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中国早期北方建筑常采用穴居和半穴居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穴居、半穴居逐渐被地面上的土木建筑所取代。”作者强调影响北方居住形式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经济发展 C.建筑材料 D.安全保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可知作者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北方居住形式的变迁,故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地处洛阳盆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著名的青铜时代都城遗址。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时代约为距今3 800-3 50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这一兴盛了约300年的都城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二里头遗址为典型遗存的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城市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都是由乡村发展而来 B. 城市都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
C. 古代城市都是以军事防御为目的D.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答案】D
【解析】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剩余产品,为城市 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及交易场所——集市。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易的发展,集市逐步演化为城市,所以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D项正确;AB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ABC。
3.《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实行B.分封制的实行 C.井田制的实行 D.封建礼制的实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将城邑分为三级”“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现象,分封制下有等级之分,故B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材料中没有提及,A项错误。C项属于西周的土地国有制,排除。当时中国是奴隶社会,D项错误。
4.“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
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城”“市”的关系演变发展的5个阶段中“有城无市”是指“城”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军事中心,如秦都咸阳;“城中有市”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如唐都长安;“城区即市区”说明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商品经济繁荣,如宋代东京;“城在市中”是指城市的经济功能超过了政治功能;“有市无城”说明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独立存在,如明代苏州。故选C项。
5.“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
A.秦咸阳城 B.汉长安城 C.唐洛阳城 D.北宋汴梁城
【答案】D
【解析】宋代商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市坊界限被打破,故选D项;秦咸阳实行市坊分开制度,排除A项;汉代长安城布局也是市坊分开,排除B项,唐洛阳城布局也是市坊分开,排除C项。
6.宋代对城市市场实行“以税代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市令”,设立了“务”这一税收和市场管理机构。这一改变( )
A.使政府开始直接监管市场 B.说明官府取消了抑商政策
C.缘于市的发展影响了坊内生活 D.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宋代对城市市场实行‘以税代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市令’,设立了‘务’这一税收和市场管理机构”,可知宋代对城市市场管理的放松,由直接监管变成“以税代管”的间接管理模式,这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选D项;宋代属于间接监管市场,排除A项;宋代商业环境宽松,但官府并没有取消抑商政策,排除B项;宋代城市已经突破了坊市界限,排除C。
7.宋代对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 )
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D.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分布非常密集,这些众多的市镇之间都有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以互通有无,这就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故选C项;由于地区之间的市镇非常密集,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就不是太远,就体现不出“区域间长途贸易的发展”,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等,而这些内容与题干之意无关,排除B项;题干所述现象出现的明朝中后期的商业领域,但题干中并没有具体述及这些密集的市镇中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据此过渡推断为“商业发展阻碍了农业正常发展”,排除D项。
8. 古罗马修建的科洛西姆竞技场运用希腊古典柱式的实践使他们领悟到层层柱式建筑立面的妙处:建筑经分割而显得秀巧,它可使人在庞大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材料中古罗马的建筑( )
A.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广阔和等级森严
B.彰显了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
C.说明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残忍
D.体现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
【答案】B
【解析】紧扣题干“它可使人在庞大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可知重点强调人的感受,反映出古罗马建筑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 奇平卡姆登镇是今天带有英伦风情的十大小镇之一,它 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七世纪,中世纪前后成为英国重要的羊毛贸易地,是英国早期城镇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世纪英国的贸易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B. 政府管理有效,社会秩序稳定
C. 地理位置重要,便于军事防御D.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答案】A
【解析】7世纪,随着商业贸易的复兴,在英国出现了贸易小镇,它们主要位于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的地方,故A项正确;BCD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0. 在《剑桥艺术史》中作者指出,“虽然罗马支配了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但他们在艺术和文化上则服从希腊人的优势……运用于拱门和拱顶中的工程学经验以及使用混凝土的实际经验,使罗马人有可能创造在形状和规模上都是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建筑”。此材料意在说明( )
A.罗马继承发展了希腊建筑风格
B.罗马建筑风格与希腊完全不同
C.罗马的建筑大多数都规模宏大
D.希腊的建筑风格借鉴了罗马建筑
【答案】A
【解析】据“他们在艺术和文化上则服从希腊人的优势”和“使罗马人有可能创造在形状和规模上都是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建筑”可知罗马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的建筑风格,故A项正确。“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与材料信息矛盾,故B项错误。罗马建筑是否大多规模宏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罗马的建筑风格借鉴了希腊建筑,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郊兴起了为数不少的草市。草市这一名称初见于东晋南朝,是小规模的乡村集市和商业点,具有时间性,是定期集市。位于东京郊区的草市渐渐发展为城外厢,成为郊区的经济中心,起着中心市场的作用。真宗时东京郊区草市已非常繁盛,“十二市之环城,嚣然朝夕”。附城草市由于商业的发展,一般多位于交通要道。在这些草市上,批发业、零售业都很繁盛,有的特别繁盛之处已和市区别无二致。
——摘编自樊莉娜《北宋东京城郊的发展》
材料二
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当时号称村市、草市、墟、会、市、镇等。明代初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的、定期的集市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如长江中流的刘家隔,“其始居民十数家,宣德、正统年间,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齿日繁,贸迁益众,卒成巨镇”。特别是在十七世纪前后约两百多年间(从十六世纪后半期到十八世纪前半期),发展最为迅速。从明清两代地方志里的一些史料可知,江南市镇人口增长的情况,有自数百家、数千家以至万家者。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附城草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案】(1)特点:成为城郊的中心市场;位于交通要道;商业繁荣;突破时间限制。
(2)原因:前代草市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促进。
【解析】(1)据材料一“郊区的经济中心,……嚣然朝夕……一般多位于交通要道。……批发业、零售业都很繁盛”和所学草市知识可得成为城郊的中心市场;位于交通要道;商业繁荣;突破时间限制。
(2)据材料一草市发展历史可得前代草市的发展;据材料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可得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促进。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者许倬云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