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三个判定方法的发现、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问题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是难点.【教学过程】【活动1】合作动手实验引入复习画两条平行线的方法.【活动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由上面,同学们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语言叙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几何叙述:∵∠1=∠2,∴l1∥l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活动3】例题讲解例 已知直线l1,l2被l3所截,如图,∠1=45°, ∠2=135°,试判断l1与l2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解:l1 ∥ l2理由如下:∵ ∠2+∠3=180°,∠2=135°∴∠3=180°-∠2=180°-135°=45°∵∠1=45°∴∠1=∠3∴l1∥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思路:(1)判定平行线方法.(2)图中有无同位角(注∠3位置)(3)能说明∠3=∠1吗?(4)结论.(5)∠3还可以是其它位置吗?你能说明l1∥l2吗?【活动4】从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如图,问平行的条件是什么? 再问:三线八角分为三类角, 当同位角相等时,两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具有什么关系时,也能判定两直线平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将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设法转化为利用同位角相等.【活动5】运用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发现新的判定方法1.通过合作学习,提出猜想.①若图中,直线AB与CD被直线EF所截,若∠3=∠4,则AB与CD平行吗?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我们已经有怎样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2)有∠3=∠4,能得出有一对同位角相等吗?由此你又获得怎样的判定平行线的方法?要求学生板书说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将“猜想”更改成判定方法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教师并强调几何语言的表述方法∵∠3=∠4∴AB∥CD(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然后,完成“做一做”∠1=121°,∠2=120°,∠3=120°.说出其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②若图中,直线AB与CD被直线EF所截,若∠2+∠4=180°,则AB与CD平行吗?你可以由类似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吗?由此又获得怎样的判定平行线的方法?要求学生板书说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将“猜想”更改成判定方法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两条直线平行.强调几何语言的表述方法∵∠2+∠4=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引导学生猜想: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活动6】例题教学,体验新知例2.如图,∠C+∠A=∠AEC.判断AB与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分析:延长CE,交AB于点F,则直线CD,AB被直线CF所截.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内错角∠C和∠AFC是否相等,来判定AB与CD是否平行. 提问:能否用不一样的方法来判定AB与CD是否平行?提示:连结AC.例3 如图∠A+∠B+∠C+∠D=360°,且∠A=∠C,∠B=∠D,那么AB∥CD ,AD∥BC.请说明理由. 先让学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出代表发言,学生基本上都能想到,用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但书写难度较大,教师要加以引导说理过程.【活动7】应用举例,变式练习(讲与练结合方式进行教学)如图(1)∠1=∠A,则GC∥AB,依据是 ;(2)∠3=∠B,则EF∥AB,依据是 ;(3)∠2+∠A=180°,则DC∥AB,依据是 ;(4)∠1=∠4,则GC∥EF,依据是 ;(5)∠C+∠B=180°,则GC∥AB,依据是 ;(6)∠4=∠A,则EF∥AB,依据是 .探究活动:有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如果工具只有圆规,怎样检验纸带的两条边沿是否平行?如果没有工具呢?请说出你的方法和依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巩固练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