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及答案
展开请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本质以及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堂活动单:
一、学习目标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根据规律能够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能根据守恒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重点和难点: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三、课堂任务单:
创境激疑
两种氧化剂和一种还原剂发生反应,哪种氧化剂先反应呢?两种还原剂和一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哪种还原剂先反应呢?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强弱规律
规律: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较强氧化性)(较强还原性) (较弱还原性) (较弱氧化性)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应用1:可以根据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应用2:可以判断未知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合作探究
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Cl- <Br- <Fe2+<I- <SO2,由此判断以下各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B、2Fe2+ + Cl2 = 2Fe3+ + 2Cl-
C、2Br- +4H+ + SO42- = SO2 + Br2 + 2H2O
D、I2 + SO2 + 2H2O = 4H+ +SO42-+ 2I-
2、已知 2Fe3+ +2I- → 2Fe2++I2 2Fe2++Cl2 → 2Fe3++2Cl-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Cl->Fe2+>I- B. Fe2+>I->Cl -
C.I->Fe2+>Cl- D.Fe2+>Cl->I-
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H2SO3>Fe2+>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二、“强先弱后”规律
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相遇时,总是先与还原性强(或氧化性强)的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
如Zn、Fe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由于还原性Zn>Fe
先:Zn+2HCl= ZnCl2 +H2↑后:Fe+2HCl=FeCl2 +H2↑
价态规律
规律1: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价态决定性质)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合作探究
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既能显示氧化性又能显示还原性的是( )
A.H+ B.Cl- C.Mg D.H2O2
规律2: 歧化反应: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反应后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部分化合价降低,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即“中间价→高价+低价”。在这样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
合作探究
2、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3Cl2+6NaOH=5NaCl+NaClO3+3H2O,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为 ( )
A.1︰1 B.1︰5 C.5︰1 D.3︰2
3、NO2被水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O2+ H2O === 2HNO3+ NO,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的个数比是( ),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1︰3 C.2︰1 D.3︰1
规律3: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 即高价+低价→中间价(中间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只靠拢,不交叉”。
如:(1)铁与铁离子
(2)硫酸与硫化氢的反应 H2SO4+H2S=S↓+SO2+H2O
合作探究
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A.3∶2 B.2∶1 C.1∶1 D.2∶3
四、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的=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归纳总结
本节课学了到了什么?
达标检测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钠,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中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表现了还原性 B.维生素C表现了还原性
C.维生素C将Fe3+氧化成Fe2+ D.亚硝酸钠被氧化
2.根据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Fe2+、Cu2+、Fe3+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①2FeCl3+Cu===2FeCl2+CuCl2
②CuCl2+Fe===Cu+FeCl2
A.Cu2+
A.5∶4 B.4∶5 C.5∶3 D.3∶5
4.已知氧化性Cl2>Fe3+>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可以和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e2S3
B.Cl2和H2S相遇可发生反应:H2S+Cl2===2HCl+S↓
C.在酸性溶液中,Fe3+和S2-可以大量共存
D.Cl2可以氧化Fe3+
纠错提高:
1.已知氧化性Cl2>Fe3+>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可以和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e2S3
B.Cl2和H2S相遇可发生反应:H2S+Cl2===2HCl+S↓
C.在酸性溶液中,Fe3+和S2-可以大量共存
D.Cl2可以氧化Fe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Fe+Cu2+===Fe2++Cu的反应中Fe作还原剂,在其他反应中Fe一定也作还原剂
B.在上述反应中,氧化性:Fe2+>Cu2+
C.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
D.SO4eq \\al(2-,4)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O4eq \\al(2-,4)氧化性一定很强
3.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B2===2B-+A2 2C-+A2===2A-+C2 2B-+D2===2D-+B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A->B->C->D-
C.2A-+D2===2D-+A2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反应不能进行
4.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在包装袋中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
A.生石灰 B.还原性铁粉 C.氯化钙 D.硫酸钡
5.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铁质菜刀生锈
课后巩固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C.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2.已知Fe3O4可以表示成FeO· 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eq \\al(2-,3)+O2+xOH-===Fe3O4+S4Oeq \\al(2-,6)+y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的还原剂是Fe2+和S2Oeq \\al(2-,3) B.x=4
C.S4Oeq \\al(2-,6)为氧化产物 D.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各组物质均可用作氧化剂的是( )
A.F-、I-、S2- B.Fe3+、MnOeq \\al(-,4)、NOeq \\al(-,3)
C.ClOeq \\al(-,4)、Mg D.Cl2、Fe3+、Al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反应中都得到电子
B.还原剂在同一反应中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C.失去电子数目多的还原剂,还原性不一定强
D.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 H2SO3>HI>FeCl2>NO B. HI> FeCl2>H2SO3>NO
C. FeCl2>HI>H2SO3>NO D. NO> FeCl2H2SO3>HI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共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