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60282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写一个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把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和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2.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做到有顺序地表达。
3.注意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4.营造赏识氛围,激发评改兴趣。
教学重难点
围绕心爱之物,写出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 对自己的心爱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教师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定位“心爱之物”
1.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或许是一种动物,或许是一种植物,也可能是一种学习用品……你有什么心爱之物呢?
2.学生介绍。(板书:我的心爱之物)
二、引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将自己的心爱之物写下来,注意把它的样子写清楚,并交代清楚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还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其中。
2.学生自读习作要求。
三、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教师:现在,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按要求说说你的心爱之物。所选事物不限,只要是自己的心爱之物就可以。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可要听仔细,他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是什么样子、来历和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随时参与各小组讨论中,分享大家的心爱之物,并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四、全班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举代表,说说自己的心爱之物。要求说得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不是把心爱之物的来历说具体清楚了?”或者:“他为什么最喜欢它?”“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五、草拟片段,渗透写法
让学生把心爱之物的样子写下来,向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段。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心爱之物。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请大家在课后完成这篇习作,让老师分享你们的心爱之物。
第二课时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你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生活,感受到大家对不同东西的喜爱之情。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师生共同评议。
导语:刚才听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心爱之物是否具体?他是否把它的来历和喜爱的原因写清楚了?(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欣赏?你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组织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总结的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开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心爱之物写得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建议,课后把习作认真改一改,把心爱之物写得更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情况,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今后不断改进。
教学建议: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吐真情”,相信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定能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审题指导,组织材料,突破难点,动笔练习,评析分享,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一等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精品教学设计,共10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