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0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
展开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0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
一、单选题
1.(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 | Na2CO3溶液 | Na2SO4 |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C | NaCl固体 | MgCl2 | 溶于水,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
D | Cu | CuO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2.(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稀释浓硫酸 | 蒸发食盐水 | 过滤粗盐 | 测溶液的pH |
A.A B.B C.C D.D
3.(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蒸发食盐水
C.倾倒液体 D.测定溶液pH
4.(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个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鉴别氢气和二氧化碳 | 鉴别甲烷和氢气 |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锌 | 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生石灰 |
方案 |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 | 适量的铁粉 | 水 |
A.A B.B C.C D.D
5.(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稀盐酸区分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黄金)
C.用适量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锌
D.用通入氧气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6.(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7.(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8.(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也可以是五颜六色的,下列溶液为无色的是
A.CuSO4 溶液
B.KMnO4 溶液
C.白醋
D.碘酒
9.(2022秋·天津宝坻·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10.(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B.
C. D.
11.(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面粉 B.硝酸钾 C.植物油 D.硫酸铜
12.(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浑浊河水
B.量取水的体积
C. 测溶液的酸碱度
D.稀释浓硫酸
13.(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过滤
14.(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铜粉 B.CO2 C.澄清石灰水 D.铁粉
15.(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测试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二、多选题
16.(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为测定某不纯K2CO3样品组成(可能含有Na2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做如下实验:取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CuSO4
B.样品中一定不含NaCl
C.该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
D.所加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17.(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用碳酸钠固体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分别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C.用无色酚酞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水
D.用硝酸银溶液,可以鉴别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18.(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目的所对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H2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B |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加入水 |
C | 除去Cu中混有的Fe | 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 |
D | 除去CO2中的CO | 点燃 |
A.A B.B C.C D.D
19.(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三种固体
B.用稀盐酸鉴别铁粉、木炭粉末
C.用蒸发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20.(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归纳比较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提纯 |
①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②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花与涤纶 | ①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CO ②用加水的方法除去CaCO3中混有少量CaO |
C.化学与合金 | D.化学与安全 |
①生铁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有固体未溶 ②常见合金有生铁、钢、黄铜、硬铝 |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②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
A.A B.B C.C D.D
21.(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及方法 |
A | KCl | MnO2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CuSO4 | FeSO4 |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
C | CuO | Cu | 在空气中加热 |
D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A.A B.B C.C D.D
22.(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法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方法1 | 方法2 |
A |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分别加稀盐酸 | 分别加硝酸银溶液 |
B |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 分别通入灼热氧化铜 |
C | 鉴别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 | 分别加水 | 分别加稀盐酸 |
D | 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 观察颜色 | 分别加稀硫酸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硫酸钡和碳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溶于水,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氢气不能,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气;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瓶气体,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B、氢气燃烧生成水,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都出现水珠,不能区分两种物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铁粉不能与氯化锌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除杂原则,
D、CaO能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故选A。
5.CD
【详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会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金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不反应,而铜锌合金的中的锌是一种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因此铁不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锌,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符合题意;
D、用通入氧气点燃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正确,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6.C
【详解】A、过滤要注意一贴即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二低即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边缘、三靠即烧杯口紧贴玻璃棒,玻璃棒抵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如图,未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瓶塞正立会污染原试剂,选项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
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液体超过三分之一会溅出伤人,选项错误;
故选:C。
7.A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将液体倒入漏斗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CuSO4 溶液是蓝色液体,不符合题意;
B、KMnO4 溶液是紫红色的液体,不符合题意;
C、白醋是无色液体,符合题意;
D、碘酒是红棕色的液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
9.C
【详解】A中瓶塞没有倒放,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故A错误;
B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故B错误;
D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选C。
10.B
【详解】A、稀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水壶内的水垢碳酸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饱和石灰水中有未溶解的氢氧化钙,降低温度未溶解的熟石灰会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锌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金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将样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有气泡产生的为铜锌合金,无明显反应现象的为真黄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D、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则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两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B
【详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无色溶液,故B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会形成乳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蓝色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12.A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于试管的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故选项操作正确;
B、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操作为: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在导管的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操作正确;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物品放在左侧的托盘中,砝码放在右侧的托盘中,故选项操作错误;
D、过滤操作时向漏斗中加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中液体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壁,防止滤液溅出,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A、铜粉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和稀盐酸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不正确;
C、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C不正确;
D、铁粉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
15.A
【详解】A、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比较方便.所以此方法正确;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只能鉴别出CO2;不能将O2、CO鉴别开来,所以此方法不正确;
C、用实验测定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能够鉴别三种物质,但是比较麻烦,所以此方法不正确;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出CO2;不能将O2、CO鉴别开来,所以此方法不正确.
故选A.
16.AD
【详解】A、最后生成无色溶液,则排除硫酸铜,A正确;
B、样品若全是一种固体组成,则分别为碳酸钾和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x、y
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10.6g,碳酸钾恰好13.8g,而碳酸钾又是不纯的,如果只含氯化钠,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小,如果只含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多,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B错误;
C、根据B的分析,该样品中含三种物质,C错误;
D、由上诉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盐酸与二氧化碳都满足一定数量关系,即表示为,所以反应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设需要盐酸的质量为a
盐酸的质量分数=,D正确。
故选AD。
17.BD
【详解】A、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均发生气体,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B、分别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的是石灰水,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C、稀盐酸和水分别显中性、酸性,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D、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与硝酸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故选BD。
18.AD
【详解】A、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水,所以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都会有水雾生成,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除去Cu中混有的Fe,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即可得到铜,除去了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一氧化碳是不能点燃的,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D。
19.AB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正确;
B、稀盐酸和铁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和木炭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应该使用过滤的方法,错误;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需要氧气,会引入新杂质,错误;
故选AB。
20.AC
【详解】A、①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因此可以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故该说法正确;②分别点燃棉花和涤纶,棉花燃烧较快,火焰高,能自动蔓延,留下少量柔软的白色或灰色灰烬,不结焦,而涤纶燃烧时会卷缩,一面燃烧,一面冒烟,火焰呈黄色,有微弱甜味,燃烧后留下黑褐色硬块。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①CO2不支持燃烧,因此CO2中少量的CO无法被点燃,因此该方法错误;②CaO能够与水反应生成Ca(OH)2,用加水的方法除去CaCO3中混有少量CaO会引入新杂质Ca(OH)2,因此该方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①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生铁加入足量稀盐酸中,铁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碳与稀盐酸不会发生反应,因此有固体未溶,说法正确;②常见合金有生铁、钢、黄铜、硬铝,该说法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说法错误;②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说法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的内容有: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物质的鉴别、除杂、合金、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以及加热试管内液体的正确操作,难度不大。
21.BD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足量的铜粉与FeSO4溶液不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D。
22.BC
【详解】A、铜和银和稀盐酸均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不可以,可以鉴别;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氯化钙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鉴别,正确;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和稀盐酸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D、黄铜和黄金颜色相同,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BC。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②: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②,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①: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物质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