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2 数轴教学设计
展开课标要求:
1、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②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③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通过数轴与温度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的和谐结合,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标达成:
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②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③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书中引例温度计
【创境激趣】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温度计读数,并且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自学导航】
学生回答由上述两问题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问题,动手训练
问题1: +3,-4,,-1.5,0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
问题2:指出数轴上 A, B, C, 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问题3: 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 -5, 0, 5, -4,
问题4:2与-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相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与,5与-5呢?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学生观察数轴并回答问题:
问题1: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问题2:正数、负数在数轴的什么位置?判断它们的大小?
利用结论练习: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⑴-2 和 +6;⑵0和 -1.8;⑶和 -4.
【强化训练】
1、写出三对非零的相反数,在数轴上将它们表示出来,并比较其中三个负数的大小.
2、在数轴上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
3、在数轴上把下列各数的相反数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7 , ,-3.5 ,0 ,
4、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 -10 ,-7 (2) -3.5,1
(3), (4) 3.8,-4.1,-3.9
5、 (1)点A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若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
长度,在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此时A点所表示的是什么数?
(2)B点所表示的数是A点开始时所表示数的相反数做同样的移动以后, B点表示
什么数?
【归纳总结 】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这节课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采用了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设计以下三种情境:A、一只老虎和一只狮子从同一地点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跑去,比较相同时间后它们所在的位置(奔跑速度不同)B、放风筝C、温度计。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且在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情况,做出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明白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感觉在问题的引入上问题有些简单,使学生思考的范围过于局限。没有出现比较热烈的学习气氛。所以问题的引入应加大深度,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在老师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概念的得出上学生的总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再处理时由于怕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做出了解答,其实这里应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数学七年级上册2.2 数轴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2 数轴教案,共3页。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数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数轴教学设计,共5页。
2021学年2.2 数轴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2.2 数轴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究交流,获取新知,动手练习,应用新知,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归纳小结,强化思想,达标检测,反馈新知,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