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2021-2022学年(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078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2021-2022学年(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0780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2021-2022学年(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0780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2 双曲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2 双曲线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双曲线的方程【学习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双曲线模型的过程;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3.能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双曲线的定义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大于0且)的动点的轨迹叫作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双曲线的焦距.要点诠释:1. 双曲线的定义中,常数应当满足的约束条件:,这可以借助于三角形中边的相关性质“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理解;2. 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满足约束条件:(),则动点轨迹仅表示双曲线中靠焦点的一支;若(),则动点轨迹仅表示双曲线中靠焦点的一支;3. 若常数满足约束条件:,则动点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4.若常数满足约束条件:,则动点轨迹不存在;5.若常数,则动点轨迹为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要点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的推导:如何建立双曲线的方程?根据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可分:(1)建系设点;(2)点的集合;(3)代数方程;(4)化简方程等步骤.(1) 建系设点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 (2)建立直角坐标系.设M(x,y)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是2c(c>0),那么F1、F2的坐标分别是(-c,0)、(c,0).又设点M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点的集合由定义可知,双曲线就是集合:P={M||M F1|-|M F2||=2a}={M|M F1|-|M F2|=±2a}.(3)代数方程∵∴(4)化简方程将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化简得:两边再平方,整理得:(c2-a2)x2-a2y2=a2(c2-a2).(以上推导完全可以仿照椭圆方程的推导.)由双曲线定义,2c>2a 即c>a,所以c2-a2>0.设c2-a2=b2(b>0),代入上式得:b2x2-a2y2=a2b2.即,其中这就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当焦点在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其中;2.当焦点在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其中椭圆、双曲线的区别和联系:椭圆双曲线根据|MF1|+|MF2|=2a根据|MF1|-|MF2|=±2aa>c>0,a2-c2=b2(b>0)0<a<c,c2-a2=b2(b>0),(a>b>0),(a>0,b>0,a不一定大于b)(a最大)(c最大)标准方程统一为: 方程Ax2+By2=C(A、B、C均不为零)表示双曲线的条件方程Ax2+By2=C可化为,即,所以只有A、B异号,方程表示双曲线。当时,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当时,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 要点诠释:1.当且仅当双曲线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双曲线的方程才是标准方程形式。此时,双曲线的焦点在坐标轴上。2.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c三个量的大小与坐标系无关,是由双曲线本身所确定的,分别表示双曲线的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和半焦距长,均为正数,且三个量的大小关系为:c>a,c>b,且c2=b2+a2。3.双曲线的焦点总在实轴上,因此已知标准方程,判断焦点位置的方法是:看x2、y2的系数,如果x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轴上;如果y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轴上。4.对于双曲线,a不一定大于b,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条坐标轴上。要点三、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①待定系数法:由题目条件确定焦点的位置,从而确定方程的类型,设出标准方程,再由条件确定方程中的参数、、的值。其主要步骤是“先定型,再定量”;②定义法:由题目条件判断出动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然后再根据定义确定方程。要点诠释:若定义中“差的绝对值”中的绝对值去掉,点的集合成为双曲线的一支,先确定方程类型,再确定参数a、b,即先定型,再定量。若两种类型都有可能,则需分类讨论.【典型例题】类型一:双曲线的定义例1.若一个动点P(x,y)到两个定点A(-1,0)、A′(1,0)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定值a,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解析】∵|AA′|=2,∴(1)当a=2时,轨迹方程是y=0(x≥1或x≤-1),轨迹是两条射线.(2)当a=0时,轨迹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x=0.(3)当0<a<2时,轨迹方程是=1,轨迹是双曲线.【总结升华】对于双曲线的定义必须抓住两点:一是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一个常数,二是这个常数要小于,若不满足这些条件,则其轨迹不是双曲线,而是双曲线的一支或射线或轨迹不存在.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点F1(-4,0)和F2(4,0),曲线上的动点P到F1、F2距离之差为6,则曲线方程为( )A.B. (y>0)C. 或D. (x>0)【答案】 D【变式2】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k∈( )【答案】5<k<10.【变式3】已知点F1(0,-13)、F2(0,13),动点P到F1与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26,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A.y=0 B.y=0(x≤-13或x≥13)C.x=0(|y|≥13) D.以上都不对【答案】C例2. 已知双曲线过点A(-2,4)、B(4,4),它的一个焦点是,求它的另一个焦点的轨迹方程.【解析】易知由双曲线定义知即① 即此时点的轨迹为线段AB的中垂线,其方程为x=1(y≠0)② 即此时点的轨迹为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其方程为 (y≠0)【总结升华】双曲线的定义应用中要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比如本例中是,不要产生漏解.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是( )A.椭圆 B.双曲线中的一支 C.两条射线 D.以上都不对【答案】B【变式2】动圆与圆x2+y2=1和x2+y2-8x+12=0都相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A.双曲线的一支 B.圆C.抛物线 D.双曲线【答案】 A类型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3.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F1、F2之间的距离为26,双曲线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24,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析】由题意得2a=24,2c=26。∴a=12,c=13,b2=132-122=25。当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时,双曲线的方程为;当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时,双曲线的方程为。【总结升华】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就是求a2、b2的值,同时还要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双曲线所在的坐标轴,不像椭圆那样看x2、y2的分母的大小,而是看x2、y2的系数的正负。举一反三:【变式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已知两焦点,双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2)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为,经过点.【答案】(1)(2)【变式2】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虚轴长与实轴长的比为,焦距为10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答案】由已知设, ,则()依题意,解得.∴当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时,双曲线的方程为当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时,双曲线的方程为.例4.求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法一:依题意设双曲线方程为-=1由已知得,又双曲线过点,∴∴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解法二:依题意设双曲线方程为,将点代入,解得,所以双曲线方程为.举一反三:【变式】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顶点在轴,焦距为10,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答案】类型三:双曲线与椭圆例5.讨论表示何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解析】 (1)当k<9时,25-k>0,9-k>0,所给方程表示椭圆,此时a2=25-k,b2=9-k,c2=a2-b2=16,这些椭圆有共同的焦点(-4,0),(4,0).(2)当9<k<25时,25-k>0,9-k<0,所给方程表示双曲线,此时,a2=25-k,b2=k-9,c2=a2+b2=16,这些双曲线也有共同的焦点(-4,0),(4,0).(3)当k>25时,所给方程没有轨迹.【总结升华】椭圆和双曲线都是二次曲线系,注意它们各自定义在方程中的区别,它们a,b,c的关系区别.举一反三:【变式】若双曲线(m>0,n>0)和椭圆(a>b>0)有相同的焦点F1,F2,M为两曲线的交点,则|MF1|·|MF2|等于________.【答案】 a-m【解析】由双曲线及椭圆定义分别可得|MF1|-|MF2|= ①|MF1|+|MF2|= ②②2-①2得,4|MF1|·|MF2|=4a-4m,∴|MF1|·|MF2|=a-m. 例6.求以椭圆3x2+13y2=39的焦点为焦点,以直线y=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解析】 椭圆3x2+13y2=39可化为,其焦点坐标为(,0),∴所求双曲线的焦点为(,0),设双曲线方程为:(a>0,b>0)∵双曲线的渐近线为,∴,∴,∴,,即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总结升华】双曲线与椭圆的共焦点的问题要注意区分,区分焦点所在轴;区分a,b,c的关系.一般是先化成标准方程再求出焦点坐标.举一反三:【变式1】设双曲线方程与椭圆有共同焦点,且与椭圆相交,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且A的纵坐标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答案】【变式2】双曲线与椭圆(a>0,m>b>0)的离心率互为倒数,那么以a,b,m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B类型四:双曲线方程的综合应用例7. 已知A,B两地相距2000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4s,且已知当时的声速是330m/s,求炮弹爆炸点所在的曲线方程.【解析】由题知爆炸点P应满足,又所以点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靠近于B点的那一支上.以直线AB为x轴,线段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点P所在曲线的方程是【总结升华】应用问题,应由题干抽象出数学问题即数学模型,在解决数学问题之后,再回归到实际应用中. 举一反三:【变式】设声速为,在相距10am的A,B两个观察所听到一声爆破声的时间差为6秒,且记录B处的声强是A处声强的4倍,若已知声速声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试确定爆炸点P到AB中点M的距离.【答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2 双曲线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3.2 双曲线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法与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2 双曲线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典例解析,达标检测,小结,课时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