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
展开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
《声声慢》
难点名称
理解《声声慢(寻寻觅觅)》意象的丰富内涵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准确理解把握意象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经验受限制,学生难以体会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读探究体味重点词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词人形象描绘出来,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理解词人深厚的情感。
2.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理解词人深厚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有人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李清照的词后,我们觉得她的词是“句句含情”,含的到底是什么情?词作中那一个字最能体现出来?(愁)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师:《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情?(学生自读词作,合作交流划出意象)
2、师: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3、师: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结合诗句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学生品读词作语言,组织自己的语言,然后交流发言)
预设问题探究:
淡酒 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还觉得酒淡? 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
b、秋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诗人用用秋风渲染晚年的凄苦悲凉。)
c、过雁 李清照看到飞过的大雁,为什么伤心呢?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
(我们知道古代有鱼雁传书的故事,这大雁,是从北方飞过来的,也许过去曾经给她和丈夫传过书信。所以是旧时相识) 你还知道那些诗句写到大雁表达思念。
d、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黄花指菊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象征憔悴的容颜,悲愁的心绪。一场风雨菊花枯萎凋零落了满地,词人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表达思念。)
雨是什么的象征?(哀伤﹑愁丝的象征)“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她坐了很长时间,看了很久,愁了很久。
师:作者到底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有这样深的愁?联系词人生活遭遇理解词人情感。(这个内容我们放到下一讲)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带着对诗人的认识,带着对词作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词,体会文字背后作者“半世漂泊感生平” 的深厚情感(配乐朗读)
2. 对比《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所用的意象以及不同的愁情。
词 名
意 象
人 生 经 历
愁 情
醉花阴
声声慢
小结
师:刚才我们分析的意象有淡酒、晚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这一切景物,使词人的悲愁重重叠叠,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什么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的概括了前面叙述的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令人想象,发人深思。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表达的是国破、家亡、夫死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诵读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讨论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