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0071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 课件 2 次下载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 课件 1 次下载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 课件 5 次下载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精品课件ppt
展开1、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汉乐府诗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的名篇。 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建安文学的十大代表诗人: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碣石 沧海 澹澹 竦峙萧瑟 哉
朗读全诗,想一想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要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纵观全诗,哪个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线索?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观”字统领全篇,观的是什么?
曹操“观沧海” 是在什么季节?根据什么判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目的是什么?哪个字能证明这一点?
目的是“观沧海”。“以”字可证明。以:目的连词,来。
曹操“观”到了什么? (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它们有什么不同?
水何澹澹:风平浪静时;洪波涌起:大风大浪时。
哪些语句是动景?哪些语句是静景?
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哪些语句是诗人“观沧海” 产生的联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哪些语句是实景?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像从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 互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用现代汉语该怎样说?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心里的沧海只包含了日月星辰吗?还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抱负和情怀?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对胜利的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统一天下的抱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通过全诗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曹操眼前那片壮的大海早已和自己的雄志融合在了一起。他拿自己与大海相比,旨在抒发想要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曹操看见了大海,找到了表达胸中志向的寄托;大海遇见了曹操,波澜壮阔的气象,博大包容,吞吐日月的胸怀更能在诗歌中得以表现出来。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观沧海,乐府诗,临到达,竦峙高高地挺立,星汉银河,若好像,幸庆幸,至极点,以介词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观沧海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观沧海图片课件ppt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