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①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②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篇》
(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2)出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农村集镇的形成是和农村集市的发展相联系的。从历史顺序看,在人类社会初期,市与镇并没有直接联系,在农村集镇形成之前,农村集市早就存在着。人类古代社会的市,是“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即物物交换。这种意义上的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问,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出现市。在那个时候,这种市一般表现为定期的集市,虽然是在一定的场所进行的,但并不具备房屋、店舍和其他基本设施。这种集市在北方叫作集,在南方叫作墟、场、会,有的三天一集或五天一集,也有一年一次或数次、每次为期几天的庙会、香会、骡马会等大型集市。农村集市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修道路、盖房子,提供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并且为了方便交易者,还要开旅馆、饭店,发展公用事业。随着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这种集市就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多功能的农村集镇。——魏世恩《区域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原因: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根本原因)(2)过程:①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我国古代农村集镇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做如下概括,即在经济上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体,在政治上以保护封建主财产为目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农村的依托。集镇的市场是官方根据“礼法”设置的。他们设置官吏管辖市场,实行“抑商”政策。——魏世恩《区域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军事:保护财产,防范外敌
政治: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职能: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 ②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 ③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2)发展演变两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高承《事物纪原》
东晋陶侃率领官军在昌江以南地区平息叛乱,设置“新平镇”,这是景德镇设镇之始。新平镇因处在昌江之南,故又名吕南镇。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浮梁县,昌南镇属之。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昌南镇烧造的瓷器为宫廷御用瓷器,遂以宋真宗年号“景德”命名。
(2)发展演变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如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兴盛。
①性质变化:经济中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商业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②规模扩大:集镇人口有显著增长,集镇规模日益扩大,这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③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的工商业集镇。
(1)地区:①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2)功能: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但是,进步现在是不可遏制地 、更少间断地 、更加迅速地进行着。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 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要增加的标志 。——恩格斯
(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3)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以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
布局特点:中正有序 (讲究次序分明,错落有致,形成平面布置的方整对称形制)
(1)古典城市:①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②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2)新型城市: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1)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2)特点:①材料:用黏土和芦苇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②结构: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基本上每户建筑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具有防晒保温功能。有些房屋会留些小洞或栅栏似的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1)早期类型:巢居和穴居。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穴居多营建于北方,后来形成地上建筑。
(2)先秦以来:①理念: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②布局: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③结构: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3)明朝以后①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逐渐普及;②类型: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1)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2)材料: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古罗马斯达比阿住宅的中庭
(3)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拱券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罗马万神殿
(4)发展:①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②4世纪时,罗马城中的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5)影响: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宅圆锥形的帐篷中。(2)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①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从事耕种,两三年后迁徙到别处。②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民居差异的原因 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应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村落的产生,3构成,集镇的出现,集镇出现原因,原始社会末期,集镇雏形,为军事目的而设立,工商业集镇发展,集镇发展过程,明清四大名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示范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0课,村落的产生,北魏军镇图,集镇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城市的产生,世界各地的民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