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ppt课件
展开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氮及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氨和铵盐、硝酸、酸雨及其防治。教材首先根据氮的原子结构知识,应用前一节掌握的研究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基本思路预测氮的化学性质,渗透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引出氮的固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之后,根据物质类别研究氮的化合物,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以工业合成氨、工业制硝酸的生产原理为载体,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含氮化合物的转化,使学生认识到从一种原料转化成多种产品,路径之一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主要元素的化合价,提升"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教材设置铵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室制取氮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根据氨、铵根离子的性质和反应,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检验或者制取物质的方案,提升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最后,教材编入"酸雨及其防治"内容以及"测定雨水的pH"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寻求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分析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有意识地渗透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1.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价态的角度,认识氨、铵盐的性质与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2.设计实验,如氨的性质实验、制备实验,铵盐的性质实验及铵离子的检验等,实现氨的转化与生成,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结合视频中的信息,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按图所示装置,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 ,烧瓶内液体呈 色。上述实验说明氨 于水,其水溶液呈 性。
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产生喷泉的原因为气体a易溶于液体b或易和b反应,造成烧瓶内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压强急剧减小。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装置中的气体a可能为①氯气、②氢气、③氨气、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碳。打开装置中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若液体b为水时,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气体a可能是 (填序号,下同);若液体b为氢氧化钠浓溶液时,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气体a可能是 。
1.氨与水的反应①氨气易与水反应: ,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在氨水中: ,氨水具有 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②氨水中的氮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只有少量的NH3·H2O电离为NH 和OH-,但在求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时应将 视为溶质。③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因此,氨水应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液氨、氨水、一水合氨的区别
2.氨与酸反应(1)(2)工业上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工业上用硫酸吸收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
沾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白烟?
H2O===NH4HCO3
2NH3+H2SO4===(NH4)2SO4
思考: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都会产生白烟吗?
N2+3Cu+3H2O
思考: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在一定条件下氨气能否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反应,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
1.铵盐及其性质(1)铵盐① 与 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铵盐。②易溶于水的晶体。(2)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Cl ,NH4HCO3 。
NH3↑+CO2↑+H2O
(3)铵盐与碱反应2NH4Cl+Ca(OH)2 。NH4NO3+NaOH 。
CaCl2+2NH3↑+2H2O
NaNO3+NH3↑+H2O
2.铵盐(NH )的检验(1)原理
答题模板:取少量固体样品或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浓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有白烟产生),证明固体样品或溶液中含有NH4+ 。
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原理: 。(2)碱石灰的作用: 。(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常用 法来收集。
固+固,加热型(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4)验满方法①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5)尾气处理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浸湿的棉花球。
思考:实验室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制备少量氨气?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法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水、溶解时放热)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氨1物理性质,刺激性,化学性质,所以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液氨是纯净物,挥发性酸,难挥发酸溶液,资料二,3与碱反应,氨气的制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雁塔喷泉,④导管过长,讨论一,用毛巾热敷,用毛巾冷敷,氨气的物理性质,溶液变红氨水显碱性,氨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酸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性质,刺激性,思考交流,①装置气密性不好,能但不能充满烧瓶,③烧瓶不干燥等,1喷泉形成原理,水或盐酸,水或NaOH溶液,浓NaOH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