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 女娲造人》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13)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848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 女娲造人》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13)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848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设计
展开女娲造人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
2、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像修改神话。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学法指导】
1、 结合知识链接,了解神话体裁。
2、 利用工具书,把握重点字词。
3、 独立完成学案。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
袁珂,1916 年生,神话学家。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中国古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等。
2、写作背景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3、体裁介绍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 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
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自主学习】
(借助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完成 1-3 题,课前组内一对一检查过关;快速阅读课文后,组内讨论解决 4、5 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女娲.( | ) | 澄.澈.( | )( | ) | 掘.起 |
( | ) |
|
|
|
|
|
| 掺.和( | ) | 莽.莽榛.榛( | )( |
| ) 踪迹. |
( | ) |
|
|
|
|
|
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草木丛生的样子。
( )
(2) 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
( )
(3) 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 )
(4) 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
4、女娲为什么要造人?请你也发挥想象,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作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5、女娲造人的过程是怎样的?你认为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实的吗? 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后,班内分组展示)
1、结合文章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的形象。请用“女娲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说话。
2、跳读课文,画出文章中表现对人类诞生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讨论整理归纳, 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写下故事的名称, 然后与其他同学一起搜集更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分组讲述,精选优秀故事展示)
【当堂检测】
1、填空、简答。
(1)、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和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选自 ,是 (谁)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2、女娲用黄泥造人,这大概是黄色人种的起源吧。那么,女娲是如何制造白色、黑
色、棕色人种的呢?请想象:
造人的新动机:
新办法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堂检测,拓展延伸精卫填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女娲造人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女娲造人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自我检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