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1推断题①
展开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1推断题①
一、推断题
1.(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OH、Ba(OH)2、Na2SO4、(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做如下实验推断其组成。
①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 ②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 ②取实验②中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③取实验②少量无色滤液B,滴加足量Ba(NO3)2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硝酸钡溶液呈中性) |
(1)根据实验①,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写出实验③的化学方程式 。
(3)依据实验①②③,原固体中除Na2CO3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4)依据实验④,NaOH固体 (填“一定”、“可能”)存在。
2.(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一”所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所连物质可以转化)。已知A是红棕色固体;C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中只含两种元素。回答:
(1)物质D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C与D反应生成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
(2)A→B反应的类型 (填“一定”或“可能”)是置换反应。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则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①分别取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C和D混合时有明显现象。
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过量时,有明显变化。
③取②所得的加有过量A的混合溶液,滴加C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这四种溶液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1)A ;B ;C ;D 。
(2)写出鉴别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向鉴别出的盛有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氯化钡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4)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4.(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
5.(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A~G都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常见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和E为单质,其它为化合物,且C是黑色固体、G是大理石中的主要成分。请根据图示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指出反应①基本反应类型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中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E、F是气体且A、D组成元素相同,B是红棕色固体,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 。
(2)写出物质D的用途 (写一种)。
(3)①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G→F的化学方程式 。
7.(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③基本反应类型 。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G是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8.(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黑色有磁性的氧化物,B、C、D均为单质,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F是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E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 (填离子符号)。
(2)列举D物质的一条用途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为 。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9.(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A、B和F是单质,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C是最常用的溶剂,D常温下是液体,E、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转化关系。)
(1)F的化学式为 。
(2)A在常温下就能与B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说明A具有很好的 性能。
(3)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A+B ;
②F→E (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检验E的方法 。
10.(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
(2)③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 、 。
(4)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 。
参考答案:
1.(1)(NH4)2SO4、Na2SO4
(2)
(3)氢氧化钡/、Ba(OH)2
(4)可能
【分析】根据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由于硫酸铵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因此原固体中不含硫酸铵;
②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说明可能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以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②取实验②中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由硫酸钡不溶于酸,可以推知一定是碳酸钡,不含硫酸钡,则反应物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则原固体一定含有氢氧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③取实验②少量无色滤液B,浦加足量Ba(NO3)2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硝酸钡溶液呈中性),由于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不与硝酸钡反应,则最终溶液由于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而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则不能推断原固体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据此解题。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原固体一定不含硫酸铵和硫酸钠,故填:、;
(2)根据分析可知,实验③中的反应是剩余的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实验①②③,原固体中除Na2CO3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钡;
(4)根据分析可知,氢氧化钠可能存在。
2.(1)
(2)可能
(3)//
(4)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推断C是硫酸铜,A是红棕色固体,推断A是氧化铁;A能和E反应,E中只含两种元素,推断E是盐酸;A能转化为B且B能和盐酸(E)反应,推断B是铁;D能酸反应,又能和硫酸铜反应,推断D是可溶性的碱,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物质D是可溶性的碱,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符号是:;
C与D反应即硫酸铜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铜沉淀,化学式是:;
(2)根据分析可知,A→B即氧化铁转化为铁,该反应可能所是氧化铁和碳或是氢气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或水,则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也可能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基本类型,因此A→B反应的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3)根据(2)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或:或:
(4)根据分析可知,B与C反应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
3.(1) HCl NaCl NaOH
(2)
(3)A
(4)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
【分析】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中的一种,只有C和D混合时有明显现象,则C、D是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一种,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过量时,有明显变化,故A是盐酸,取②所得的加有过量A的混合溶液,滴加C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则C是酚酞试液、D是氢氧化钠溶液,B是氯化钠溶液,经检验推断无误。
【详解】(1)通过分析得知,A是盐酸、B是氯化钠溶液、C是酚酞试液、D是氢氧化钠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HCl、NaCl、、NaOH;
(2)鉴别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向鉴别出的盛有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此时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溶液;
A、氯化钡可以与稀硫酸或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B、锌粒与中性硫酸钠溶液不反应,与酸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硫酸钠溶液不反应,与酸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试液遇中性硫酸钠溶液不变色,遇酸性的稀硫酸变红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溶质都是强碱,其水溶液都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都可以使得酚酞溶液变红。
4.(1) O2 CaCO3
(2)C+CO22CO
(3)2CO2+2Na2O2=2Na2CO3+O2
【分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B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则B是一氧化碳;C也是氧化物,C和B能够互相转化,则C是二氧化碳;A是一种气体单质,则A是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氧气,D为碳酸钙,其化学式分别为O2、CaCO3,故填:O2;CaCO3;
(2)C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物质C转化为物质B,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故填:C+CO22CO;
(3)C是二氧化碳,物质A为氧气,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故填:2CO2+2Na2O2=2Na2CO3+O2。
5.(1)CO
(2)
(3)置换反应
(4)
【分析】由于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G为碳酸钙。而E为亮红色固体单质,所以E为铜,C是黑色固体,而A和C反应得到铜和D,B和C反应也能得到铜和D,根据反应特点可以判定为氧化铜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故C为氧化铜,A为单质,所以A为碳,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D与G(白色沉淀)可以相互转化,所以G为碳酸钙白色沉淀,F为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1)B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反应①为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反应③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6.(1)Fe
(2)灭火等
(3)
【分析】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铁,B是红棕色固体,B是氧化铁,A和B高温生成D和C,A、D、E、F是气体且A、D组成元素相同, A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G是水,E生成D,E是氧气,C生成F,F和G相互生成,F是氢气,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铁,化学式为Fe。
(2)物质D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用途是灭火等
(3)A与B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F反应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1)置换反应
(2)C
(3)
【分析】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B和黑色固体G点燃生成F,所以A是水,B是氧气,H是氢气,氧气和红色固体E反应生成黑色固体D,所以E是铜,D是氧化铜,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反应③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G是碳,化学式为C;
(3)反应④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1) Fe3O4 H+
(2)作导线
(3) CuSO4+Fe=FeSO4+Cu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4) 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分析】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B为Fe;A为Fe与氧气燃烧后产生的黑色有磁性的氧化物,则A为Fe3O4;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则C为H2;B(Fe)与E溶液反应生成C(H2),则E为酸,可以为HCl;F是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则F为CuSO4;B(Fe)与F(CuSO4)反应生成单质D,D为单质,则D为Cu;综上分析得出A为Fe3O4、B为Fe、C为H2、D为Cu、E为HCl、F为CuSO4,带入验证均合理。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得出A为Fe3O4;E溶液为酸溶液,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H+。
(2)D为Cu,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
(3)反应③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4)反应①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9.(1)C
(2)抗腐蚀
(3)
【详解】(1)E、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应该是CO和CO2,再根据E和G之间的转化形式可以推出E为CO2,G为CO,而不是H2O2和H2O,因为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为H2O,可以推出F为碳,化学式为C;
(2)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铝,A在常温下就能与B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说明A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也可推出B为O2,
(3)①已经推出A为金属铝,B为氧气,F为碳,E为CO2,所以A+B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F→E的反应方程式为:,
③检验E的方法为: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1)CH4
(2)放热
(3)
(4)做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
【分析】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B和C两种气体,在初中只有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为水;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D是甲烷;D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A,所以C能支持燃烧,则C为氧气,B为氢气;G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是固体,所以G为碳酸钙;二氧化碳与F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固体,则F为氢氧化钙;而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且E与A反应能生成F,则E为氧化钙。
【详解】(1)由分析知,D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2)由分析知,A为水,E为氧化钙,F为氢氧化钙,则③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填:放热。
(3)①由分析知,D是甲烷,C为氧气,A为水,则反应②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由分析知,F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则反应④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E是氧化钙,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一点是做食品干燥剂,故填:做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0实验题(氧气)①: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0实验题(氧气)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2流程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2流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1推断题④: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1推断题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