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知道曹冲是一个非常机智聪慧的小孩,那他的父亲曹操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又有怎样的宏伟抱负呢?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来揭晓一下吧!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和默写。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感受诗人开阔的胸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等。
《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征乌桓途中。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同年八月,曹操北上大破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北方。九月,曹操班师回朝,在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正值秋风萧瑟之际,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临:到达,登上。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句意:向东行到达碣石山,来观看大海。海水是多么汹涌,波浪起伏,山岛高高地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丛生:树木多而杂。 百草:指草的种类多 丰茂:繁茂。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洪波:指巨大的海浪。洪:大。
句意:(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木长得茂盛。一阵秋风吹得树木瑟瑟作响,波澜壮阔的大海上,翻起巨大的海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行:运转。 若:好像。 星汉:银河。
句意: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歌:名词作动词,写诗歌。 以:介词,用来 咏:歌唱,用诗歌来抒发。 志:志向、志趣。
句意:幸运得很啊,写这首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
1.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写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东临”点明了观察的方位、“碣石”点明了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交代了观海的对象,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的所见所感。
2.诗人观到了哪些景象?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荡漾水波、萧瑟秋风、汹涌浪花是动态;竦峙的山岛和繁茂的百草是静态。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通过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实结合:“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是实写,“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是虚写,两个“若”字表明了诗人是想象的。 夸张:诗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露了诗人豁达的胸襟与伟大的抱负。
5.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写景时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观沧海,乐府诗,临到达,竦峙高高地挺立,星汉银河,若好像,幸庆幸,至极点,以介词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观沧海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观沧海图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