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与技能:(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表示法;
(2)能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一个锐角的各个三角函数的值;
过程与方法:掌握Rt△中的锐角三角函数的表示:sinA=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相关定义的理解及根据定义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教学难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法
学习方式:练习法
教学手段: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的引入
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A=45°计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
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
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师生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性质,学生完成两个铺垫练习。
讲授新课
例1 如课本图28.1-5,在Rt△ABC中,∠C=90°,求sinA和sinB的值.
教师对题目进行分析:
求sinA就是要确定∠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求sinB就是要确定∠B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我们已经知道了∠A对边的值,所以解题时应先求斜边的高.
解:(1),在Rt△ABC中,
AB==5. 因此 sinA==,sinB==.
(2),在Rt△ABC中, sinA==,
AC==12.
因此,sinB==.
随堂练习:
做课本练习.
小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51-52页
课后反思:
28.1锐角三角函数举例1
1、课堂引入
讲授新课
举例1
小结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互动,点导评析,监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发猜想,验证猜想,探索新知,点击生活,应用新知,回眸课堂,自我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前准备,探索与思考,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