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01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02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题,共14页。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若当实心球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则对两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若m1<m2时,则两小球一定相碰
    B.两小球一定不相碰
    C.两小球一定相碰
    D.若m1>m2时,两球一定相碰
    4.小明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扔出一枚硬币,若硬币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 )
    A.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加速
    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5.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A.保持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
    考点二.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6.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由于小车具有惯性,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表明,小车在毛巾上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慢,滑行距离最短
    D.利用此实验可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7.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保证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小车在水平面上越来越慢,它的惯性逐渐变小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快
    D.通过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致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的原因,是因为小车受到向后的阻力
    C.实验中通过改变平面上铺设的材料的不同来改变阻力的大小
    D.通过实验,伽利略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9.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器材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用不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不一样
    B.选用相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一样
    C.选用相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不一样
    (2)正确选用器材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甲、乙表面分别铺设的材料为 (选填“木板”、“毛巾”);
    (3)根据上述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所受阻力越小, 。
    10.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 .
    (2)由图可知: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运动的距离就越 .如果小车在运动时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同时说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根据(2)中结论,人在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人将 (选填“保持静止”、“竖直向下运动”或“沿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三.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1.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苹果受重力从树上掉下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⑤跳远,运动员的助跑
    ⑥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②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12.下列示例中,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上的乘客系安全带
    B.公交车上的乘客抓紧扶手
    C.车辆进站前关闭发动机
    D.汽车行驶时保持一定的车距
    13.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此现象主要利用了( )
    A.手的惯性B.锤柄的惯性C.锤头的惯性D.地面的惯性
    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的应用的是( )
    A.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固定物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
    B.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推力作用,但仍能向前运动
    C.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
    D.为了防止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要求对汽车进行限速和保持一定车距
    15.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有利一面的是( )
    A.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B.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到
    C.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D.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应系好安全带
    苏科版物理八下9.2牛顿第一定律
    参考答案
    一.牛顿第一定律(共5小题)
    1.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答】解:A、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剪断细线,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同时在重力作用下做抛物线运动;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惯性,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惯性,将保持静止状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若当实心球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图中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仍然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小球将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则对两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若m1<m2时,则两小球一定相碰
    B.两小球一定不相碰
    C.两小球一定相碰
    D.若m1>m2时,两球一定相碰
    【解答】解: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并且由于光滑,两小球水平方向均不受外力,则以相同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与质量无关,则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故B正确;
    故选:B。
    4.小明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扔出一枚硬币,若硬币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 )
    A.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加速
    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小明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扔出一枚硬币,若硬币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则硬币此时速度为0,将保持静止。
    故选:A。
    5.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A.保持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答】解: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在刚刚不受力时如果静止,则表现为静止状态,在刚刚不受力时如果运动,不论是怎样的运动,其结果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刻是静止的,所以此时不受任何力了,要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A。
    二.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共5小题)
    6.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由于小车具有惯性,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表明,小车在毛巾上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慢,滑行距离最短
    D.利用此实验可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去维持,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由于小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
    C、从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小,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小,根据实验表明现象可知,小车在毛巾上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快,滑行距离最短,故C错误;
    D、实验结论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在科学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B。
    7.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保证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小车在水平面上越来越慢,它的惯性逐渐变小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快
    D.通过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正确;
    B、小车在水平面上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它的惯性大小不会改变,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而不是越快,故C错误;
    D、通过甲、乙、丙的实验现象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A。
    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致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的原因,是因为小车受到向后的阻力
    C.实验中通过改变平面上铺设的材料的不同来改变阻力的大小
    D.通过实验,伽利略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A说法正确;
    B、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B说法正确;
    C、平面上铺设的材料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从而改变阻力的大,C说法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因此不能直接通过实验验证,D说法错误.
    故选:D。
    9.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器材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B ;
    A.选用不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不一样
    B.选用相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一样
    C.选用相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不一样
    (2)正确选用器材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甲、乙表面分别铺设的材料为 毛巾、木板 (选填“木板”、“毛巾”);
    (3)根据上述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所受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
    【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选用相同的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一样,确保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选B;
    (2)正确选用器材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因从毛巾、棉布到木板、粗糙程度变小,对小车的阻力变小,小车通过的距离变大,故则甲、乙表面分别铺设的材料为毛巾、木板;
    (3)根据上述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故答案为:(1)B;(2)毛巾、木板;(3)速度减小得越慢
    10.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 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
    (2)由图可知: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运动的距离就越 远 .如果小车在运动时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同时说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根据(2)中结论,人在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人将 保持静止 (选填“保持静止”、“竖直向下运动”或“沿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时,需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即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2)由图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因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速度为0,如果此时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1)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2)远;匀速直线;不需要;(3)保持静止。
    三.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共5小题)
    11.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苹果受重力从树上掉下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⑤跳远,运动员的助跑
    ⑥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②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解答】解:
    ①苹果受重力从树上掉下,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没有利用惯性;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依靠惯性滑行,利用了惯性;
    ③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到物体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惯性;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是利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没有利用惯性;
    ⑤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是利用惯性,这样才能跳得更远一些,故利用了惯性;
    ⑥公交车司机常提醒乘客扶住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是防止紧急刹车或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造成人身伤害,没有利用惯性。
    综上分析,其中利用惯性的是②③⑤,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示例中,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上的乘客系安全带
    B.公交车上的乘客抓紧扶手
    C.车辆进站前关闭发动机
    D.汽车行驶时保持一定的车距
    【解答】解:A、汽车上的乘客系安全带,可防止因惯性带来的伤害,不是利用惯性,故A错误;
    B、公交车上的乘客抓紧扶手,可防止因惯性带来的伤害,不是利用惯性,故B错误;
    C、车辆进站前关闭发动机,由于惯性车辆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既可以节约燃料也便于减速,属于利用惯性,故C正确;
    D、汽车行驶时保持一定的车距,可防止因惯性而发生碰撞,不是利用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此现象主要利用了( )
    A.手的惯性B.锤柄的惯性C.锤头的惯性D.地面的惯性
    【解答】解:
    将锤子倒着举起来向下撞击时,原来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碰到坚硬的地面后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锤头能紧紧的套在锤柄上,故C正确。
    故选:C。
    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的应用的是( )
    A.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固定物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
    B.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推力作用,但仍能向前运动
    C.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
    D.为了防止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要求对汽车进行限速和保持一定车距
    【解答】解: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从而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射击时,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火药气体的推力作用,并获得很大的速度,离开枪口后由于惯性仍继续高速前进,该现象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手拍打被子时,被子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被子上的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灰尘和被子就会分离,利用了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公路上两辆汽车距离太近时,前面的汽车停车时,后面的汽车刹车不及时,后车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会撞到前面的汽车,所以为了防止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要求对汽车进行限速和保持一定车距,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有利一面的是( )
    A.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B.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到
    C.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D.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应系好安全带
    【解答】解:A、赛车在转弯时如果不减速慢行,会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方向运动,易造成侧翻等事故的发生,属克服惯性不利的一面;
    B、人踩到西瓜皮上时,脚会因为摩擦力减小而突然向前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容易摔倒,是惯性不利的一面;
    C、用手拍衣服时,衣服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从衣服上脱离出来,是利用了惯性现象,符合题意;
    D、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当汽车突然刹车或转变时,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造成伤害事故,属克服惯性不利的一面。
    故选:C。
    相关试卷

    苏科版第九章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科版<a href="/wl/tb_c4728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九章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达标测试</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优秀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92牛顿第一定律原卷版docx、92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牛顿第一定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