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时训练
展开2.【2018·安徽合肥长丰县中考数学二模】如图,向一个半径为3m,容积为36m3的球形容器内注水,则能够反映容器内水的体积y与水深x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3.【2018·北京门头沟区中考数学二模】某中学举办运动会,在1500米的项目中,参赛选手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如图记录了跑得最快的一位选手与最慢的一位选手的跑步全过程(两人都跑完了全程),其中x代表的是最快的选手全程的跑步时间,y代表的是这两位选手之间的距离,下列说不合理的是( )
A.出发后最快的选手与最慢的选手相遇了两次
B.出发后最快的选手与最慢的选手第一次相遇比第二次相遇的用时短
C.最快的选手到达终点时,最慢的选手还有415米未跑
D.跑的最慢的选手用时4′46″
4.在体育测试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某考点同时起跑的小莹和小梅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线O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莹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小梅的平均速度比小莹的平均速度大
C.在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相遇
D.在起跑后50 秒时,小梅在小莹的前面
5.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某一分钟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这一分钟内,汽车先提速,然后保持一定的速度行驶
B.在这一分钟内,汽车先提速,然后又减速,最后又不断提速
C.在这一分钟内,汽车经过了两次提速和两次减速
D.在这一分钟内,前40s速度不断变化,后20s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6.一个苹果从180m的楼顶掉下,它距离地面的距离h(m)与下落时间t(s)之间关系如上图,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相隔1s,苹果下落的路程是相同的 B.每秒钟下落的路程越来越大
C.经过3s,苹果下落了一半的高度 D.最后2s,苹果下落了一半的高度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它的一边的长为xcm,这边上的高为ycm,y与x的关系如下图,从图像中可以看出:
(1)当x越来越大时,y越来越________;
(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cm2.
(3)可以想像:当x非常大非常大时,y一定非常小非常小,这个三角形显得很“扁”,但无论x多么的大,y总是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之一).
8.某商店出售茶杯,茶杯的个数与钱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每个茶杯_______元.
9.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这是一次____米赛跑;先到达终点的是____;乙的速度是________.
10.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则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只需填序号).
11.【吉安八中18-19初二开学考试】巴蜀中学的小明和朱老师一起到一条笔直的跑道上锻炼身体,到达起点后小明做了一会准备活动,朱老师先跑.当小明出发时,朱老师已经距起点200米了.他们距起点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完整).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2)朱老师的速度为______米/秒,小明的速度为______米/秒;
(3)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求小明距起点的距离是多少米?
12.【18-19学年安徽合肥瑶海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
(2)结合图象回答:
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
13. 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图中的横线表示什么?
(5)从图中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14.小明、爸爸、爷爷同时从家里出发到达同一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小明去时骑自行车,返回时步行;爷爷去时是步行,返回时骑自行车;爸爸往返都是步行.三人步行速度不等,小明和爷爷骑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每个人的行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用如图三个图象表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象中哪个对应小明、爸爸、爷爷?
(2)家距离目的地多远?
(3)小明与爷爷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爸爸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15.如图表示玲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她9点离开家,15点回到家,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她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
(3)第一次休息时,她离家多远?
(4)11点~12点她骑车前进了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乙容器底面积为甲容器底面积的4倍,
∴乙容器底面半径为2cm.
故选D.
由注满相同高度的水乙容器所需的时间为甲容器的4倍,结合甲容器的底面半径即可求出乙容器的底面半径,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根据注满相同高度的水乙容器所需的时间为甲容器的4倍求出两容器的地面半径之比是解题的关键.
2. 解:根据球形容器形状可知,函数y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当0<x<3时,y增量越来越大,当3<x<6时,y增量越来越小,
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斜率先是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故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先凹后凸.
故选:A.
水深h越大,水的体积v就越大,故容器内水的体积y与容器内水深x间的函数是增函数,根据球的特征进行判断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变化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得此类试题时注意,如果水的体积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快,对应图象是曲线从缓逐渐变陡.
3. 解:由图象可得,
出发后最快的选手与最慢的选手相遇了两次,故选项A正确,
出发后最快的选手与最慢的选手第一次相遇比第二次相遇的用时短,故选项B正确,
最快的选手到达终点时,最慢的选手还有2×200+15=415米未跑,故选项C正确,
跑的最快的选手用时4′46″,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答】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莹的速度是匀速,所以A错;小梅用的时间比小莹的多,所以她的平均速度比小梅的平均速度小,因此B错;两人在起跑50秒至180秒之间相遇,C错;在起跑后50秒时,小梅在小莹的前面,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图象可知,小莹以不变的速度用180秒跑完全程,并且比小梅提前40秒到达终点,前50秒小梅的速度大于小莹的速度,跑在前面,在50秒~180秒时小梅的速度慢下来,到最后40秒小梅加速冲刺.
5.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得,在这一分钟内,汽车先提速,然后又减速,最后又不断提速由前40s速度不断变化,后20s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故选D
【分析】仔细分析图象特征再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
6.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每相隔1s,苹果下落的路程是不相同的;弧线越来越竖直,说明每秒钟下落的路程越来越大;经过3s,苹果落到了140米处,下落了不到一半的高度,最后2s,苹果下落了了80米,不到一半的高度.故选B
【分析】仔细读题,认真观察图像,根据图像的数据分析结果.
7.答案:(1)小 (2)xy (3)大于.
解析:【解答】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函数图象的特征即可得到结果.
(1)当x越来越大时,y越来越小;
(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xycm2;
(3)无论x多么的大,y总是大于零.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到图象的特征及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8.答案:2.
解析:【解答】2÷1=2元
【分析】横轴表示茶杯个数,纵轴表示钱数.当横轴对应1的时候,钱数相对应的是2,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9.答案:100 甲 8米/秒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知,甲、乙的终点坐标的纵坐标均为100,所以这是一次100米赛跑;因为甲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较少,所以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甲;因为乙到达终点时,横坐标t=12.5,纵坐标s=100,所以v=s÷t=100÷12.5=8(米/秒),所以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是8米/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
10.答案:④②
解析:【解答】因为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所以表示母亲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②;因为父亲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了15分钟返回家,所以表示父亲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④.
【分析】由于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所以表示母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在20分钟的两边一样,由此即可确定表示母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而父亲看了10分报纸后,用了15分返回家,由此即可确定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
11.解:(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t,因变量是s;
(2)朱老师的速度=2(米/秒),小明的速度为=6 (米/秒);
故答案为t,s;2,6;
(3)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
根据题意得6t=200+2t,解得t=50(s),
则50×6=300(米),
所以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求小明距起点的距离为300米.
(1)利用函数的定义求解;
(2)根据函数图象,得到朱老师在110秒跑了220米,小明70秒跑了4米,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分别计算他们的速度;
(3)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利用路程相等得到6t=200+2t,解方程求出t,然后计算6t即可.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会利用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1)由图象可知,
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h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
(2)①由函数图象可知,
当t=0.7s时,h=0.5m,它的实际意义是秋千摆动0.7s时,离地面的高度是0.5m;
②由图象可知,
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2.8s.
(1)根据图象和函数的定义可以解答本题;
(2)①根据函数图象可以解答本题;
②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和函数概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3.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摄氏度.
(4)图中的横线表示正常体温.
(5)从图中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折线图中最高的点表示温度最高,最低的点表示温度最低,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摄氏度;
(4)37摄氏度表示的是人的正常体温,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5)从图中看,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14.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1)由图象可以看出,A对应爷爷,去时耗时长;B对应爸爸,去时和返回时耗时一样;C对应小明,去时用时短返回用时长.
(2)从图象可以看出,家距离目的地1 200 m.
(3)小明与爷爷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 200÷6=200 (m/min),爸爸步行的速度是1 200÷12=100 (m/min).
【分析】(1)由A、B、C图象可以看出,A去时用时长返回用时短,对应爷爷;B去时和返回用时一样长,对应爸爸;C去时用时短返回用时长,对应小明.
(2)由图象可以明显看出,距离为1200m
(3)分别从A、B、C图象中求出小明、爸爸、爷爷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15.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的时间是12点,离家30千米.
(2)10时30分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
(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17.5千米.
(4)11点~12点她骑车前进了12.5千米.
【分析】判断一幅图象是不是函数图象,关键是看对给定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与之对应.若存在一个x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y的情况,就不是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数学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7785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优秀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专题3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原卷版-七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讲义北师大版docx、专题3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师版-七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讲义北师大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km/mi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