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
展开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 ||||||||||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 |||||||||
学习重点 |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 |||||||||
学习难点 | 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 |||||||||
学习过程 | ||||||||||
过程 | 学 案 | 导 案 | 二次备课 | |||||||
引 思 入 题 | 1.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2)思考: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 1.完成表格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解答。 (3)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2.板书课题 |
| |||||||
自 主 学 习
激 思 质 疑 | 一、学习目标 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自主学习 学习教材。 1.从题中你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已知条件是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和以前学过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3.请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 |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明确题中有两个问题,也就是两个未知数。 |
| |||||||
合 作 交 流
集 思 释 疑 | 一、小组汇报 二、全班交流 1.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2.列式解答: 3.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4.检验:
| 1.交流解题策略。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明确可以画个图试一试。明确方法后,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怎样画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把线段图填写完整。 2.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解答 4.组织检验 |
| |||||||
梳 理 检 测
拓 思 提 高 | 一、练习 1.完成教材: 先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所求问题是什么,怎样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再独立完成解答。 2、比较“练一练”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小结
| 1、独立解答,小组反馈交流,全班交流。 2、2.引导学生比较“练一练”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它们都是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的实际问题。解题时都可以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都要想办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转化为相等的数量。 |
| |||||||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直观图 | ||||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过程与方法: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
学习重点 | 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 | |||
学习难点 | 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 |||
学习准备 | 线段图 | |||
学习过程 | ||||
过程 | 学 案 | 导 案 | 二次备课 | |
引 思 入 题 | 提问: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提问:知道长方形面积和长,怎样求出什么?要求长,需要知道什么? | 1.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口答。 李大爷家有两块长方形的菜地。一块长10米,宽8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另一块的面积是90平方米,长15米,宽是多少米? 2.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面积÷宽=长 3.板书课题 |
| |
自 主 学 习
激 思 质 疑 | 一、学习目标 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1.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整体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画图表示: 3.你能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4.列式计算,并交流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5.检验: | 1.指名读题。 2.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3.指名展示示意图,请学生适当讲评。 4.分析数量关系。 5.学生尝试解题。
|
| |
合 作 交 流
集 思 释 疑 | 一、小组汇报 二、全班交流 1.小组交流画图方法: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 2.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 3.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 1、小结:帮助看清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两种方法:(8+3)×(18÷3)或者18÷3×8+18 (8+3) 求的是什么? |
| |
梳 理 检 测
拓 思 提 高 | 一、练习 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 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伴交流。 二、小结 1.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 1.阅读题目,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 画示意图并解答。 3.组织交流。 展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 4.小结:当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不能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时,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这样可以把复杂的数量关系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示出来,再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
| |
练习八 | ||||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
学习重点 | 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 |||
学习难点 | 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 |||
学习准备 | 练习题 | |||
学习过程 | ||||
过程 | 学 案 | 导 案 | 二次备课 | |
预 备 练 习 |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 2、板书课题 |
| |
基 本 练 习 | 一、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自主学习 (一)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教材练习题。 2.完成教材练习题。 (思考:怎样画图表示“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这一条件。) 3.完成教材练习题。 (完成图后,看图说说剩下的路程包含哪两个部分?这辆汽车行完除45千米一段外的路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时,再完成解答。)
| 1.独立画出线段图。观察线段图、分析解题思路,发现:2本笔记本的价钱刚好就是12元。 2.分析数量关系时,要鼓励学生借助线段图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
| |
拓 展 练 习 | (二)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题。 (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示意图) 2.完成教材练习题。 (1)在图上画一画,将长方形扩大成正方形。 (2)思考:扩建部分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独立解答。 3.完成教材练习题。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 1.这道题画示意图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示意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2.让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组织汇报。 |
|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