的核电荷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2秋•澄江市期中)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水(H2O)由 氢元素与氧元素(或H与O) 组成;
(2)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 构成的。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2)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
【解答】解:(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水(H2O)由氢元素与氧元素(或H与O)组成的;故答案为:氢元素与氧元素(或H与O);
(2)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1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6.(2022秋•香洲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碳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单质 ;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CO 。
(2)写出由A点转化为C点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O2CO2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A点对应物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B点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C点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4价,故C点物质为二氧化碳,由A点转化为C点,即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点对应物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点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则其化学式为CO。
(2)C点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4价,故C点物质为二氧化碳,由A点转化为C点,即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O2。
故答案为:
(1)单质;CO;
(2)C+O2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含义、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2秋•郾城区校级月考)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Fe+O2Fe3O4(合理即可) ;
(2)符合图中的反应 KMnO4K2MnO4+MnO2+O2或NH4HCO3NH3+H2O+CO2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可以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2)根据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可以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合理即可);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要求,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H4HCO3NH3+H2O+CO2.
故答案为:
(1)Fe+O2Fe3O4(合理即可);
(2)KMnO4K2MnO4+MnO2+O2或NH4HCO3NH3+H2O+CO2(合理即可)。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符号表达式。
8.(2022秋•宾阳县期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通常状况下,A是无色液体,B是白色固体,C是黑色粉末,D是气体,D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的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可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 二氧化锰 ,E 水 。
(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3)若G和D反应能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气体,D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D为氧气;A是无色液体,C是黑色粉末,A能生成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C为二氧化锰;B是白色固体,B在二氧化锰的作用能生成氧气,则B为氯酸钾;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解答】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E为水;故答案为:二氧化锰;水;
(2)反应②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故答案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若G和D反应能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则G为铁,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9.(2023春•明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该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这种说法 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
(2)检验反应②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操作是 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
(3)X的化学名称 四氧化三铁 。
(4)反应①~③有许多共同点,请列举其中一点: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或反应都放热等 。
(5)写出实验室用白色固体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溶于水。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解答】解:(1)在做该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硫的用量不能过多,以防止生成过多的二氧化硫,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正确。
(2)检验反应②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操作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3)X的化学名称是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四氧化三铁。
(4)反应①~③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或反应都放热等。
故答案为: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或反应都放热等。
(5)实验室用白色固体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故答案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2021秋•蓬溪县期末) 已知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除E外它们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C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条件省略),“→”代表转化。
(1)B在反应中的作用为 催化作用 。
(2)若F也为黑色固体,则D与E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Cu+O2CuO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除E外它们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中A、C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B为黑色固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除E外它们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中A、C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B为黑色固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在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2)若F也为黑色固体,D与E的反应可以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式表达式为:Cu+O2Cu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催化作用;
(2)Cu+O2CuO;化合。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1.(2021秋•海城市月考)氧气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名称:X 二氧化硫 ,Y 石蜡 ,Z 四氧化三铁 。
(2)描述反应④的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放出热量 。
(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 的气体。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即可;
(2)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即可;
(3)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
【解答】解:(1)氧气与硫生成二氧化硫,氧气与石蜡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与铁生成四氧化三铁;
(2)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白烟;
(3)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故答案为:(1)二氧化硫;石蜡;四氧化三铁 (2)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放出热量(3)活泼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生成物及氧气的化学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2.(2020秋•吉水县期末)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1)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且常温下B为液体C为单质,则:
①A的化学式为 H2O2 ;
②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H2↑+O2↑ 。
(2)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且B常用作气体肥料,则:
①写出A的一种用途 作燃料 ;
②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2C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且常温下B为液体C为单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且B常用作气体肥料,所以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一氧化碳,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
(1)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且常温下B为液体C为单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A的化学式为H2O2;
②B转化为C的反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
(2)若A、B、C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且B常用作气体肥料,所以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一氧化碳,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A的一种用途是作燃料;
②B转化成C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O2+C2CO。
故答案为:(1)①H2O2;
②2H2O2H2↑+O2↑;
(2)①作燃料;
②CO2+C2C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3.(2020秋•洪江市期末)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生活中常见黑色固体,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A物质的一种用途 用作燃料 。
(2)图中有6个“→”,表示可写6个化学反应,最多可以写出 4 个化合反应,写出标号的化学方程式① CO2+Ca(OH)2=CaCO3↓+H2O ,② CaCO3CaO+CO2↑ 。
(3)B具有毒性,该性质属于 化学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该气体的燃烧,有人讲“为防止该气体的中毒,应在煤炉上放一面盆水”,这种说法对不? 不对 ,一旦发生B中毒应采取的措施是 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生活中常见黑色固体,所以A是碳,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碳酸钙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生活中常见黑色固体,所以A是碳,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碳酸钙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用作燃料;
(2)图中有6个“→”,表示可写6个化学反应,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最多可以写出4个化合反应;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反应②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3)B具有毒性,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该气体的燃烧,有人讲“为防止该气体的中毒,应在煤炉上放一面盆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这种说法不对;一旦发生B中毒应采取的措施是: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故答案为:(1)用作燃料;
(2)4;CO2+Ca(OH)2=CaCO3↓+H2O;CaCO3CaO+CO2↑;
(3)化学;不对;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2020秋•天宁区校级期中)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若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化学式:B O2 ;E CaCO3 。
(2)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
(3)C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CO22C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若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可能是氧气,E是碳酸钙,A和E可以相互转化,则A可能是二氧化碳,E可以生成D,则D可能是水,C可以和氧气、二氧化碳反应,则C可能是碳,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若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可能是氧气,E是碳酸钙,A和E可以相互转化,则A可能是二氧化碳,E可以生成D,则D可能是水,C可以和氧气、二氧化碳反应,则C可能是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B、E分别是氧气和碳酸钙,化学式为O2、CaCO3;
(2)B与C反应是碳和氧气的反应,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故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C与A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CO22CO;
故答案为:(1)O2;CaCO3;
(2)化合反应;
(3)C+CO22C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2020•唐河县四模)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通常为液体,D为无色气体,F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为 过氧化氢(或H2O2) ,
(2)E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或做建筑材料等,答案合理即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通常为液体,A可以反应生成B和C,因此A为过氧化氢,C为水,B是氧气;氧气反应产生的D是气体,D和F反应产生的F,F是一种难溶性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因此F是碳酸钙,则D是二氧化碳,E是氢氧化钙,反应①为水和氧化钙的反应产生氢氧化钙,至此各物质鉴定完毕,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通常为液体,A可以反应生成B和C,因此A为过氧化氢,C为水,B是氧气;氧气反应产生的D是气体,D和F反应产生的F,F是一种难溶性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因此F是碳酸钙,则D是二氧化碳,E是氢氧化钙,反应①为水和氧化钙的反应产生氢氧化钙,至此各物质鉴定完毕,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因此:
(1)A为过氧化氢溶液;故填:过氧化氢(或H2O2);
(2)E是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或做建筑材料等;故填:改良酸性土壤(或做建筑材料等,答案合理即可);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16.(2018秋•清苑区校级期末)A、B、C三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A、B为均为液体,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A的化学式为 H2O2 。反 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若常温下B、C为无色气体,A为黑色固体,则A的化学式为 C ,物质B用途可能是 冶炼金属或灭火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若常温下A、B为均为液体,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C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B是水,则A的化学式为H2O2,反应①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H2O2;2H2O2H2↑+O2↑。
(2)若常温下B、C为无色气体,A为黑色固体,则A为碳,碳能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生成一氧化碳,故B可能是一氧化碳或是二氧化碳,若是一氧化碳,则可以用于冶炼金属,若是二氧化碳,则可以用于灭火,故填:C;冶炼金属或灭火。
【点评】推断题能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解答好推断题,应熟练掌握以下几方面:①常见物质的性质,②常见物质的反应规律,③某些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解题的关键: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推断正确。
17.(2022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且D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物质C是 水 。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
(3)若G是黑色固体,则反应③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
(4)若G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F可能是 一氧化碳或碳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且D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所以D是氧气,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气体,所以E是氢气,C会转化成氧气和氢气,所以C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且D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所以D是氧气,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气体,所以E是氢气,C会转化成氧气和氢气,所以C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物质C是水;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3)若G是黑色固体,反应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4)若G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碳。
故答案为:(1)催化作用;水;
(2)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4)一氧化碳或碳。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8.(2022秋•文水县期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E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1:E的物质类别是 氧化物 。
分析2:A→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E为黑色固体,氧气会D反应,会转化成E,所以D是铁,E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E为黑色固体,氧气会D反应,会转化成E,所以D是铁,E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分析1:E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分析2:A→B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分析3:C与D发生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分析1:氧化物;
分析2:过氧化氢水+氧气;
分析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2022秋•恒山区校级期中)X、Y、Z三种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可以发生如图中的相互转化关系。
(1)物质X化学式 CuO ,物质Z化学式 Cu ;
(2)①反应化学方程式 CuSO4+Fe=Cu+FeSO4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X、Y、Z三种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可以发生如图中的相互转化关系。黑色固体X能转化成蓝色溶液Y,蓝色溶液Y和铁反应能得到红色固体Z,黑色固体X和氢气反应也能得到红色固体Z,则X是氧化铜,Y可以是硫酸铜,Z是铜。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物质X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物质Z是铜,化学式为:Cu。
(2)反应①是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故答案为:
(1)CuO;Cu;
(2)CuSO4+Fe=Cu+FeSO4。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2022秋•湟中区校级期中)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二氧化碳 。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水,E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水,E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3)若F为黑色固体,反应③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若G为黑色固体,反应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1)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碳+氧气二氧化碳;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2022秋•南城县期中)A~G是初中化学第一至四单元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D常温下均为液体;B、F均为黑色固体;C、G均为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H2O ,E: Fe 。
(2)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 H2O2H2O+O2 。
(3)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4)反应①③中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A~G是初中化学第一至四单元中常见的七种物质。A、D常温下均为液体;B、F均为黑色固体;C、G均为气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和铁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则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氧气,D是水,E可以是铁,F可以是四氧化三铁,G是氢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D是水,化学式为:H2O;E是铁,化学式为:Fe。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3)反应②是氧气和铁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4)C是氧气,反应①③中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故答案为:
(1)H2O;Fe;
(2)H2O2H2O+O2;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2022秋•太原期中)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纯净物,A、B在常温下为气体,D、E为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二者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O2 ,其物质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单质 。
(2)C的化学式是 CO2 ,B→C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O22CO2 。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2P2O5 ,反应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纯净物。A、B在常温下为气体,D、E为固体,A和B、A和D都能发生反应,A、B都能转化成C,A、D都能转化成E,能和气体、固体反应的气体,最常见的是氧气,则A是氧气,B可以是一氧化碳,那么C就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磷,那么E就是五氧化二磷。将推出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验证即可。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是氧气,化学式是:O2;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物质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
(2)由分析可知,C可以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B→C的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3)由分析可知,D→E的反应可以是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故答案为:
(1)O2;单质;
(2)CO2;2CO+O22CO2;
(3)4P+5O22P2O5;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2018秋•开江县期末)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有可燃性,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液体。请分析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C CO2 ;D H2O ;E H2 。
(2)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3)根据图示可推出:A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E都有可燃性,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液体,D通电会生成E、B,所以D是水,A、B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E是氢气,A可能是甲烷等有机物,有机物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E都有可燃性,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液体,D通电会生成E、B,所以D是水,A、B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E是氢气,A可能是甲烷等有机物,有机物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CO2,D是H2O,E是H2;
(2)C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根据图示可推出:A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1)CO2,H2O,H2;
(2)CO2+Ca(OH)2=CaCO3↓+H2O;
(3)碳或C,氢或H,氧或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0.推断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刷常考题,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64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物质的分类---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体的制取与净化,43gL,717g•L﹣1,沸点﹣16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