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9344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9344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9344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展开《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
教学重难点 | 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一、导入 同学们,《论语》是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二、作家、作品简介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2.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三、录音示范朗读。 四、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五、探究学习,分析章节。 (一)分析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二)分析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省:反省;为:替、帮;谋:考虑事情;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朗读、背诵。 (三)仿照以上两章的学习学生互帮互学,完成以下章节的学习。 1、小组讨论学习。 2、小组质疑释疑。 3、共同解决疑难。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 |
【板书设计】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孔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3.分析章节 | |
【教学反思】
|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
【教学过程】 | |
一、检查听写。 听些内容包括: 1.文学常识:《论语》和孔子的情况。 2.单字的解释。 3.句子的翻译。 4.章节的理解。 二、文言文词句学习方法,分类整理归纳。 1.“单”变“双”: 如:学——学习 朋——朋友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2.通假字: 如: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3.古今异义: 如: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如: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4.词类活用: 如: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 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5.一词多义: 如:为 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6.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2)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7.“于”和“而”的用法。 于、 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对于:于我如浮云 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字的用法有: 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8.成语: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 七、总结全文。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 由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 八、作业: 1.完成练习。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 |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文言文词句学习方法,分类整理归纳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 |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延伸课外--知孔子,明确,多层次朗读,说读课文,品读孔子,目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要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互助学习,翻译课文,理解内容,总结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