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13)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551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13)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551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13)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551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阅读训练
第一单元
一、基础阅读
1.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鲤鱼溪
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鲤鱼溪。
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亮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
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他们制定了禁止捕食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了。鲤鱼死了,他们就把它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时间久了,竟然形成了“鱼坟”。
(1)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填空。
埔源村里有条小溪叫鲤鱼溪,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村民们更加爱护鲤鱼了。
(4)认真读,想一想,短文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写鲤鱼溪的神奇。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鹅湖
要问我为什么心里美滋滋的,我告诉你啊——因为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湖呈(chéng)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绿得发亮。湖水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bàn) 得更加美丽了。
(1)照样子写词语:
美滋滋(ABB)
(2)读短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地 的身影 的树木
(3)文中写湖水清的词语是 。
(4)第二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 , 再写湖的四周有 , 树下有 和 , 最后写湖上有 。
(5)文中微风吹拂下的杨柳让我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我会默写其中一句: 。
3. 课外阅读。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瘦——________ 容易——________ 危险——________
(2)短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面属于短文中猫掩饰过失的事情是( )。(多项选择)
A.捕捉老鼠 B.河边捉鱼 C.掉进泥坑 D.掉进池塘里
E.掉进河里 F.被主人打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有一只猫对自己的过失百般掩盖。
B.骄傲、吹牛是没有好处的。
C.猫不肯说实话。
D.对自己的过失要勇于承认,否则要吃大亏。
二、提升阅读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噼哩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掏鸟窝去。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1)本文按四季的更替回忆童年与大枣树有关的四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紧扣“趣”字,有详有略的回忆了快乐的童年。说说详写的是什么事,略写的又是什么事?
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语言生动,你能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4)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按________分别记述了与枣树相关的童年趣事,表现了________。
5. 课外阅读。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作者为妈妈做的事情是( )
A.为妈妈送去芬芳,为妈妈挡阳光
B.不告诉妈妈
C.让妈妈讲故事
D.让妈妈看书
(2)从第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3)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孩子比作金色花,这两者都是美丽的,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B.这篇短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七色花,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C.“我”藏起来不让妈妈找到,是为了捉弄妈妈。
(4)你会把自己想象成什么呢?想去做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那个人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于是他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于是,他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谁知,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1)用“________”画出描写钟的样子的语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B.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C.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
(2)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
(3)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
(4)又多;又不怕人
2. (1)慢吞吞;绿油油(黑沉沉、白花花)
(2)嫩绿;秀丽;茂密
(3)清可见底
(4)清;绿;树木;草;花;桥。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1)胖;困难;安全
(2)话未说完
(3)A,B,C,E
(4)D
二、提升阅读
4. (1)用弹弓打马蜂窝,我被蜇;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掏鸟窝
(2)用弹弓打马蜂窝;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掏鸟窝
(3)比喻句: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比喻句: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
(4)时间顺序;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
5. (1)A
(2)调皮
(3)C
(4)示例:我想变成一颗糖,让妈妈装在口袋里,等她工作累了,可以拿出来尝一尝,甜甜的味道直入她的心里。
6. (1)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2)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去偷人家大门上的钟。
(3)B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阅读提升训练(含答案)(13):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阅读提升训练(含答案)(1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语文要素】课内片段阅读,【语文要素】课外精品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