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① 一、单选题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实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A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通入澄清石灰水B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C除去粉末状大理石中混有的生石灰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D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A.A B.B C.C D.D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水中的泥沙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鉴别H2和CO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D鉴别软水和硬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A.A B.B C.C D.D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城市的生活用水需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B.加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C.吸附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纯水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硫酸亚铁溶液和稀硫酸B.用燃烧的木条区别O2、N2C.用酚酞溶液区别氨水和蒸馏水D.用澄清石灰水区别H2、CO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粉末取样,分别加入少量水,触碰试管外壁B除去氧化铜中的少量碳粉取样,加入适量水,过滤C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D除去H2中含有的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CuOA.A B.B C.C D.D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B.进行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D.用试管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据联合国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的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经过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B.富含磷的生活污水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H2O2溶液和H2O加入MnO2B鉴别软水和硬水滴加酒精C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CuOD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用磁铁吸引A.A B.B C.C D.D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B.过滤浑浊的河水C.趁热取下蒸发皿D.加热液体A.A B.B C.C D.D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B.用肥皂水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理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队杂试剂实验操作A碳粉(MnO2)滴入 H2O2溶液过滤BCO2(CO)O2点燃CCu(C)O2空气中灼烧DMnO2(KC1O3)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被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固体颜色B一氧化碳和氢气燃着的木条C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D水和酒精闻气味 A.A B.B C.C D.D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检验氧气的性质木条不复燃O2不能支持燃烧B探究分子运动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色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酚酞分子快C分离含有泥沙的食盐水滤纸上有泥沙,滤液沿着漏斗下端流下不溶性物质不透过滤纸D初步探究水电解的产物甲、乙两支试管内均有气泡生成,且体积比为2:1通过电解水得到甲为O2,乙为H2A.A B.B C.C D.D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炒菜时使用天然气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B用筛子分离茶水和茶叶利用水和茶叶的粒子直径大小不同C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碳是不溶于水的固体D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铅笔芯具有导电性A.A B.B C.C D.D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C.温度计水银液面上升 D.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
参考答案:1.D【详解】A、空气、氧气和氮气均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点燃,故B不正确;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引入了杂质,故C不正确;D、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硬水,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2.B【详解】A、过滤可以使水中的不溶物与水分离,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无法点燃,选项错误;C、鉴别H2和CO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由于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烧杯内壁会出现小水滴,而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烧杯内壁不会出现小水滴,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D、区分硬软水使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有大量浮渣的是硬水,选项正确;故选:B。3.B【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不能除去所有的物质,选项错误;B、加明矾后会形成絮状物,则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选项正确;C、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选项正确;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但不能将水变为纯水,选项错误;故选:B。4.D【详解】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用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故A选项实验方案可行;B、O2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N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烧的木条可以区别O2、N2,故B选项实验方案可行;C、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用酚酞溶液可以区别氨水和蒸馏水,故C选项实验方案可行;D、H2、CO都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因此用澄清石灰水不能区别H2、CO,故D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判断。5.A【详解】A、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少量水,用手触摸管壁,发烫的是生石灰,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石灰石,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氧化铜和碳粉都不能溶于水,混合物加入适量水,过滤,不能除去 碳粉,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在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氢气、CO都能与CuO反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CuO,氢气、CO同时除去,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防止液体洒出,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防止试管中试剂被污染,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故选B。7.B【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故经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仍然是水与多种可溶性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故错。B、磷是植物生长所需元素,富含磷的生活污水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对。C、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容易导致人体缺乏矿物质。故错。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需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错。故选B。8.A【详解】A、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有气泡生成,而其与水没有反应现象发生,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不是用酒精,不符合题意;C、氢气和一氧化碳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除杂不能除去目标物质,不符合题意;D、氧化铁没有磁性,故用磁铁不能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详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刚蒸发完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不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10.C【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错误;B、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不能用肥皂水软水硬水,选项错误;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煮沸时,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分别能变成不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从而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D、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不能除去水中可溶的杂质,选项错误。故选C。11.D【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没有改变,不能除去二氧化锰,错误;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且使用点燃的方法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气体,错误;C、铜和氧气灼烧反应生成氧化铜,需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酸钾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分离出固体二氧化锰,正确;故选D。12.B【详解】A、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和氯酸钾为白色固体,可以通过观察固体颜色鉴别,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燃烧都发出淡蓝色的火焰,通过燃着的木条无法进行鉴别,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软水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软水中会产生更多的泡沫,可以鉴别,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没有气味,酒精有气味,通过闻气味可以鉴别水和酒精,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详解】A、检验氧气的性质,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的上方,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浓氨水和酚酞溶液不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不变红,说明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酚酞分子快,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甲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乙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A、炒菜时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正确;B、用筛子分离茶水和茶叶原理类似过滤,利用水和茶叶的粒子直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正确;C、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是因为碳化学性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错误;D、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因为铅笔芯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C。15.B【详解】A、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温度计水银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②,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0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